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亞斌,馬志德
(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甘肅 康樂 731500)
百年以上樹齡,稀有、珍貴樹木,具有歷史價值或者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均屬古樹名木[1],古樹在10株以上的為古樹群。古樹名木具有生態(tài)、科研、歷史、文化、景觀、經濟等多方面的價值,特定時機形成,是聯(lián)結歷史與未來的活文物,不可再生。動態(tài)監(jiān)測和跟蹤管理古樹名木資源,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古樹群落資源豐富。隨著保護區(qū)建設步伐的穩(wěn)步推進,摸清區(qū)內古樹群分布情況及資源家底、生長環(huán)境、保護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是太子山保護區(qū)管理局一項艱巨而迫切的任務。
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介于臨夏州與甘南州之間,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yǎng)林區(qū),屬于黃土高原—青藏高原過渡帶,102°43′~103°42′E、35°02′~35°36′,總面積8.47萬hm2,其中林地6.79萬hm2,非林地1.68萬hm2。森林覆蓋率31.17%,屬于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自然保護區(qū)。區(qū)內共有維管植物95科358屬838種33變種,其中引進栽培植物1科4屬8種。
太子山又稱太峙山,位于保護區(qū)境內,跨和政、臨夏2縣,離臨夏市30 km。相傳秦始皇長子扶蘇,曾帶兵征戰(zhàn)于此,太子山遂而得名。太子山由母太子山和公太子山組成,母太子山在東,海拔4 332 m;公太子山在西,海拔4 162 m,兩山之間盤坡啞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歷代兵家設防要塞。
2018年,太子山保護區(qū)管理局組織力量,結合林木種質資源調查,以區(qū)內古樹群為重點,調查古樹名木現(xiàn)狀。調查方法以線路調查為主,調查中做好調查對象的數據統(tǒng)計、動態(tài)分析、文字材料、圖片資料、標本采集、GPS定位、林木生長情況、樹種鑒定、發(fā)展預測等內容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對由于客觀原因難以實測的對象采取目測調查法,利用望遠鏡估測出樹種、坡向、坡位、坡度、冠幅、枝下高等,用測高儀、經緯儀等測出樹高,對比估算胸徑、經緯度、海拔等內容并做好記錄。
太子山古樹群主要分布于軟闊葉、硬闊葉、亞高山寒溫性針葉3種林帶,海拔2 300~3 100 m。古樹群落主要樹種為青杄Picea wilsonii、紫果云杉P. purpurea、岷江冷杉Abies fargesii var.faxoniana、華山松Pinus armandii。其中1株青杄古樹胸徑122 cm,高38 m,樹齡約1 000 a,取名為“擎天柱”。
太子山保護區(qū)內共有古樹群2處,即松鳴巖古樹群和二郎廟古樹群。調查數據顯示,2處古樹群共有古樹3 996株,其中松鳴巖古樹群落數量3 814株,二郎廟182株(表1)。經調查,2處古樹群均為天然起源,片狀分布,群內最大樹齡約1 000 a,最小樹齡約300 a,最大胸徑124 cm。二郎廟古樹群面積5.19 hm2,松鳴巖古樹群面積101.76 hm2。
表1 太子山古樹群統(tǒng)計 株
松鳴巖古樹群位于松鳴巖國家級森林公園內,為旅游景區(qū),受人為干擾大,且大多古樹生長在懸崖峭壁上,土壤稀薄,水分與營養(yǎng)條件較差,生長空間狹小,特別是北山陽坡,受大風、雪壓、病蟲害等因素綜合影響,加之北山坡度大,根系受力不勻、樹冠失衡、樹體傾斜。調查發(fā)現(xiàn)古樹群內有16株古樹傾倒,全部為青杄,最大樹齡500 a左右,最大胸徑93 cm,最大樹高28 m。2018年8月以來,由于連續(xù)數月持續(xù)強降雨造成部分山體滑坡,導致古樹傾倒死亡。
二郎廟古樹群位于紫溝峽二郎廟,整體林分處于良好的自然生境下,土壤深厚肥沃、人為干擾少、水分與營養(yǎng)條件充足,具有良好的生長空間和生長環(huán)境,古樹長勢較好。
自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成立以來,嚴格落實管護責任,加大巡護,杜絕亂砍亂伐,減少人為活動因素的干擾,尤其是二郎廟古樹群得到了有效保護。
從2001年到2018年,保護局分3批對2處古樹群進行了全面實地調查,通過走訪、查考史料、核對生長年輪等推算樹齡,采集標本鑒定樹種,確定伴生樹種,登記造冊,制定措施,重點監(jiān)測。
在太子山2處古樹群中,松鳴巖古樹群保護存在較大問題。主要問題是生境限制、人為干擾和重疊管理。松鳴巖古樹群古樹大多生長在陡峭的懸崖上,原本土壤層比較淺而瘠薄,加上風、雪、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長期肆虐,樹勢日漸衰弱,樹體衰老加速。
松鳴巖古樹群位于松鳴巖國家森林公園內,人為活動比較頻繁。很多古樹位于通往景區(qū)的路旁,部分游客對古樹群保護的緊迫性、重要性認識不足,不懂如何保護古樹,也不了解哪些行為會對古樹群造成破壞,在古樹上亂刻亂畫、懸掛雜物、樹干釘釘、樹底堆放雜物等行為時有發(fā)生。這些行為都會對群內古樹的生長造成干擾,妨礙其正常生長,甚至構成生命威脅。
松鳴巖古樹群既屬于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又屬于松鳴巖國家森林公園,由太子山管理局與和政縣旅游局重疊管理,難以實現(xiàn)古樹群的專項管理。
太子山共有2處古樹群,3 996株,主要樹種為青杄、紫果云杉、岷江冷杉、華山松,以青杄數量最多,最大樹齡1 000 a,最大胸徑124 cm。二郎廟古樹群面積5.19 hm2,182株;松鳴巖古樹群面積101.76 hm2,3 184株。二郎廟古樹群保護狀況較好,古樹長勢較好;松鳴巖古樹群保護存在較大問題,主要原因是生境限制、人為干擾和重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