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香
【摘要】目的 對急性心臟驟?;颊邔嵤└┡P位通氣以及相應的護理措施,對護理效果展開研究。
方法 選取2016年11月30日~2018年03月07日我院治療的急性心臟驟停患者65例,遵循分組依據(jù)為隨機數(shù)字表法,處理為參照組(33例)、觀察組(32例),兩組均實施機械通氣,并分別采取持續(xù)仰臥位護理、仰臥位-俯臥位-仰臥位護理,對比兩組的各項指標變化情況以及不良預后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各項指標變化情況、不良預后發(fā)生情況均優(yōu)于參照組,且P<0.05的數(shù)據(jù)價值表征出現(xiàn)。結論 在對急性心臟驟停患者治療,實施仰臥位-俯臥位-仰臥位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預后,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急性心臟驟停;俯臥位通氣;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8..02
對患者實施機械通氣治療,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夠通過機械通氣得到有效治療,研究表明,體位擺放對于患者氧合的改善有顯著影響[1]?;诖耍韵聢蟾嬷?,主要以我院病例作為研究對象,對體位調(diào)整對治療效果的影響展開研究,得出最終結論?,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1月30日~2018年03月07日我院治療的急性心臟驟停患者65例,遵循分組依據(jù)為隨機數(shù)字表法,處理為參照組(33例)、觀察組(32例)。具體研究資料如下:參照組男18例,女15例,年齡48~92歲,平均(73.21±2.15)歲。觀察組男19例,女13例,年齡47~93歲,平均(74.01±1.43)歲。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兩組均實施機械通氣治療,在此基礎上,參照組患者始終保持著仰臥位。而觀察組患者開始時保持仰臥位,在獲得氧合、血氣參數(shù)后,改變患者體位至俯臥位,具體如下:將患者的頭偏向左側或者右側,并將三個軟枕分別墊于患者骨盆、雙肩下方,向上拉伸患者的兩只手臂,腹部處于懸空狀態(tài),避免對患者的腹部主動脈產(chǎn)生壓迫,保持靜脈導管、氣管等同支持患者吸氧通道通暢,保持此狀態(tài)4小時,然后恢復至仰臥位[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各項指標變化情況以及不良預后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數(shù)據(jù)均錄入SPSS 17.0軟件,完成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不良預后發(fā)生情況)、計量資料(各項指標變化情況)分別選擇x2、t檢驗,結果分別以(%)、(x±s)顯示,數(shù)據(jù)價值表征P<0.05出現(xiàn),則探析價值
存在。
2 結 果
2.1 各項指標變化情況兩組比較
如表1展現(xiàn),觀察組PaO2/FiO2、SpO2、機械通氣時間、留置人工氣道時間均優(yōu)于參照組,且經(jīng)過t檢驗計算,各項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不良預后發(fā)生情況兩組對比
如表2展現(xiàn),觀察組不良預后發(fā)生3.13%(1/32)直觀上對比低于參照組24.24%(8/33),經(jīng)過x2檢驗計算,得出P=0.013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近些年來,雖然臨床中關于急性心臟驟停的研究逐漸深入,但是該病癥的死亡率一直沒有得到改善。對于急性心臟驟停患者來講,及時糾正其低氧血癥是治療該病癥的主要措施[3]。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通過機械通氣改善氧合。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當患者體位處于俯臥時,存于患者胸腔內(nèi)部的壓力會逐漸減低,肺泡得以復張,降低肺器官的損傷程度,對于增強患者氧合,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癥,更為有效[4]。但是,對于身體肥胖的患者來講,由于體重指數(shù)過大,容易在長時間的俯臥中產(chǎn)生壓瘡,因此,應當對此加以注意,加強患者俯臥期間的監(jiān)測,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造成影響。
在本次研究的開展中,對觀察組患者實施仰臥位-俯臥位-仰臥位護理,對比兩組各項指標,觀察組PaO2/FiO2(176.40±25.41)%、SpO2(97.30±4.58)%、機械通氣時間(12.39±2.08)d、留置人工氣道時間(15.21±3.27)d、不良預后發(fā)生3.13%(1/32)均顯著優(yōu)于參照組,各項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能夠證明,觀察組護理方式更具價值,在結論上與吳玉萍,林小潔,黃海燕[5]研究存在相似性。
綜上所述,實施仰臥位-俯臥位-仰臥位的護理模式,更有利于改善急性心臟驟停患者的通氣情況,對于改善預后也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 鄧 潔,黃 力,黃冠宇,et al.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予以俯臥位通氣的效果以及護理措施[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7,7(2):
106-109.
[2] 趙文俊,王艷艷.俯臥位通氣在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氧合中的護理[J].健康前沿,2015,23(11):47-48.
[3] 李杰紅,申艷玲.俯臥位通氣改善ARDS患者氧合狀態(tài)的臨床實施及護理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15(S1):110-111.
[4] 陳 彥.俯臥位通氣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相應護理措施[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7,8(24):68-69.
[5] 吳玉萍,林小潔,黃海燕.急性心臟驟停患者俯臥位通氣的實施與護理效果[J].廣東醫(yī)學,2017,38(5):811-813.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