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SVN)2018年發(fā)表的文章“Utility of current thrombophilia screening in young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TIA”,由來自英國倫敦大學醫(yī)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Hospital,UCLH)附屬醫(yī)院的國家醫(yī)療服務體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信托基金會Vafa Alakbarzade團隊成員共同完成。
作者團隊對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間收治于UCLH卒中單元與TIA門診的所有≤60歲的卒中與TIA患者的臨床和實驗室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實驗室易栓癥篩查包括Leiden V因子(factor V Leiden,F(xiàn)VL)突變、凝血酶原G20210A突變(prothrombin G20210A mutation,PGM)及抗磷脂抗體(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A)、蛋白S、蛋白C及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水平。共入組628例患者,平均年齡49.1歲;360例(57%)患者進行了易栓癥篩查,其中171例為卒中,189例為TIA,結果顯示50例(14%)患者篩查結果為陽性,其中24例患者年齡<50歲。在檢查結果為陽性的患者中,急性缺血性卒中36例(10%)、出血性卒中4例(1%)、TIA 10例(3%);13例(4%)為純合子/雜合子FVL或PGM,27例(7.5%)為APA[抗心磷脂抗體(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抗β2糖蛋白1抗體(anti-β2glycoprotein 1,β2-GP1)]陽性;在27例(7.5%)蛋白C、蛋白S或AT缺乏的患者中,10例(2.8%)為原發(fā)性缺乏,排除其他繼發(fā)性原因可能導致的遺傳性缺乏。9%的蛋白C、蛋白S或AT缺乏患者與27%的APA初篩陽性患者最終經確證試驗證實為陽性。對所有篩查異常的患者隨訪總體較差,進一步限制了易栓癥篩查的應用價值(圖1)。
青年卒中的病因更具多樣性?;诩毙宰渲兄委煹头肿痈嗡卦囼灒═rial of Org 10 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約60%的青年卒中易被診斷為其他病因或病因不明。一些非常見病因如動脈夾層、心律失常、易栓癥等,在青年卒中中發(fā)生率較高,青年卒中的病因鑒別是非常必要的。既往研究顯示易栓癥與靜脈血栓形成風險增高有關,但其與動脈性缺血性卒中及TIA的關系鮮有研究。易栓癥與急性卒中的關系非常復雜,因其測定經常受疾病活動性、機體狀況及服用藥物(如口服避孕藥、抗凝藥)的影響。目前關于青年卒中是否需要進行易栓癥篩查尚存有爭議。
圖1 整個隊列和TIA和卒中患者組易栓癥檢測結果
抗磷脂抗體綜合征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血栓形成傾向,特點為復發(fā)性動脈或靜脈血栓形成和(或)流產,APA陽性。目前已知有3種APA類型,其具有不同的磷脂結合區(qū)域:狼瘡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ACL、β2-GP1。相比遺傳性易栓癥,抗磷脂抗體綜合征是已確立的動脈血栓危險因素。研究表明,出現(xiàn)LA、ACL及β2-GP1這3種APA陽性的患者處于動、靜脈血栓形成的高風險,妊娠期則有產科并發(fā)癥的高風險。一項大型前瞻性研究顯示抗磷脂抗體綜合征在缺血性卒中及TIA中的發(fā)病率分別為2.4%與2.3%。由于APA可在疾病的急性期后呈現(xiàn)短暫陽性,所以推薦卒中后3個月復檢,以區(qū)別于真正的抗磷脂抗體綜合征。本研究中,僅有27%的初篩陽性患者最終的APA確證試驗為陽性。
蛋白C、蛋白S或AT缺乏在普通人群中十分罕見,發(fā)生率僅為1∶5000。本研究中,超過94%的卒中和TIA患者進行了基因分型、蛋白C、蛋白S與AT檢測,在排除繼發(fā)性因素以后,13%的缺血性卒中與僅0.5%的TIA患者攜帶FVL/PGM基因型或蛋白C、蛋白S、AT缺乏,這與既往研究結果類似,提示遺傳性易栓癥篩查在青年TIA患者中的價值較低。因此,基于成本核算方案,有限的檢查應集中在抗磷脂抗體綜合征3種抗體類型的檢測,而不是全部的遺傳性易栓癥篩查,并且蛋白C、蛋白S與AT缺乏初篩陽性的患者應進行確證試驗。標準易栓癥篩查項目可分層,包括3種APA抗體檢測和排除易栓癥基因突變檢測,這種集中性檢測可為每位患者節(jié)約不少費用。
哈薩克、維吾爾等高加索血統(tǒng)的少數(shù)民族人群FVL突變及PGM發(fā)生率分別為5%及1%~5.5%,該突變在其他人種中較為罕見。本研究對所有60歲以下的卒中及TIA患者進行易栓癥篩查,僅3.6%的個體攜帶FVL或PGM,其在TIA患者中相關性更弱(0.5%)。
本研究為回顧性真實世界研究,結果顯示僅有14%的年齡≤60歲的青年卒中和ITA患者易栓癥篩查陽性,易栓癥相關基因突變、蛋白C、蛋白S或AT缺乏陽性率低,尤其在TIA患者中非常罕見。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易栓癥與缺血性卒中和TIA的相關性,以節(jié)約成本、指導臨床應用。本研究具有實用性價值,重點突出了對那些無傳統(tǒng)心血管危險因素的青年卒中患者可進行易栓癥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