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超
研究目前已有的文獻可以發(fā)現(xiàn),首因效應已經(jīng)被廣大一線教師所重視,并將其應用于語文、化學的教學當中。那如何借助首因效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學好歷史呢?
一、把握歷史課初次體驗,形成良好第一印象
教師上的第一節(jié)歷史課至關重要,就類似于人際交往中,第一次見面,彼此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以后的交往。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初次歷史課體驗。教師在進行第一次歷史課教學之前,首先,分析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教師可以在課前與學生談心,或者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待歷史學科的態(tài)度、已了解的歷史知識。其次,教師精心設計第一節(jié)歷史課。另外,教師要注意自身的穿著打扮,教師良好的著裝也會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例如,我在某個班級進行第一次歷史課教學之前,通過與班主任和部分學生溝通后發(fā)現(xiàn):該班級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歷史課屬于副科,覺得無關緊要;小部分學生由于受到家庭的熏陶,對歷史課很感興趣,抱有很大的期待。于是,在上課當天,我選擇穿了一套漢服進行授課。走進教室后,我問道:“大家知道我穿的是什么服裝嗎?”學生回答道:“漢服?!蔽揖o接著說道:“每個朝代都有屬于自己的服裝,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關于朝代的故事呢?從今天起,我們將開始學習一門新的學科——歷史?!彪S后,我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基于真實歷史素材的影視資料片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我說道:“類似于這樣的電視劇或電影都是來源于真實的歷史事件。歷史就是發(fā)生在過去的事,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包括大家經(jīng)常聽到的長城、故宮這樣的名勝古跡,也包括字畫等古玩?!敝链?,我解決了歷史的定義問題。最后,我讓學生分組討論學習歷史的方法。
二、重視歷史課課堂導入,提高歷史教學效率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是歷史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相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富有趣味性的導入可以讓學生在每一次歷史課上,對新的知識都能產生首因效應。針對不同的歷史課內容以及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師要使用不同的導入方法。常見的課堂導入方法有以下幾種:聯(lián)系舊知引入新知、直觀演示法導入、歷史故事導入、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結合史料導入等。教師可以根據(jù)課程內容選擇一種方法,也可以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以求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產生良好的首因效應。
例如,在介紹“開元盛世”時,教師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可以選擇將多種導入方法相結合進行課堂導入。首先,教師提出問題回顧舊知識:“大家知道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誰嗎?”學生回答:“武則天?!苯又?,引入新知識:“郭沫若評價武則天‘政啟開元,治宏貞觀,那么大家想知道‘開元盛世是一個什么樣的景象嗎?”隨后,教師播放一些電視劇中有關開元盛世的片段。最后,教師在黑板上展示杜甫的《憶昔》,并告訴學生:“這首詩的前三句向我們展示了當時的繁華景象,雖然有藝術夸張的成分,但是也是建立在史實的基礎之上的。下面我們就開始今天的學習。”
三、組織好歷史課初次考試,鼓勵學生不斷超越
成功總是能夠激發(fā)學生更大的潛力和興趣。為了檢測學生的階段學習情況,考試是不可少的。那如何讓考試也能夠發(fā)揮首因效應呢?這就需要歷史教師要組織好第一次考試,讓學生獲得良好的考試體驗,即讓學生可以感受到考試的積極作用。初次考試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否則會讓學生在后續(xù)的學習中失去興趣。初次考試要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和做得不好的地方,從而不斷改進。
例如,在七年級歷史第一單元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進行第一次歷史單元考試。教師根據(jù)本單元的課堂學習情況和課下作業(yè)反饋,將此套試卷的難度定在了中等難度。為了保證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完成試卷并且取得較好的成績,試卷內容應以課本知識和課堂討論的知識為主,題型有判斷題、選擇題和問答題。
通過第一次歷史考試,學生們發(fā)現(xiàn)只要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yè),獨立思考就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從而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在今后的學習中會更加努力。
總而言之,在歷史教學中有很多的第一次,教師需要重視每一個第一次,充分發(fā)揮首因效應的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歷史課堂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