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金漆畫以紅松、樟子松等名貴木材作底胎,天然大漆制版,24K純金箔繪制,礦物顏料調色彩繪。制作過程中需用到大漆、瓦灰、面粉等材料以及刮刀、毛刷、竹針等工具,一般需經(jīng)過底胎制作、上漆、貼金、拓圖、撥金、推光等基本流程。
撥金漆畫制作流程繁復,不同款式、不同類型的作品操作步驟不盡相同。如果說底胎制作是其中最基本、最不可缺的環(huán)節(jié),那么撥金制作則是最核心、最精華的部分。撥金漆畫運用多層次貼金、金上涂漆,在漆還沒有完全干透的時候用竹刀撥漆露金的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是工藝師們用漆與金碰撞出的藝術結晶。
木材:多用紅松、山櫸、桐木等材料,木材要干透,這樣不易變形。
灰:灰分好多種,現(xiàn)在一般用瓦灰。瓦灰是一種很古老的原料,一般由泥土粉、石粉在窯里燒制而成。
布:裱褙用的布大都采用麻布和紗布。
面粉:準備一些面粉,調和生漆作裱褙用。
干磨砂和水砂紙:這些都是研磨材料,分多種型號,號越大越細。
肥皂水:用于清潔底胎。
刮刀:用于調漆、調漆灰,也用于刮灰刮漆,刮刀分為牛角刮刀、木刮刀、塑料刮刀和金屬刮刀,這里常用的是塑料刮刀和金屬刮刀。
毛刷:主要用于涂漆,需自制。
復寫紙:用棉花蘸鈦白粉擦在宣紙背后,自制成復寫紙,用于拷貝圖紙。
竹針:用竹筷削制,拓圖時用于描線。
撥刀:用檀木、牛骨、毛竹等制成尺寸不同的撥刀,取其粗細軟硬不同的特性,利于精細制作。
其他工具:鑷子、竹夾、粉勺、竹筒、鼠毛筆、國畫筆、油畫筆等。
處理木板
選定木材,采用雙包的形式,先做框架,再雙面蒙板。蒙板應采用膠合方式,千萬不能用鐵釘,否則時間長了會生銹。
涂生漆
用自制的毛刷在木板上涂生漆,雙面都要涂,這樣可以防止潮氣進入。
刮漆灰
將生漆加瓦灰調成糊狀,用刮刀平刮于漆板,雙面都要刮。
砂磨
漆板晾干后,用干磨砂干磨。
褙布
用生漆調面粉成糊狀,褙上紗布于漆板。
再次刮漆灰
刮三道,一道中灰,兩道細灰。第一道中灰要刮得厚而勻,操作者需要多練習。中灰干厚,要用粗砂干磨。細灰要用大塊木板包細砂磨,磨后不平處需再次刮灰補平。
涂漆
涂兩道,第一道以推光漆加生漆調和而成,打底漆,干后用大木塊包320目水砂紙平磨,不平需補漆。磨時要格外小心,若不小心把木板磨出來,就需要補漆再磨。之后再涂第二道漆,這次的漆需先過濾,刷漆要漸入漸出,防止風塵或涂漆過厚。為達到漆面厚實勻稱的效果,常常需要涂3~5遍。
水磨
5~7天后用600目水砂紙墊以木板平磨,磨平的標準是推光漆失去光澤呈灰色。之后依次用800目、1000目、1200目的水砂紙研磨,最后再用2000目水砂紙細磨。研磨越細推光效果越好,需靈活運用。
推光
以手掌蘸植物油拌細瓦灰反復摩擦漆面,直至漆面光滑如玉。
揩清
用脫脂棉蘸生漆在漆面上畫圈薄涂一遍,再入蔭,待漆還未干透時再如推光一樣操作,需把握力度火候,如此2~3次方為完成。
處理底胎
用肥皂水清潔底胎,然后再用清水洗凈,待干。
拓圖
將復寫紙放到底胎上面,把設計好的圖紙放到復寫紙上,然后再用竹針把圖樣描繪到底胎上。
涂底漆
沿圖樣輪廓涂貼金專用底漆。
貼金
待漆干度適中,用竹夾夾金箔貼金,這一步非常重要,既要掌握漆的干濕度,又要把金箔貼平貼緊,否則作畫時金箔容易脫落。
晾干
等待8~10天,金箔干后準備作畫。
再次拓圖
將復寫紙放到金箔上按以上“拓圖”流程操作。
填彩
在圖樣的不同地方按需要凃上不同顏色的色漆,每種色漆都需要分開涂。
撥金
根據(jù)需要用竹針和不同大小的竹刀撥漆,這一步需要心中有畫,胸有成竹,小心撥去色漆、露出金箔。
再次晾干
撥好后等待干透。
后期處理
將畫面擦干凈,涂上蠟,并用軟布研磨,這樣一幅撥金漆畫就算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