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 周凌軻
【摘要】? 在任何一 個階段的教育中,寫作都是一個不可能避免的事情。寫作不僅是對寫作者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也會影響任何學習的成果表達。在學歷教育中,將寫作作為必修課程的教育僅到高中為止,有相當部分的大學未將語文列為大學課程。因此,學生對于寫作的系統(tǒng)性訓練未能持續(xù)到高等教育。然而,中學與大學對于寫作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這導致了學生對大學的寫作感到困難。
【關鍵詞】? 中學語文 大學語文 寫作教育
在學校教育的所有學科中,語文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個學科。這是因為語文是一個“無人不會,卻很難精通”的學科。學生不可能不會語文,但幾乎沒有學生可以精通語文的各個領域,尤其是寫作領域。在一些高校中,語文沒有被列為必修課,甚至一些高校沒有開設大學語文的課程,以至于學生的系統(tǒng)語文學習到高中就結束了。雖然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學生有很多機會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但學生在中學養(yǎng)成的寫作習慣在大學里是很難改變。由于大學課程所要求的寫作與中學要求的寫作有很大差異,以至于學生很難適應大學的寫作。本文從現(xiàn)實出發(fā),用中學與大學寫作的評價體系為例討論中學與大學的語文教育隔閡,并提出對此問題的改善方案。
一、中學與大學寫作的區(qū)別
雖然寫作不應該是功利的行為,但學歷教育階段的寫作還是具有一定的結果導向性的。簡單來說,學歷教育階段的寫作是具有一定目的,當我們具有不同的目的時,所做的寫作會有不同的要求。中學與大學的教學目的的不同,也決定了中學寫作與大學寫作具有極強的差異性。
1.中學寫作
關于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爭論一直都存在,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在當今的中學教學活動中,依然是以考試為導向的。這一現(xiàn)象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èi)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在這樣教學導向的支配下,中學的寫作更多也是為了考試的寫作,尤其是為了語文考試中作文的寫作。雖然語文考試的命題是經(jīng)過專家多方推導后擬出的,但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仍不能避免對作文評分標準的研究,并將這種研究結果灌輸?shù)綄W生的寫作練習中。換句話說,中學寫作的特點,有很大程度來源于高考作文的評分標準。
上表為2016年以后的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從這個標準可以看出,高考作文的評分分為基礎等級與發(fā)展等級兩個層次,雖然從理論上兩個等級互有各自的評分準則,但事實上基礎等級缺失的作文,無法在發(fā)展等級取得良好分數(shù)。加上近年來高考作文的命題均已“規(guī)定主題、文體不限”的形式出現(xiàn),從結果導向主義的觀點來看,中學的寫作訓練必然會以命題作文為方向,且主要訓練會集中在基礎等級上。
2.大學寫作
在大學里除一些基礎學科之外,更多的寫作是具有學術目的,或者培養(yǎng)學術目的的。更為直觀地來說,大學的寫作更多是論文的寫作。論文寫作的目的在于闡述研究過程與介紹研究成果,并以此推動學術進步。從結果導向主義的觀點來看,論文是需要發(fā)表的,因為只有發(fā)表的論文才能意味著作者的研究成果被推向學術市場,并接受學術市場的評判和檢驗。雖然不能說大學寫作的目的就是為了發(fā)表論文,但對于論文的寫作必然是大學寫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甚至說是大學寫作區(qū)別于中學寫作的一大特點。? ??上表 為某具有同業(yè)評審的學術期刊對于論文的評價體系。在這個體系下的論文評價,更多在于對論文是否具有學術貢獻的評價。這里與中學寫作的差異可以體現(xiàn)在三點上:第一,主題的選定。中學寫作的主題是外界給予的,學生需要做出什么樣主題的寫作,更多來源于命題者的要求,而論文(社會學科論文)寫作是主題更多來源于社會問題或者對過往文獻進行綜述后的發(fā)現(xiàn)。第二,語句表述。中學作文的表述上沒有過多的要求,因為不同文體對于語句的表述要求是不同的。論文的表述則需要平實,需要作者用最簡單的語言將學術性信息傳達給讀者。在論文的寫作中,過多的形容詞與過于華麗的辭藻反而是不應該的。第三,文章邏輯依據(jù)。中學作文對于文章邏輯的要求更多是文章本身的邏輯,而論文的邏輯不僅僅是文章本身的邏輯,更強調了文章里的表述具有依據(jù),即參考文獻的重要性,這是中學作文寫作沒有的。論文審查的實踐過程中,除主題是否得當之外,“論述是否充分、表述是否得當”的要求是很高的。因為不符合論文用語的表述,會在論文評審中給評審人極大的負面印象。
二、中學與大學寫作的隔閡
從上文可以看出,中學與大學在寫作上的要求是不同的。更進一步說,中學和大學在寫作上所要求的能力方向是存在差異的。中學對于寫作的要求,在主題上是固定的,在寫作上是開放的。即在規(guī)定的題目方向上,學生可以用任何自己偏好的寫作方式來進行寫作。大學的寫作卻剛好相反,大學的寫作上,方向是開放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卻有一套相對規(guī)范的學術規(guī)則。
由于中學與大學寫作的不同,學生在完成中學的教育過程進入高等教育之后,之前得心應手的寫作技巧與方法并不一定適用于大學的寫作。尤其是在中學階段善于使用華麗辭藻進行寫作的學生,對于大學要求的學術寫作更是無法適應。問題在于,在當下的大學教育中,大學沒有開始針對學術寫作的課程讓學生完成從中學寫作到大學寫作的過渡,而由于高中教育具有為了應對高考的功利性,也不可能要求中學語文教學中對不在高考范圍的學術寫作做出訓練。其結果就造成了在寫作層面的中學與大學語文教育的隔閡。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下彌補這種隔閡,只能依賴于學生自身的努力。
三、結論與建議
在生活中寫作本身不是功利的,也不應該具有功利性,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在學歷教育中,寫作被賦予了一些功利性的要求,這本來也無可厚非。但問題在于中學寫作的功利性與大學寫作的功利性并不相互重疊,以至于學生在中學練習拾得的寫作技巧不適合,甚至違背了大學寫作的要求。大學并不會對學生的寫作進行單獨訓練,導致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對學術寫作感到困難。
解決此問題交給中學是不現(xiàn)實的,雖然中學教師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經(jīng)歷,但對于大學要求的學術寫作并不一定熟悉,或者說,未必能熟練重溫學術寫作的技巧。所以,對于中學與大學之間存在的寫作問題上的隔閡,只能交于大學解決。大學可以通過向學生開設“學術寫作”等基礎公開課程向新入學的學生強調大學寫作的技巧和重要性,以避免中學與大學在寫作問題上的隔閡拖延到學生真正需要開始學術寫作的時候。
參考文獻:
[1] 趙曉凌.新時代高中作文寫作技巧探究[J].學周刊,2018,(32).
[2]李晶潔,侯繪麗,宋軍.學術寫作的互動式話語策略[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18,(02).
[3]司新華.高中寫作教學內(nèi)容構建的兩個基本原則[J].語文建設,2018,(16).
[4]楊秉昱.高中記敘文寫作技巧研究[J].文學教育,2018,(04).
[5]劉莉媛.學術文本小句層分析及對學術寫作的啟示[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