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雯
摘 要:“生活即教育”,教育與人類生活相伴而生,生活離不開教育,在幼兒一日的生活中處處滲透著教育。那如何引導,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做一名師德高尚的老師?第一,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第二,要以身作則,做學生的一面鏡子。第三,要熱愛讀書、自我反思。第四,熱愛學生、因材施教。
關(guān)鍵詞:生活? 教育? 了解學生? 尊重學生? 以身作則? 自我反思? 因材施教
生活即教育,生活與教育緊密聯(lián)系,那怎樣才能做一名稱職的、最好的老師呢?我不禁問自己。在別人眼里,老師是個光鮮的職位,是所謂的“鐵飯碗”,老師的工作很輕松,尤其是幼兒園老師,在家長眼里每天的任務就是陪孩子吃睡,陪孩子玩,也不需要備課,只要看好孩子就行了,還有寒暑假,多輕松??!看見家長眼中的幼師形象,心中不免感慨萬千。為了自己有一個準確的自我定位,使自己能在教學生活做一個學生喜歡的好老師,我有幸閱讀了陶行知老師的教育理念以及李老師《做最好的老師》的書籍,兩本書籍均全方位地把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贊嘆、折服!
“生活即教育,生活與教育緊密聯(lián)系,密不可分!從成為老師的第一天我就在探尋標準,但一直都沒找到一個最佳的答案,直到我讀到陶行知老師的教育理念以及李鎮(zhèn)西老師所寫的“‘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這句話時,頓時豁然開朗。“做最好的自己”,強調(diào)的是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他們的理想很高、也很遠。但對當時的我來說,有些遙遠,甚至可以說是遙不可及,但深入我心。陶行知先生不但以自己一生的教育實踐,樹立起高尚師德的典范,而且對師德也很有研究。
一、了解學生、尊重學生。
做為老師,我們要想做到職業(yè)生涯的最好,就必須躬身傾聽學生的聲音,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感受,再好的老師,他的教學效果也必須通過學生才能反映出來,所以我們必須了解、關(guān)注學生。
尊重學生要以信任學生和理解學生為前提。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自尊,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尊重,渴望得到同學、老師、家長及社會的認同。因此對孩子要始終表現(xiàn)出關(guān)注和熱情,巧妙地對孩子進行獎勵和批評。這樣孩子們就會覺得在這個集體中有溫暖、有希望,從而更加熱愛這個集體,熱愛老師,才能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才會對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我們班小朋友吳金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是個聰明但十分頑皮的孩子,他的手腳時常很忙,感覺沒有停下來的時候,讓人懷疑他多少有些多動癥。平日里鬼點子特別的多,一會兒在班級地上打滾。一會兒爬到桌子上,一會兒握拳打人,行為習慣很糟糕。午睡的時候,他不但不睡,嘴巴里還總發(fā)出聲音來,影響其他小朋友睡覺。見狀我當眾批評了他,而他則是一副不認輸、我沒做錯的表情,你越批評他,他就吐口水,滾地,鬧情緒,發(fā)脾氣,弄得班級里面嘈雜不已。針對該現(xiàn)象,我通過與家長溝通了解到:原來在家里他最大,沒人管得住他,可以說是小皇帝,一有人說他,他就鬧情緒。而且還要生很久的氣。他是一個要面子的人,見不得別人當眾說他。喜歡別人表揚他,夸他。因而面對老師的批評,他很不滿,鬧情緒。為此我意識到可能我在集體面前批評他,傷了他的自尊。所以我把他獨自找來,和他聊天,問他發(fā)脾氣的原因,結(jié)果他的回答真如我所料:“我不喜歡老師你在小朋友面前批評我,我覺得自己很沒有面子?!苯?jīng)過這次談話,我了解到,做一名好老師,不僅是傳授知識經(jīng)驗給他們就行了,還要懂學生,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自尊心,人雖小,但自尊心卻很強大!所以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很關(guān)注他,一有空閑時間,我就坐下來,和他聊聊天,了解他的許多奇思妙想,讓他感受到我的關(guān)心和愛,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成為了好朋友。及時地發(fā)現(xiàn)他身上的閃光點,表揚他,肯定他,幫他樹立自信心,讓他覺得自己很棒,是班級中重要的一員,從而熱愛自己的班集體。
二、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做學生的一面鏡子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陶行知師德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guī)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師德高尚的教師是他們學習的榜樣。作為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教師就如一面鏡子,教師的言行都可能在學生的思想上、行為上刻下烙印,對學生學習、生活等習慣的培養(yǎng)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有時候教師的一個細節(jié)、一個不起眼的小動作甚至能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的榜樣作用是何其重要!因此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自己能做到。
塑造人類靈魂——是我的使命。所以我在平時教學及生活中時刻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平等對待每一位孩子,讓他們在一個想說、敢說、愿意說的環(huán)境氛圍中學習、成長,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當好學生的鏡子,為學生樹立好榜樣。
三、熱愛讀書、自我反思
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今天的老師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你必須有一眼泉,而且是一眼活的泉,要用你的知識,沽沽不斷地流淌出來,澆灌學生的心田。
俗話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書和思考是分不開的。讀書很重要,思考則更重要,只有不斷的思考,才有不斷的進步。教師的反思能力決定了工作中開展教學活動、開展研究的能力。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的考察自己的行動及情境的能力。我們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一定要結(jié)合自身工作的現(xiàn)實去思考、總結(jié),這樣,我們就會在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遨游,盡情享受知識的熏陶和心靈的無數(shù)次洗禮,在讀書與思考中逐漸成長起來!
四、熱愛學生、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我們要時時地保持著一顆愛心,要嘗試著放下自己心中所謂的尊嚴,多以學生的視角同他們零距離接觸,要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去贏得學生們的尊敬與愛戴。
“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走路。”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心靈的召喚。在今后的人生中,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做好,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讓我們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獻出自己最大的愛心,做孩子最喜歡的老師,讓自己無悔!讓自己的教育滲透在孩子的生活中,在孩子的心房慢慢流淌!
最后,我以陶行知老師教育理念中的一段話作為結(jié)尾:“教育不通過生活是沒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薄耙荒陿淠荆倌陿淙??!苯逃ぷ魇切量嗟模嵥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備課、上課、管理班級。我們教師只有對自己嚴格要求,不斷學習,加強修養(yǎng),成為一個高尚師德的人,才能適應素質(zhì)教育的呼喚,更好地培養(yǎng)新人,不辜負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