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提到家庭暴力,大多數(shù)人想到的受害者大多數(shù)都是妻子或者丈夫,但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還有已成熟或未成熟的孩子。家庭暴力給孩子的心理、身體、精神、學習、生活等方面帶來不同程度的沖擊和傷害,在不良因素的影響下,會給孩子一種錯誤的引導。
關鍵詞:家庭暴力;孩子;教育
中圖分類號:D92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08-0260-01
作者簡介:趙婭宏(1998-),女,漢族,山東滕州人,臨沂大學法學院。
家暴對孩子的影響主要來自于兩種情況,一種是家暴間接對孩子的影響,二是父母直接對孩子使用家暴產生的影響。雖然一個是間接,一個是直接,但對于孩子的傷害都同樣值得被關注。
一、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
(一)對婚姻產生恐懼及婚姻觀扭曲
丈夫和妻子之間長期的冷戰(zhàn)或者其他暴力方式,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隱蔽的,但是隱蔽不代表是不可見的。不過有些父母直接忽視了這點。當丈夫和妻子之間產生家暴時,雖然不會直接的明顯的傷害到孩子,但間接的給孩子形成了一種錯誤的婚姻價值觀,在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造成了不可磨滅的沖擊和傷害。在家庭存在暴力的時候,或妻子或丈夫會受到暴力傷害,但是孩子往往是受傷害最隱蔽也是最大的那一個。孩子在暴力發(fā)生的時候,在一旁不敢吱聲甚至害怕哭泣,那么孩子的內心將會被恐懼充斥。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認為婚姻中是存在暴力的,就會不相信婚姻。如果是女孩在家庭暴力的環(huán)境下生長,或者厭惡男性,或者厭惡婚姻,也會對婚姻和家庭產生莫大的恐懼,當然這也會限制到女孩以后的生活和交友。
(二)暴力行為模仿
父母的行為,往往是影響孩子最深刻的行為。孩子會學習父母的行為,當孩子5到7歲時,模仿的能力特別活躍。家庭暴力對孩子來說是很容易模仿的。從小在心里種下惡果。如果受家庭暴力的是男生,那么該男生長大后,也同樣會厭惡女性,厭惡婚姻,甚至對女性進行犯罪,當然這些在犯罪數(shù)據里都是很明顯的。
(三)心理上造成嚴重扭曲
家暴帶來的傷害不僅是身體上的,也是心理和精神上的。孩子的心理扭曲了之后,就會如童年陰影一般不能忘記。本來是健康的孩子擁有健康的人格,但是受家暴的影響變的偏激,進而走向犯罪,這些都是有犯罪實例的。
二、父母對孩子使用家暴的影響
(一)自卑心理加劇
在父母對孩子進行毆打之后,父母不但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還要讓孩子承認是自己的錯,他們認為這樣是說明孩子知道錯誤是接受教育了。事實上,這樣做根本就達不到理想的結果,反而會往反方向走。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乖巧聽話非常順從,實際上,他的內心充斥著排斥逆反及報復心理。在被家庭暴力后,孩子慢慢就會產生自卑心理。不僅僅是在自己父母面前感到自卑,更是在其他的親朋好友面前感到自卑,這種心理慢慢發(fā)酵,會讓孩子走向不同的極端,可能是自閉,可能是抑郁自殺,更有可能是犯罪。
(二)性格暴躁
在家里父母對孩子進行猛烈的暴力行為的時候,他沒有反抗和還手的能力,那么他就會將他心里的怒火及不公發(fā)泄到別人身上。所以很多孩子就會到別的環(huán)境用暴力去擊打別人,尤其是去欺負比他弱小的孩子。這也就是部分校園暴力產生的原因。這種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難改正,慢慢的孩子就會從一個被施暴者變成一個施暴者。父母在孩子不聽管教的時候使用粗魯?shù)姆绞?,會導致孩子的性格變得倔強的不行,固?zhí)的走向一個無法挽回的道路,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本來就非常叛逆,這種情況下,只能使孩子更加偏激,無理取鬧,性情也就會更加暴躁,行為粗魯,甚至容易形成攻擊型人格,變成一個脾氣暴躁的施暴者,難以建良好的人際關系,沒有人愿意和他交友,漸漸失去朋友。
(三)叛逆,易走上“不歸路”
部分父母不論什么情況就動手打孩子,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身體,更加傷害了孩子們脆弱的心靈,而且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尤其在青春期時期。有的孩子用胡亂的行為,難聽的言語,不雅的方式來表現(xiàn)他們的反抗,既表現(xiàn)在生活方面,比如吃飯不吃,非要吃垃圾食品,該加衣服也不加衣服,非要對著干。也表現(xiàn)在學習方面,父母越讓他認真學習,他越不學,非要逃課打架,沉迷網絡。還有的孩子,無論父母用什么樣的暴力方式,他都不低頭,反而更加倔強,更加叛逆,有的孩子常常用出逃不歸、沉迷上網來與家長對抗,變得越來越叛逆。
(四)謊話連篇,撒謊成習慣
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父母不論青紅皂白直接就打,久而久之,孩子害怕做錯事,更害怕因為做錯事遭到父母的“混合雙打”,所以做錯了事也不敢對父母說,一直隱瞞,所以就會慢慢養(yǎng)成說謊的不良習慣。但是又害怕謊話被父母發(fā)現(xiàn)所以就會編一個謊去圓另一個謊,慢慢的養(yǎng)成說謊的壞習慣。
(五)懦弱不堪
如果孩子經常在家挨打,那么孩子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外面,都會非常懦弱。在社交時,不敢與別人溝通交流,沒有自己的主見,不知道怎么講話。在工作時,又不能針對問題提出任何有用的意見。在生活中,也不會得到自己妻子以及孩子的重視,慢慢的成為一個無所謂的、沒有任何存在感的人。
在家暴中,受傷害最深的永遠是家庭的孩子,所以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反對家庭暴力。對于受到家庭暴力的孩子,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幫助,重新樹立正確的婚姻價值觀,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 參 考 文 獻 ]
[1]王洪.婚姻家庭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周安平.《反家庭暴力法》亟須解決的幾個問題:對《反家庭暴力法(草案)》的分析[J].婦女論叢研究,2015(2).
[3]郝艷梅.重新審視家庭暴力[J].前沿,2001,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