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東
3月19日,哈國傳統(tǒng)春節(jié)納烏魯斯節(jié)即將來臨,下午,人們打開電視,收看總統(tǒng)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的講話。
“今年是我擔任我國最高領導人的30周年?!爆F(xiàn)年79歲的納扎爾巴耶夫說道,“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放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tǒng)的權力?!?/p>
1991年當選哈薩克斯坦獨立后首任總統(tǒng)以來,納扎爾巴耶夫已5次連任。正當西方世界已經“習慣”性將他看作“終身總統(tǒng)”時,他卻出人意料地選擇在任期還有一年未滿之際閃電辭職。
“小白宮”易主是順利的,3月20日,代任總統(tǒng)托卡耶夫在議會宣誓就職,他將在明年總統(tǒng)大選結果出爐前代理執(zhí)掌國家。
首都阿斯塔納也有了新名字—就職講話中,托卡耶夫提議,用納扎爾巴耶夫的名字“努爾蘇丹”命名首都,向這位共和國首任總統(tǒng)致敬。議會當天即予以批準。
有媒體稱,納扎爾巴耶夫的辭職標志著哈國一個時代的落幕。然而,實際上,他只是辭職,并未說再見。
1940年7月,一個哈薩克牧羊人家,納扎爾巴耶夫呱呱墜地。學習冶金的納扎爾巴耶夫20歲出頭時,到煉鋼廠當冶金工,并逐步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他活躍于共青團。據(jù)其個人官方網(wǎng)站介紹,“他總是渴望成為領導者,具備鼓舞人心、成為領袖的能力”。
到達權力頂峰之路,他只用了約20年:從不到30歲加入蘇共分支哈薩克共產黨,至1989年,他當上哈共第一書記,1990年,當選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tǒng)。
1991年底,蘇聯(lián)解體,獨聯(lián)體成立并取代蘇聯(lián)。
哈國獨立后第一屆總統(tǒng)選舉中,納扎爾巴耶夫輕而易舉成為總統(tǒng),支持率高達98.7%。
但他接手的是個爛攤子:國庫空虛,物資儲備僅能維持四個月;各個工廠停工,失業(yè)率高達40%;國內超過120個民族,貧富差異大、宗教信仰復雜,而且歷史上缺乏國家體系的傳承,沒有統(tǒng)一的理念和思路。因此,當時外界不少人預測該國很快就會陷入內戰(zhàn),然后進一步分裂。
近30年里,哈國經歷了從“百廢待興”的狀態(tài)到經濟快速發(fā)展的轉變。正如納扎爾巴耶夫在辭職講話中說的:“我們得以在蘇聯(lián)的廢墟上建立一個成功、有現(xiàn)代市場經濟的哈薩克斯坦國,在一個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哈薩克斯坦內部創(chuàng)造了和平與穩(wěn)定?!?/p>
其中,首都阿斯塔納地位非凡,那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這座未來主義風格的城市,是哈國經濟增長的標志。
“我國的心臟在此跳動?!?999年,意氣風發(fā)的納扎爾巴耶夫對哈國人說。1997年底,原名阿克莫拉的阿斯塔納正式成為哈國首都。
這里如同一塊空白的畫布,任由納扎爾巴耶夫填充。《大西洋》月刊稱,他親自決定細節(jié),細致到房屋的顏色搭配。“我是阿斯塔納的總設計師,”他曾如是說,“我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p>
一棟棟大樓拔地而起。數(shù)十億美元筑起政府大樓、博物館、紀念碑、宗教圣地、娛樂設施、住房、醫(yī)院……
此間,坐擁巨大油氣存儲量的哈國在能源出口中的重要位置越來越凸顯,外資、外國政府趨之若鶩:卡塔爾資助了伊斯蘭中心的建設,一位沙特王子資助了醫(yī)療中心的建設……
不久,這世界上最年輕的首都之一擁有了諸多標志性建筑,其中,本世紀伊始落成的總統(tǒng)府位于城市中軸線上重要位置,由哈國內外建筑師共同設計,基于哈薩克族元素,融合了東西方建筑風格,外形模擬美國白宮,頂部加了圓頂,“生命之樹”觀景塔由納扎爾巴耶夫親自設計,頂層可俯瞰整個首都。
石油財富帶動經濟增長,納扎爾巴耶夫執(zhí)政第一個十年里,哈國人均GDP從700美元漲至8000美元,2004年至2005年,哈國經濟增長9%。此外,該國還成為15個原蘇聯(lián)加盟共和國中第一個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債務的國家。
克服了全球經濟危機后,2012年,納扎爾巴耶夫雄心勃勃地提出“哈薩克斯坦2050”戰(zhàn)略,要在2050年前,讓哈國躋身世界最具競爭力的30個國家之列。
這一切都建立在大權在握的基礎上。一直以來,納扎爾巴耶夫將自己與最高權力牢牢捆綁在一起。
1994年12月,他高票連任總統(tǒng),但選舉結果被憲法法院宣布無效,議會解散。1995年,他想到辦法,創(chuàng)建名為哈薩克斯坦人民大會的機構,申請公投,并成功為自己的總統(tǒng)任期“續(xù)命”。
1999年大選中,其大女兒納扎爾巴耶娃是其名義上的對手,而她的競選口號大意是“除了現(xiàn)任總統(tǒng),沒有更好人選”。當時,她還掌管著國營的新聞機構,后來她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政黨團結黨,2004年進入議會。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納扎爾巴耶夫將自己所在的祖國黨與女兒的黨派合并。
此后的選舉中,他繼續(xù)“碾壓”了各路競爭對手—2007年,議會通過修正案,允許總統(tǒng)無限次連任。
這個個子不算太高卻體格健碩的哈薩克人成了中亞的政治強人?;卮鹗欠褚路乓恍嗔o議會的提問時,他說:“告訴我,有哪個哈薩克斯坦人想要在這里重復烏克蘭、格魯吉亞等國的悲劇嗎?”
面對沒有對哈國進行民主改革、選舉不公平、強制選民去投票等批評,他看得很開,“我相信,不管我們、我們這一代人做什么,都會永遠被民眾銘記?!甭吠干缗臄z的紀錄片中,他說,“只要你做事,都會面臨批評,這是正常的?!?/p>
在哈國內,到處都有納扎爾巴耶夫的“注視”。公共場所、公務員辦公室、學校、博物館等,他的肖像隨處可見。
有時他被當成“保護神”來使用。2017年,為了籌備世界博覽會,避免游客看到首都的老舊房屋,政府決定拆掉一些老房子。一位無處可去的婦女試圖用納扎爾巴耶夫的肖像來避免房屋被拆:她在房屋外墻貼滿近百張總統(tǒng)肖像。
“我為何這樣做?因為官員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我們的總統(tǒng)?!边@位女士說。
這位總統(tǒng)給哈國人民留下的印記不止這些。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在紀念納扎爾巴耶夫生活的博物館里,有其父母曾用過的粥碗、木勺,他辦公室的第一臺打字機、電話,還有兩個屋子都是他的服裝。
另據(jù)人民網(wǎng)報道,哈薩克斯坦曾拍攝一部描寫納扎爾巴耶夫童年的電影《我童年的天空》,其中一個片段生動展示了他小時候練習騎馬并在叼羊大賽中奪冠的場景。
實用主義一直是納扎爾巴耶夫的施政核心,不光是對國內,還有對國外。
中亞作為連接歐亞大陸和中東地區(qū)的樞紐,是地緣政治學說中的“心臟地帶”。而位居于此的哈薩克斯坦與中國、俄羅斯接壤,具有其他中亞國家無可比擬的地緣優(yōu)勢,被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國際關系學者布熱津斯基稱為潛在的地緣政治支軸。
地利,給了納扎爾巴耶夫揮舞長袖的舞臺。
蘇聯(lián)解體留給哈薩克斯坦一千多枚戰(zhàn)略核彈頭,讓哈國遭眾人時刻矚目,其中自然有美國。
1991年,時任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訪哈,探得納扎爾巴耶夫有意完全棄核。
在2012年3月25日的專欄文章《伊朗可以從哈薩克斯坦學到的事情》中,納扎爾巴耶夫寫道:“獨立后,我們成為世界上第四核大國,而作為獨立主權國家,我們首先做的是自愿放棄這些武器。此后,我們還不遺余力地鼓勵其他國家像我們一樣,讓世界不再受核武器的威脅?!?/p>
不過,歷史的另一位參與者貝克在回憶中說的沒那么冠冕堂皇:“實際上,他們(哈薩克斯坦)沒有掌握相關技術的能力,也難以負擔維護的費用。而納扎爾巴耶夫也表明,若無回報,他不會宣布棄核。他在尋求安全保障?!?/p>
于是,世人看到,哈國宣布獨立后,美國成為首批承認該國的世界大國之一,之后,納扎爾巴耶夫多次訪美,先后與老布什、克林頓總統(tǒng)簽署促進“無核化”、美哈經濟合作等的協(xié)議。
官方授權的傳記《納扎爾巴耶夫和哈薩克斯坦的形成》中寫道,哈國得到了“國際認可、尊重、投資和安全”。同時,哈國避免了攪擾其他獨聯(lián)體國家的戰(zhàn)爭與騷亂。
納扎爾巴耶夫很好地利用本國油氣儲備、交通要道等優(yōu)勢,在大國博弈中為自己尋求有利地位。
與美國的關系一直在持續(xù)。去年1月,納扎爾巴耶夫正式訪美,這是他十多年來的首次訪問。議事議程上包括雙邊貿易、阿富汗問題、朝鮮核問題等,納扎爾巴耶夫和特朗普這兩位70多歲的老人互夸了一番。
納扎爾巴耶夫也與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保持友好關系。烏克蘭親歐抗議、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后,他告訴普京,“理解”其行為邏輯。
觀察者網(wǎng)報道,他沒有像烏克蘭一樣,過度打壓俄語,而是經常宣稱每個哈薩克斯坦人都應掌握三種語言:母語哈薩克語;俄語,可大范圍交流;英語,可融入世界。
這種政策一直是納扎爾巴耶夫風格的最佳體現(xiàn):在土耳其,強調自己突厥人后裔的身份;到阿拉伯國家,強調大家都是穆斯林;到了獨聯(lián)體國家,則搬出共同的遺產與未來;在歐美,突出自己是民選總統(tǒng);和中國談睦鄰友好,大家都是有傳統(tǒng)的亞洲人。
此外,哈國也積極參與區(qū)域事務。
去年8月,里海五國首腦峰會在哈薩克斯坦舉行,納扎爾巴耶夫及俄羅斯、阿塞拜疆、伊朗、土庫曼斯坦等國領導人進行了會晤,并簽署了《里海法律地位公約》,這被稱作是“解決地區(qū)爭端的典范”。
《參考消息》稱,里海地區(qū)戰(zhàn)略地位極為重要,且里海海床蘊藏有極為豐富的油氣資源,一直是美俄等大國博弈的熱點。近些年來,里海五國在里海的資源開發(fā)、法律地位、水域劃界、地區(qū)安全等方面,因利益爭奪和政治訴求存在巨大分歧,使得里海爭端成為老大難問題。
哈薩克外交政策分析家薩拉貝科夫稱:“現(xiàn)在,哈薩克斯坦是全球地緣政治的重要部分,我們不再只是被動地觀察周圍正在發(fā)生著什么,我們還可調節(jié)進程?!?/p>
他分析,哈國的立場是“想和所有人成為朋友”。
2016年,烏茲別克斯坦在位20多年的總統(tǒng)卡里莫夫去世,納扎爾巴耶夫因此成為中亞最年長的領導人。
多年來,其人事任命、健康狀況以及去世后權力交接問題往往引發(fā)各種猜測。加之,哈國經濟增長放緩,滋生了精英階層的爭斗—甚至包括納扎爾巴耶夫的自家人。
這與中亞政權平穩(wěn)交接難的政治生態(tài)緊密相關。比如,土庫曼斯坦領導人尼亞佐夫2006年底去世之后,政治斗爭爆發(fā):本應成為代理總統(tǒng)的議長卻被逮捕,而當時的副總理取而代之。
今年初,為平穩(wěn)交接,納扎爾巴耶夫做了一波準備動作。
《外交學者》報道,今年1月,納扎爾巴耶夫罵政府成員是一群“懦夫”,暗示各部長辭職;同時“點名”批評經濟表現(xiàn)糟糕、銀行狀況不穩(wěn)健。幾周后,大批政府官員辭職。2月,他開始任命自己人,如曾任阿斯塔納市長的阿斯卡爾·馬明成為新總理,改組政府。
另外,2月還有一件引發(fā)廣泛關注的事:4日,納扎爾巴耶夫向憲法委員會,就憲法第3條第42款中是否有關于總統(tǒng)提前終止權力的詳細規(guī)定提出咨詢。中新網(wǎng)報道稱,哈憲法委員會接受了咨詢,并于10天后做出解釋:“憲法賦予了總統(tǒng)辭職的權利。”
3月19日,納扎爾巴耶夫成為后蘇聯(lián)時代中亞地區(qū)第一個自愿辭職的領導人?!白鳛楠毩⒐_克斯坦的創(chuàng)始人,我未來的任務為確保新一代領導人掌權,他們將繼續(xù)在我國進行的變革?!边@句話承前啟后,不僅表明他已做好卸任總統(tǒng)后交接的準備,也說明他的路線會繼續(xù)得到執(zhí)行。
但他仍享有重要地位,對政策有影響力:他將留任哈薩克斯坦安全委員會主席、“祖國之光”黨主席,以及憲法委員會委員職務,并被賦予“首任總統(tǒng)”稱號,而非“前總統(tǒng)”。
彭博社專欄作家波希德斯基稱,在如何繼續(xù)掌權一事上,納扎爾巴耶夫開辟了一條新道路,贏得了諸多主動。
托卡耶夫算是納扎爾巴耶夫精挑細選出來的。
現(xiàn)年66歲的托卡耶夫曾就讀于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北京語言學院、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能說流利的俄、英、中文,政治履歷頗豐,曾擔任外交部長、副總理和總理、參議院議長、聯(lián)合國副秘書長等職務,自哈國獨立起就與納扎爾巴耶夫一起共事,重要的是“他完全支持正在實行的國內外政策?!?/p>
3月20日,托卡耶夫宣誓就職后,給了納扎爾巴耶夫幾乎一切能給的榮譽,如終身榮譽參議員,人民英雄,勞動英雄,最高“金星”獎章,“哈薩克斯坦唯一的人民之父”,以及“終身民族領袖”—2010年5月,議會就通過決議授予他“民族領袖(可汗)”稱號,但納扎爾巴耶夫拒絕簽字批準。
此外,托卡耶夫還提拔納扎爾巴耶夫的女兒納扎爾巴耶娃為二把手,即他此前的職位—參議院議長。
納扎爾巴耶娃普遍被外界視為納扎爾巴耶夫接班者候選人之一。
路透社猜測,除了大女兒,納扎爾巴耶夫家還有一位可能的繼承者:其侄子薩馬特·阿比什,他是國家安全機構二把手,被稱為“哈薩克的普京”,為人低調。
2020年大選迫近,新時代開啟,但年近耄耋的納扎爾巴耶夫尚沒有落幕,正如他所說的:“我仍將和你們在一起。國家和人民的關切仍然是我的關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