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金峰
摘 要:新聞編輯基于目前新媒體時代下,遇到了很多比較現(xiàn)實的問題,此類問題很大程度上對新聞整體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大量先進化的高科技產(chǎn)品,更是愈來愈多的出現(xiàn)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提升了人們對有關信息的獲取方式。在此種融媒體環(huán)境下,習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要利用新技術新應用創(chuàng)新媒體傳播方式,推動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guī)律和新興媒體發(fā)展規(guī)律,強化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堅持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優(yōu)勢互補、一體發(fā)展。于此如何提升電視新聞編輯能力就極為關鍵,本文針對此問題展開研究。
關鍵詞:融媒體;電視新聞;編輯;需求
新時代背景下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隨之而來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得到了普及和廣泛使用,多種終端競相發(fā)展使得我們已進入融媒體時代。這對當前電視新聞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既有機遇也有挑戰(zhàn),如何立足于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的融媒體環(huán)境中這已經(jīng)成為了電視新聞發(fā)展中的難題。
1、 融媒體環(huán)境下的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能力需求
1.1新聞敏感性需求
借助融媒體平臺,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者能夠獲取更多實時新聞素材。但假若自身缺乏新聞編輯敏感性,必然同樣無法滿足讀者對新聞的閱讀所需。不僅如此假若采編工作者并未能夠對新聞的具體發(fā)展趨勢加以把握,勢必無法挖掘新聞主要存在的亮點,最終會導致新聞采編的內容始終過于單一。對此處于融媒體環(huán)境下,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者需要保持較強的新聞敏感性,順應社會發(fā)展的潮流。
1.2采編創(chuàng)新需求
如今,受眾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廣,對于當前的海量新聞信息,新聞采編工作者假若僅僅簡單化的融合新聞信息,必然會讓新聞內容缺乏深度,無法達到吸引受眾注意的目的,這些都與采編工作者的自身創(chuàng)造力密切相關。近些年來新聞采編工作人員通過借助融媒體,能夠對大量新聞信息輕松獲取,所致采編工作者缺乏了深度思考的動力,僅僅追尋視覺類刺激所滿足大眾娛樂心理所需。于此新聞采編工作人員需要提升創(chuàng)新力。
1.3新聞判斷力需求
處于融媒體時代下,面對大量的虛假和負面信息傳播,新聞采編工作者需要具備對信息的判斷力,及時對虛假信息加以評判。在當前的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聞采編工作者需要擁有既定新聞判讀能力,才能夠有效杜絕虛假類信息傳播這一作用。不僅如此還需要具備崗位責任感,積極對電視新聞受眾予以正向積極引導,真正作為社會大眾對社會了解的關鍵窗口,確保新聞采編工作在當前牽引社會正向輿論的關鍵作用。
2、 融媒體環(huán)境下提升電視新聞編輯能力的有效舉措
2.1提升新聞編輯創(chuàng)新認知
首先通過重視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者的思想觀念創(chuàng)新,突破傳統(tǒng)意識觀念,對目前固有的新聞編輯模式加以轉變。通過培養(yǎng)對新聞信息的敏感度,能夠保持對社會大小事件的濃厚興趣,并且及時對自身掌握知識的更新,從而在大小新聞事件中都能夠牢牢抓住核心點,借助全新視角來吸引廣大受眾。再者需要全方位視角加以考慮,認識到新聞編輯并非僅僅局限于編輯工作,應當以全方面視角予以考慮,多角度分析市場問題,從而更好的對大眾需求加以了解。其次需要保持一定的質疑態(tài)度,對于傳統(tǒng)的不合理新聞理念勇于質疑,力爭能夠在實事求是基礎之上實現(xiàn)創(chuàng)新。
2.2重視創(chuàng)新報道內容
在新聞報道中新聞內容極為重要,需要及時創(chuàng)新報道內容從而對新聞報道整體質量加以提升。首先通過創(chuàng)新報道方式,基于融媒體時代下,需要確保新聞編輯的具體篇幅盡可能的精短,假若電視新聞的編輯篇幅較長,那么讀者就會失去閱讀興趣也不會花較多時間去了解新聞內容?,F(xiàn)代的新聞報道要求能夠短小精悍,不僅可以節(jié)省版面更會避免讀者在閱讀新聞中浪費過多時間。由此針對新聞編輯需要確保選材靈活性,且避免單調枯燥的唯一報道方式,通過針對不同內容采用不同視角加以分析,選用更加合適的報道方式。再者就是深入挖掘新聞整體報道內容,假若僅僅簡單的完成新聞事件報道,忽略了新聞事件的整體深度,自然無法真正凸顯新聞報道的存在意義。所以對于電視新聞在編輯過程中,需要重視挖掘其真正的內在含義,從創(chuàng)新視角剖析新聞事件,提出更具建設性價值性的新聞信息。
2.3提升電視新聞編輯能力
針對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來講,具備較強的編輯能力是根本所需,不僅需要具備極為深厚的語文功底,還要求具備較好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僅如此還應當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而提升新聞報道的真實性。首先通過核查新聞信息,基于融媒體時代下保持較快的新聞更新速率,很小的一個信息就會被廣泛傳播于微信公眾號或是微博平臺上。但是這么多的信息當中是否保證內容真實均亟待核查。部分編輯者也為了能夠吸引受眾閱讀興趣,采用煽動化編輯方式吸引受眾,并未重視信息的整體真實度。再者需要重視對語言文字能力的重視提升,確保在新聞語言編輯過程中,可以盡可能的確保語言簡練、規(guī)范,保證大眾能夠對語言表達便于接受,盡可能避免在報道過程中盡可能少地運用部分專業(yè)要求度較高的詞語。對于電視新聞編輯整體能力,確保新聞版面
具體內容及編排,始終貼合于社會大眾群體的內心所需。其次需要較多的完成新聞素材的不斷累積,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需要重視累積素材,才能夠提升自己的核心編輯素養(yǎng)水平,在工作過程中通過累積經(jīng)驗,提升自身整體編輯能力。最后還需要不斷的在工作之余提升學習理論知識,雖然諸多新聞工作者具備了較強的實際經(jīng)驗,但是仍然缺乏理論知識,在編輯過程中無法實現(xiàn)理論性文字支撐,導致報道內容缺乏核心影響力。對此需要重視培訓電視新聞編輯者開展定期理論培訓,重視組織考核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與此同時還需要在電視新聞編輯中將標題列入重點方向,加深讀者針對文章的整體認知度。在此筆者還認為電視新聞編輯者能否重視于受眾群體之間的溝通交流,充分利用互動性重視與受眾群體之間的交流,對受眾針對電視新聞編輯所提出的不同建議及觀點,實現(xiàn)自身逐漸反饋及完善,真正提升電視新聞編輯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的時代發(fā)展背景之下各個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融媒體的發(fā)展使電視新聞的發(fā)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對電視新聞編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標準,提高電視新聞節(jié)目與承擔沉重的社會責任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隨著新媒體的誕生及發(fā)展使得傳統(tǒng)媒介信息傳播方式受到較大沖擊,通過創(chuàng)新信息傳播渠道,隨之提升了信息傳播速度,也有效推進了我國新聞事業(yè)獲得更加良好的發(fā)展。通過將把48字要求落到實處,要求我們掌握思想武器,明確具體要求,理清工作思路,進一步找準工作著力點,提升融媒體環(huán)境下的電視新聞編輯能力,為開展新聞傳播工作提供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樊冬平,吳鵬.融為一體 合而為一——廣電媒體融合的探析與突破[J].新聞采編,2018(06):20-23.
[2]覃倩,覃信剛.我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之思考[J].中國廣播,2018(12):26-28.
[3]張誠,朱天,齊向楠.作為縣域治理樞紐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芻議——基于對A市的實地研究[J].新聞界,2018(12):27-32.
[4]覃云.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融合能力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8(14):138+140.
[5]陳琴.基于融媒體背景的電視新聞編輯創(chuàng)新意識與融合能力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8,4(08):79-80+99.
[6]孫靜.新媒體下電視臺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編輯能力提升[J].傳媒論壇,2018,1(08):53+56.
[7]鄭彥君.媒介融合時代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能力芻議[J].新聞傳播,2018(16):98-99.
(作者單位:山東省冠縣廣播電視臺,山東 冠縣 2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