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芳芳
圖1 祝福提梁
紫砂泥之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制成的茶壺具有高透氣性,使茶葉香氣宜人,甘醇爽口,久經泡養(yǎng)的紫砂壺也會越發(fā)光亮且具有茶香,以至于可以無需茶葉便有芬芳。在這種絕妙實用性能的基礎上,紫砂壺逐漸發(fā)展為一件文化產品,人們了解它的性能,喜愛飲茶之人想必更是將紫砂壺看作至寶,由此才能形成今日紫砂壺市場的繁盛局面。
圖1“祝福提梁”,其造型有著古典圓器與光器的簡約質樸,以提梁壺造型為主要依托表現(xiàn)出來。在壺身處用陶刻技藝進行裝飾,以此來凸顯祝福這一主題。整件作品有著非同一般的自然美,自然植物與泥土是紫砂壺的生命之源,手工藝人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作,在表現(xiàn)自己價值觀念與情感的同時仔細考慮了壺的平衡與美感,力圖在自然之中體現(xiàn)出深厚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意蘊,足以看出手工藝人對于自然以及紫砂壺藝術發(fā)自內心的熱愛。
提梁壺是一種古老的壺型,早在紫砂壺誕生之前,提梁壺就已經誕生了。相傳提梁壺是文豪蘇東坡所制,它的誕生也就帶著些文人氣了。到了紫砂壺誕生之時,提梁壺的造型已經相當成熟了,與紫砂壺結合起來也就更加流暢自然。此壺提梁圓潤,高度適宜,是為了與壺身的造型相配合。壺的整體呈淡雅紫紅色,顏色柔和,雖有光澤但不覺厚重,而是溫婉可人,優(yōu)雅柔美。壺身是傳統(tǒng)的圓器形制,上部與提梁自然相接,下部則形成平面便于放置。線條邊緣柔和,與圓面過渡平穩(wěn),形成一個似帶光圈的圓球體。壺嘴短小精悍,稍帶弧度便于香茶流出。壺蓋造型傳統(tǒng),上有小型圓柱體壺鈕一枚,似竹節(jié)。整件紫砂壺有著提梁壺的文人氣,有著圓器的包容渾厚,有著光器的樸素大方,以往紫砂壺形制的美在它身上都有所體現(xiàn),由此看來此件紫砂壺也是一位“集大成者”了,對于喜歡多種元素的人來說,這件紫砂壺就是一件極為珍貴的藝術品。
既然名為“祝福提梁”,那么“祝?!边@一含義又是如何體現(xiàn)出來的呢?其一是體現(xiàn)于造型,中國人講究天圓地方,講究圓滿,飽滿的壺身自然就體現(xiàn)出一種福氣;其二便在于它的裝飾,此壺雖有著光器的質樸,但在各部分都體現(xiàn)出竹的風貌,在壺嘴與提梁處有著竹節(jié)狀的裝飾,壺鈕也宛如破土而出的新竹一般,在壺身處有用陶刻裝飾的竹葉,以寫意為主,重在凸顯竹的風格,即使是這樣,片片竹葉也銳利的清晰可見,足以見得手工藝人的精湛手藝。這種外形輪廓與壺面裝飾相互搭配的情況下,需要注意的是兩者的形態(tài)比例要拿捏準確,由于提梁與壺流都采用了竹節(jié)這一表現(xiàn)形式,那么壺面刻畫的竹葉就可以視為在這竹節(jié)上的延伸,不能顯的過大,也不能顯得太小,是處于抽象的形意裝飾與現(xiàn)實輪廓延伸中的平衡點,讓竹壺顯竹畫,竹畫中有竹林。
竹在中國包含著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竹是作為“歲寒三友”之一,象征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的理想人格——君子;另一方面,竹在中國民俗文化中還象征著平安,所謂“爆竹聲聲一歲除”,是因為人們認為竹有驅邪的功能。此壺中包含了這兩種含義,其一是祝福人能有高雅的品格,其二則是希望人能夠平安喜樂,兩種含義在此壺之中達成了平衡,共同傳遞出一種既高雅,又“接地氣”的美。
壺腹雖小,但藏天地。紫砂壺小小的身軀之中藏著幾千年的文化,藏著幾百年傳承下來的制壺技藝,更藏著人們對傳統(tǒng)藝術品的認同感。從明朝正德年間開始,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紫砂壺已走過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它以一種沉靜的美向我們講述著千年的文化,傳遞著深情。在“祝福提梁”紫砂壺身上,我們所感悟到的是紫砂壺藝術的氣度,也體會到人類對于美的追求,“祝福提梁”正以它的芬芳質樸,為我們帶來一份美好生活的祝福。
通過分析此件“祝福提梁“紫砂壺藝術作品,我們首先從外形上對光器、圓器以及提梁壺這三種傳統(tǒng)造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我們對它的裝飾進行分析,找出了其“祝?!焙x是如何體現(xiàn)出來的,再將造型與裝飾相結合,在整體之中感悟此件紫砂壺的美以及中國福文化的美好意蘊,并體會了紫砂壺藝術的沉靜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