季麥
幸福的秘密就在于,既要看到世上的奇珍異寶,又要永遠不忘記勺里的兩滴油。
——“撒冷王”
壹·你我都是“爆米花小販”
“爆米花小販”是牧羊少年在公園長椅上與撒冷王交談中提及的廣場上的一個人。
“他小時候也總想出去游蕩”,卻選擇了紅色的爆米花機來富裕自己的后半生,“于是他年復一年地攢著錢”,心想著能夠去非洲的那一天。他原本是有條件去實現(xiàn)夢想的,他也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過,奮斗過,可是他卻選擇在耄耋之時再去放飛自由,可為時已晚。
書中的諸多人物也是如此,像剪羊毛的老板的女兒、生活在沙漠的居民、廣場上的各色人、吉卜賽人,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水晶店老板,他有足夠的財力支持他去麥加朝拜,但他只是“保有了去麥加的夢想”而沒有去實現(xiàn)。“我害怕實現(xiàn)我的夢想”“我寧愿只保留一個夢想”。這樣的人,只是有眼前的茍且,沒有詩和遠方。
“生活日復一日,天天如此,每天都一成不變,因為人們已經(jīng)失去了對美好事物的敏銳感。”我們亦是如此。生活的節(jié)奏之快把我們卷進了諸多麻煩之中,像一場沙塵暴,蒙蔽了我們的雙眼,讓你無法欣賞沿途的風景,只能低頭向前沖,囿于生活、工作之圈。這些所說和攬獲64項國際大獎的西班牙動畫短片《Alike》所表現(xiàn)的主題一樣:現(xiàn)代化社會中的我們被模式化,程序化地工作學習,失去對藝術、美和夢想的追求。
所以,即使是一幅《蒙娜麗莎》擺在你面前,你也會把它當作一幅涂鴉,愛理不理,轉身,擦肩而過。正如《蘇菲的世界》里所說:“大多數(shù)成人都把這世界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的存在?!?/p>
現(xiàn)世的“小販們”就是這樣推著那紅色的爆米花機,眼界就夠繞廣場一圈——那“兩滴油”,而忘記了沿途的風景,忘了夢想,忘了追尋天命。或許,我們也不能批判他,這是他選擇的自己的生活方式。
貳·你我身旁皆有“煉金術士”
“馬背上坐著的穿黑衣的騎士,左肩一只獵鷹,額上纏著頭巾,黑布遮面,只露出兩只眼睛,看上去頗像沙漠里傳遞消息的信使,身材比男孩這輩子見過的任何人都強壯?!?/p>
這是煉金術士給男孩留下的第一印象,他是沙漠騎士,一位游俠,是圣地亞哥的引導者。“你的心在哪兒,你的寶藏就在哪兒”,他一再地指引男孩如何走出沙漠到金字塔,途中他們成了好朋友,徒弟與師傅,學生與老師。
為什么是煉金術士?因為是煉金術士,所以是煉金術士。保羅·柯艾略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了一條深奧的道理,實在讓人驚奇。“那么為什么別的煉金術士也在冶煉黃金,都不成功,他們到底錯在哪兒?”男孩問道?!八麄円婚T心思追求黃金,追尋天命中的財寶,卻不愿意履行自己的天命?!睙捊鹦g士回答?!盁捊鹦g士們守候多年,觀察冶煉金屬的火焰,觀察久了,漸漸就把世上所有的虛榮盡皆棄之腦后。于是,有一天,他們發(fā)現(xiàn)提煉金屬的結果卻是凈化了他們自身。”所以,最終目的既不是財富也不是權力,而是回歸自我的本真。
“把世上所有的虛榮盡皆棄之腦后”!這就是為什么,英國人永遠找不到這個煉金術士的原因,因為他們沒有把虛榮棄之腦后,只是貪圖黃金——一心想把所有的金屬變成黃金,而不去尋求金屬之本質,不去履行自己的天命。
所謂煉金術士的使命,不是為了煉出黃金,甚至不是完成一件事,而是成為“一個人”——凈化了自身?!赌裂蛏倌昶婊弥谩返挠⑽拿恰禩he Alchemist》直譯是“煉金術士”。每個人都是煉金術士,每個人都是別人的煉金術士。
小說中,當這位煉金術士拿著一瓶長生不老液在兩個士兵面前時,他們只是笑笑,覺得這是個玩笑。煉金術士跟牧羊少年說:“當巨大的財富就在我們眼前時,我們卻從來都覺察不到。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人們不相信財寶的存在?!蔽覀兠總€人都有可能是這樣的“士兵”,當“煉金術士”拿著那瓶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長生不老液”站在面前,卻不以為然。
在我們“身邊”,其實也有好多的“煉金術士”:日夜辛勤工作的老師,努力上進的同學,任何一個指引我們關注內(nèi)心、追尋天命的人。他們對目標孜孜以求,指引著我們實現(xiàn)美好的愿景。在歷史長河中,許多人都是如此:文天祥、司馬遷、王羲之、泰戈爾、莫扎特……他們執(zhí)著的努力激勵著我們前進。
叁·人人應做一個尋夢的“牧羊少年”
一個平凡的牧羊少年,經(jīng)歷了一場奇幻之旅,保羅·柯艾略用簡略的語言描寫了一個事實: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天命,并且應該去實現(xiàn)它。
如果少年不喜歡“云游四方”,他就會是一個神甫,總是面對同樣的面孔,漸漸讓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生命就會黯然失色,毫無希望;他如果不去尋找寶藏、黃金、金字塔,就沒有種種奇異的經(jīng)歷;如果他不來非洲,他就是一個仍然在安達盧西亞的田野上,撫著羊群,沐浴在陽光之中,日復一日趕羊群尋找水源和青草的牧羊人。
他一旦做出了決定,就被卷進了一股巨大的洪流之中,會把人帶到一個你做決定時從來沒有想到的地方去。
于是,18歲的圣地亞哥賣羊、買船票,從塔里法乘船渡過海峽到了埃及。他去追尋寶藏去了。小說一再明示,其實在埃及他并沒有找到寶藏。即便永遠到不了金字塔,但在旅途中,被小偷掠走錢財分文不剩、被軍隊所擄,路上所經(jīng)歷的一切快樂、悲傷、挫折、艱苦、無奈,其實就是他所尋求的寶藏。而且“他也比任何一個他認識的牧羊人走得遠”。實際上,他千辛萬苦要尋找的這個寶藏,就在那個破舊的教堂的一棵無花果樹下,其實財寶就在面前!而卻因為種種,人們拋棄了它,當做沒看見似的。
這一路追尋天命的過程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越是接近夢想,天命就越會成為他生存下去的理由。夢想與天命密不可分。撒冷王對他說過:不要忘記萬物為一,不要忘記預兆的表現(xiàn)方式,尤其不要忘記追隨你的天命一直到底。
在沙漠中趕路時,圣地亞哥傾聽自己的內(nèi)心,想到人們的心“害怕實現(xiàn)更大的夢想,因為認為自己不配有這樣的夢想,或者無法實現(xiàn)這樣的夢想”。我們應該去除“心”的這份顧慮,認識到“世上的每個人都有一份等待他去發(fā)掘的寶藏”,要“像風一樣自由,什么都不能阻止他,除了他自己”。
這就是一個尋夢的過程??偸且詣?chuàng)始人的運氣開始,又以征服者的考驗結束。其實凡塵俗世庸庸碌碌的如“爆米花小販”的我們都應該去捕夢、尋夢,做一個尋夢的牧羊少年,帶著智慧、勇氣、意志、去追尋天命,為夢想努力而奔波著,尋找自己的“精神棲息處”。
撒冷王跟圣地亞哥分手的時候,不厭其煩地講智慧大師讓少年拿著茶匙里的油而漫步于城堡里的故事,并告誡說:“幸福的秘密就在于,既要看到世界上的奇珍異寶,又要永遠不忘記手里的兩滴油。”但是現(xiàn)世的人們恰恰是忘不了那“兩滴油”,而忘記了更重要的東西,看波斯地毯、園藝大師耗時十年培育的花園,和寶貴的羊皮紙文獻。
(指導老師:戈月素)
相關鏈接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巴西著名作家保羅·柯艾略的經(jīng)典寓言式小說。小說運用富含哲理和詩意的語言講述了牧羊少年圣地亞哥追尋寶藏的奇幻冒險故事,極具啟發(fā)性和勵志意義。
主人公圣地亞哥是位西班牙牧羊少年,兩次夢見他可以在埃及的金字塔旁找到一批埋藏的珍寶。在撒冷之王的啟示下,他賣掉羊群,跨海來到非洲,經(jīng)歷了各種各樣的磨難和考驗,穿越了撒哈拉大沙漠,終于看到了肅穆而壯麗的金字塔,并領悟到了埋藏珍寶的地方,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