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說“白汗”“鹽汗”

      2019-05-28 05:32王子今
      人文雜志 2019年5期
      關(guān)鍵詞:勞動

      王子今

      內(nèi)容提要 早期文獻中所謂“白汗”“鹽汗”,是有關(guān)勞動史的重要記錄。其中涉及“鹽”的認識,又有特殊的意義。以“鹽汗”為形式的對勞作者辛苦的記錄,可以看作“鹽”涉及人體生理相關(guān)知識的早期記憶。上古醫(yī)學病案對于“汗”已經(jīng)多有關(guān)注。根據(jù)“汗”判斷病情,說明“汗”作為身體表象,關(guān)系到病理學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分析“白汗”“鹽汗”及相關(guān)歷史文化現(xiàn)象,可以增進并深化相關(guān)歷史階段思想意識與知識構(gòu)成的認識。

      關(guān)鍵詞 白汗 鹽汗 鹽 勞動 人體生理

      〔中圖分類號〕K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47-662X(2019)05-0094-07

      先秦兩漢文獻已經(jīng)出現(xiàn)關(guān)于人和其他動物皮膚汗腺分泌液體“汗”的記載,“汗”之成分有“鹽”則通過“白汗”“鹽汗”有所表現(xiàn)?!鞍缀埂薄胞}汗”,體現(xiàn)有關(guān)“鹽”與勞動史之關(guān)系的早期認識。勞作者的辛苦通過“鹽汗”記載,可以看作“鹽”涉及人體生理相關(guān)知識的寶貴遺存。分析“白汗”“鹽汗”及相關(guān)歷史文化現(xiàn)象,可以增進并深化戰(zhàn)國秦漢時期思想意識與知識結(jié)構(gòu)的認識,而對辛苦勞作的細致觀察所體現(xiàn)的知識人的情感傾向,也值得敬重。

      一、《戰(zhàn)國策》:“驥”“服鹽車”,“白汗交流”

      《戰(zhàn)國策·楚策四》“汗明見春申君”一節(jié)記載的汗明與春申君的對話中,說到鹽運程序中“驥”“服鹽車”,“白汗交流”的情形:

      汗明曰:“君亦聞驥乎?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纻衣以羃之。驥于是俛而噴,仰而鳴,聲達于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今仆之不肖,阨于州部,堀穴窮巷,沈洿鄙俗之日久矣,君獨無意湔拔仆也,使得為君高鳴屈于梁乎?”

      所謂“白汗”,鮑彪注:“白汗,不緣暑而汗也?!眳菐煹雷ⅲ骸罢唬喊?,言其色?!雹佟端囄念惥邸肪砭湃稇?zhàn)國策》曰:“汗明見春申君曰:‘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漉汗灑地,白汗交流,中坂遷延,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綍衣之幕之。驥于是俛而噴,仰而鳴,聲造于天,仰見伯樂之知己也?!雹?/p>

      所謂“驥”“服鹽車”,顯然是鹽業(yè)史研究者關(guān)注的情景。挽“鹽車”,應是比較沉重的運輸任務。除了“漉汗灑地,白汗交流,中坂遷延,負轅不能上”所表現(xiàn)的艱難而外,《太平御覽》卷九〇二引《尸子》又

      有“羊不任駕鹽車,椽不可為楣棟”語,[宋]李昉等:《太平御覽》,中華書局用上海涵芬樓影印宋本,1960年2月復制重印版,第4002頁。強調(diào)“駕鹽車”正常運行需要比較強勁的牽引力量。

      如《戰(zhàn)國策》借“驥”“服鹽車”比喻“士不遇”,[宋]王應麟《漢藝文志考證》卷8:“司馬遷賦八篇。《藝文類聚》有《悲士不遇賦》?!盵宋]王應麟著,張三夕、楊毅點校:《漢藝文志考證》,中華書局,2011年,第254頁?!端囄念惥邸肪?0有“漢董仲舒《士不遇賦》”及“漢司馬遷《悲士不遇賦》”。[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中華書局,1956年,第541頁。后來陶淵明《感士不遇賦并序》開篇寫道:“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賦》,司馬子長又為之。余嘗以三余之日,講習之睱,慨然惆悵。”袁行霈箋注:《陶淵明集箋注》卷6,中華書局,2018年,第423頁。《藝文類聚》卷二一引南朝梁劉孝標《辨命論》稱之為“史公、董相《不遇》之文”,中華書局,1965年,第387頁。發(fā)表“俛而噴,仰而鳴,聲達于天,若出金石聲者”的怨憤,發(fā)抒對“伯樂”的深心期盼,似乎是常見的寓言形式?!端囄念惥邸肪砭湃龖`《慜驥賦》曰:“慜良驥之不遇兮,何屯否之弘多?”[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中華書局,1965年,第1621頁。直接說“良驥之不遇”。又如《韓詩外傳》卷七“驥罷鹽車”,屈守元箋疏:《韓詩外傳箋疏》,巴蜀書社,1996年,第600頁。賈誼《吊屈原賦》:“騰駕罷牛兮驂蹇驢,驥垂兩耳兮服鹽車?!薄妒酚洝肪?4《屈原賈生列傳》,司馬貞《索隱》:“《戰(zhàn)國策》曰:‘夫驥服鹽車上太山,中坂遷延,負轅不能上。伯樂下車哭之也?!敝腥A書局,1959年,第2493頁?!稘h書》卷48《賈誼傳》:“騰駕罷牛驂蹇驢兮,驥垂兩耳,服鹽車兮?!鳖亷煿抛ⅲ骸傲T讀曰疲。蹇,跛也。”“服鹽車”,“師古曰:駕鹽車也。”中華書局,1962年,第2223~2224頁?!尔}鐵論·訟賢》:“騏驥之輓鹽車,垂頭于太行之坂,屠者持刀而睨之。”《鹽鐵論·利議》:“今舉異才而使臧騶御之,是猶扼驥鹽車而責之使疾?!蓖趵餍Wⅲ骸尔}鐵論校注》(定本),中華書局,1992年,第284、324頁。兩說皆見“文學曰”?!尔}鐵論·訟賢》隨后有:“大夫曰:‘今之學者,無太公之能,騏驥之才,有以蜂蠆介毒而自害也?!币步栌谩膀U驥”之喻。王利器注意到這一比喻方式的歷史影響:“唐儲光羲詩:‘峻阪悲騏驥。李白詩:‘鹽車上峻阪。并用此語?!钡?87頁?!墩f苑·雜言》:“夫驥厄罷鹽車,非無驥狀也,夫世莫能知也;使驥得王良、造父,驥無千里之足乎?”程翔評注:《說苑》,商務印書館,2018年,第788頁。《焦氏易林》之《夬·井》:“驥疲鹽車,困于銜箠?!庇帧遏蕖罚骸绑K窮鹽車,困于銜箠?!薄督故弦琢帧分秹ぞ罚骸柏e除善疑,難為攻醫(yī)。驥疲鹽車,困于銜箠?!倍£獭兑琢轴屛摹罚骸绑K服鹽車而上太行,見《戰(zhàn)國策》?!薄督故弦琢帧分遏蕖罚骸柏e除善疑,難為攻醫(yī)。驥窮鹽車,困于銜箠?!盵集注]“夬之井、艮之夬同?!端牟俊纷ⅲ后K,良馬。服鹽車而上太行之阪,遇伯樂輒長鳴。出《戰(zhàn)國策》?!盵舊題漢]焦延壽撰,徐傳武、胡真校點集注:《易林匯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609~1610、1931~1932頁。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焦氏易林》卷4《艮·夬》作“困于銜御”?!墩摵狻盍簟罚骸绑K一日行千里者,無所服也,使服任車輿,駑馬同音。驥曾以引鹽車矣,垂頭落汗,行不能進。伯樂顧之,王良御之,空身輕馳,故有千里之名。今賢儒懷古今之學,負荷禮義之重,內(nèi)累于胸中之知,外劬于禮義之操,不敢妄進茍取,故有稽留之難。無伯樂之友,不遭王良之將,安得馳于清明之朝,立千里之跡乎?”黃暉:《論衡校釋》,中華書局,1990年,第620頁。

      其實,“驥”“良驥”“騏驥”與“罷?!薄板矿H”“駑馬”的對比,不宜忽略勞作形式不同的因素。正如王充所說,“驥一日行千里者,無所服也”,“空身輕馳,故有千里之名”。我們還注意到,人們在感嘆“不遇”悲劇時大都習慣描述“驥”“服鹽車”“輓鹽車”“引鹽車”“罷鹽車”“疲鹽車”“窮鹽車”這一場景,或許說明對這種以鹽運為主題的交通行為的熟悉。而作為“鹽車”運行動力之牲畜“白汗交流”的情形,應當都有深刻的印象。

      《史記》可見堪可與“白汗”對應的“赤汗”。言來自西北的汗血馬?!妒酚洝肪矶摹稑窌罚骸坝謬L得神馬渥洼水中,復次以為《太一之歌》。歌曲曰:‘太一貢兮天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裴骃《集解》:“應劭曰:‘大宛馬汗血沾濡也,流沫如赭?!标P(guān)于“后伐大宛得千里馬,馬名蒲梢”,裴骃《集解》:“應劭曰:‘大宛舊有天馬種,蹋石汗血,汗從前肩膊出如血,號一日千里?!盉11《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第1178、1663頁。這涉及到有關(guān)馬種辨察的動物學的專業(yè)問題。

      二、“汗馬”“馬汗”與“牛汗”

      注意到馬挽車負轅艱難行進時“白汗交流”一類情形,于是形容辛勤勞苦有“汗馬之勞”“馬汗之力”等俗說語詞。

      《史記》卷三九《晉世家》:“從亡賤臣壺叔曰;‘君三行賞,賞不及臣,敢請罪。文公報曰:‘夫?qū)乙匀柿x,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賞。輔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賞。矢石之難,汗馬之勞,此復受次賞。若以力事我而無補吾缺者,此復受次賞。三賞之后,故且及子。晉人聞之,皆說?!盉11《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余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zhí)銳,多者百余戰(zhàn),少者數(shù)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zhàn),顧反居臣等上,何也?”②⑥《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第2015、2952、1748頁。《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載公孫弘語:“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鑒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厲賢予祿,量能授官。今臣弘罷駑之質(zhì),無汗馬之勞,陛下過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為列侯,致位三公。臣弘行能不足以稱,素有負薪之病,恐先狗馬填溝壑,終無以報德塞責。愿歸侯印,乞骸骨,避賢者路?!雹凇稘h書》卷六四上《嚴助傳》載淮南王安上書:“陛下垂德惠以覆露之,使元元之民安生樂業(yè),則澤被萬世,傳之子孫,施之無窮。天下之安猶泰山而四維之也,夷狄之地何足以為一日之間,而煩汗馬之勞乎!”⑤B12B13《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2785、2823、4085、2639~2660頁?!逗鬂h書》卷二八上《馮衍傳》李賢注:“時衍又與就書曰:‘奏曹掾馮衍叩頭死罪:衍材素愚駑,行義污穢,外無鄉(xiāng)里之譽,內(nèi)無汗馬之勞,猥蒙明府天覆之德,華寵重迭?!雹摺逗鬂h書》,中華書局,1965年,第978、2712頁?!稘h書》卷六四下《王褒傳》:“庸人之御駑馬,亦傷吻敝策而不進于行,匈喘膚汗,人極馬倦?!雹葸@里所說的“匈喘膚汗”,應當是說所御馬的極度疲憊。

      “汗馬”又作“馬汗”?!妒酚洝肪硭囊弧对酵豕篡`世家》:“齊威王使人說越王曰:‘……二晉之事越也,不至于覆軍殺將,馬汗之力不效。所重于得晉者何也?”“齊使者曰:‘……王所待于晉者,非有馬汗之力也,又非可與合軍連和也,將待之以分楚眾也?!雹?/p>

      相關(guān)語言形式又可見“牛汗”?!逗鬂h書》卷八二上《方術(shù)傳上·王喬》:“其夕,縣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無知者。”⑦《史記》卷二九《河渠書》說蜀守李冰開發(fā)水利,張守節(jié)《正義》引《括地志》說到《風俗通》有關(guān)“江神”傳說的記錄,也有“蒼?!薄傲骱埂钡那楣?jié)?!妒酚洝肪?9《河渠書》張守節(jié)《正義》引《括地志》載《風俗通》云:“秦昭王使李冰為蜀守,開成都縣兩江,溉田萬頃。神須取女二人以為婦,冰自以女與神為婚,徑至祠勸神酒,酒杯澹澹,因厲聲責之,因忽不見。良久,有兩蒼牛斗于江岸,有間,輒還,流汗謂官屬曰:‘吾斗疲極,不當相助耶?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綬也。主簿刺殺北面者,江神遂死。”第1408頁。

      “汗馬”“馬汗”以及“?!薄傲骱埂钡挠涗?,都由自對實際生活尤其是勞動生活的觀察體驗。

      三、《淮南子》言“白汗”“鹽汗”

      《淮南子·修務》追述神農(nóng)、堯、舜、禹、湯業(yè)績,稱頌其成功:“此五圣者,天下之盛主,勞形盡慮,為民興利除害而不懈?!庇謱懙溃?/p>

      奉一爵酒不知于色,挈一石之尊則白汗交流,又況贏天下之憂而任海內(nèi)之事者乎?其重于尊亦遠也!

      “奉一爵酒不知于色”,高誘注:“言其輕也。”“挈一石之尊則白汗交流”,高誘注:“言其重也。”⑩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939~1940、1947,783、785~786頁。形容勞任之“重”,言“白汗交流”。

      《淮南子》又有一處說到“汗”的文字值得我們注意?!痘茨献印ぞ瘛酚懻摗梆B(yǎng)生之和”,其中記述“繇者”辛苦勞作時流汗的情景,稱之為“鹽汗”:

      今夫繇者,揭臿,負籠土,鹽汗交流,喘息薄喉。當此之時,得茠越下則脫然而喜矣。巖穴之間,非直越下之休也。

      高誘注:“繇,役也。今河東謂治道為繇道。揭,舉也。,斫也。臿,鏵也。青州謂之鏵,有刃也。三輔謂之也。籠,受土籠也?!睂τ凇胞}汗”,則有這樣的解釋:

      白汗咸如鹽,故曰鹽汗也。⑩

      對于所謂“鹽汗”,解釋為“白汗咸如鹽”。

      所謂“今夫繇者,揭臿,負籠土”的勞作情形,可以參考《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言“臣虜之勞”之“身自持筑臿”,張守節(jié)《正義》:“筑,墻杵也。臿,鍬也?!稜栄拧吩疲骸@謂之臿?!薄妒酚洝罚腥A書局,1959年,第271~272頁。《漢書》卷九九上《王莽傳上》“負籠荷臿”。B12《漢書》卷五九《張湯傳》:“調(diào)茂陵尉,治方中。”顏師古注:“孟康曰:‘方中,陵上土作方也,湯主治之。蘇林曰:‘天子即位,豫作陵,諱之,故言方中,或言斥土。如淳曰:‘《漢注》陵方中用地一頃,深十二丈。師古曰:‘蘇說非也。古謂掘地為坑曰方,今荊楚俗土功筑作算程課者,猶以方計之,非謂避諱也?!盉13《九章算術(shù)·商功》就有“土功筑作算程課”的內(nèi)容,其中可見關(guān)于“土功”“土功”見《史記》卷27《天官書》,中華書局,1959年,第1316、1335、1337頁?!妒酚洝肪?9《晉世家》:“梁伯好土功,治城溝,民力罷,怨。”裴骃《集解》:“賈逵曰:‘溝,塹也?!钡?655頁?!爸纬菧稀?,“溝,塹也”,說明了“土功”的工程性質(zhì)。的算題:

      今有塹,上廣一丈六尺三寸,下廣一丈,深六尺三寸,袤一十三丈二尺一寸。問:積幾何?

      荅曰:一萬九百四十三尺八寸。

      夏程人功八百七十一尺,并出土功五分之一,砂礫水石之功作太半,定功二百三十二尺一十五分尺之四。問:用徒幾何?

      荅曰:四十七人三千四百八十四分人之四百九。

      此前一題言“溝”的挖掘,上文又有筑“城”“垣”“隄”的工程量測計的算題。這些工程形式,都是要“揭臿”的。《說文·手部》:“揭,高舉也?!盵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用經(jīng)韻樓臧本,1981年10月影印版,第603頁。而所謂“出土功”,是必須“高舉”“臿”的?!俺獭笔莿趧佣~。又有關(guān)于“盤池”施工的算題:

      今有盤池,上廣六丈,袤八丈;下廣四丈,袤六丈;深二丈。問:積幾何?

      荅曰:七萬六百六十六尺太半尺。

      負土往來七十步;其二十步上下棚除,棚除二當平道五;踟躕之間十加一;載輸之間三十步,定一返一百四十步。土籠積一尺六寸;秋程人功行五十九里半。問:人到積〔尺〕及用徒各幾何?

      荅曰:人到二百四尺。用徒三百四十六人一百五十三分人之六十二。郭書春匯校:《匯校九章算術(shù)》,遼寧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77、186~187頁。

      所謂“用徒”,正符合《淮南子》所謂“繇”的勞作組織形式?!扒锍獭迸c“夏程”不同,又有“冬程”,是根據(jù)日出日落季節(jié)變化分別規(guī)定了勞動定額。這一算題說到的“負土往來”及“土籠積一尺六寸”情形,正是《淮南子》所謂“負籠土”的勞作形式。

      《淮南子》言“白汗”“鹽汗”,是對重體力勞動者艱苦作業(yè)時身體情態(tài)的具體描述。這是比較早的對勞動史的真切記錄,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所謂“鹽汗”,涉及皮膚排出液體含有鹽分的知識,尤其值得注意。

      關(guān)于農(nóng)人耕作生活中流汗的情形,也為執(zhí)政階層所關(guān)注。漢哀帝初即位,李尋待詔黃門,為他講述“治國”與“時禁”的關(guān)系,說道:“設(shè)上農(nóng)夫而欲冬田,肉袒深耕,汗出種之,然猶不生者,非人心不至,天時不得也?!薄稘h書》卷75《李尋傳》,中華書局,1962年,第3188頁。農(nóng)耕實踐中常見的“農(nóng)夫”“肉袒”“汗出”情景,出現(xiàn)在朝廷最高層議政言辭之中。

      四、上古文獻對于“汗”的關(guān)注

      對于“汗”這種人和若干高等動物皮膚排出液體的認識,很早就已經(jīng)見諸上古文獻?!兑住o》:“九五,渙汗其大號?!蓖蹂鲎ⅲ骸疤幾鹇恼?,居巽之中,散汗大號,以蕩險阨者也?!笨追f達疏:“《正義》曰:渙汗其大號者,人遇險阨,驚怖而勞,則汗從體出。故以汗喻險阨也。九五處尊履正,在號令之中,能行號令,以散險阨者也。故曰渙汗其大號也?!盵清]阮元??蹋骸妒?jīng)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10月影印本,第70頁?!稘h書》卷九《元帝紀》記載:“(永光四年夏六月)日有蝕之”,于是頒布詔書,檢討“朕晻于王道,……政令多還,民心未得”。顏師古注:“李奇曰:‘還,反也?!兑住吩弧疁o汗其大號,言王者發(fā)號施令如汗出,不可復反?!雹摺稘h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291~292、1943~1945頁?!稘h書》卷三六《劉向傳》說,“元帝初即位”,劉向“上變事”,寫道:“治亂榮辱之端,在所信任;信任既賢,在于堅固而不移。《詩》云‘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言守善篤也。《易》曰‘渙汗其大號。顏師古注:“此《易·渙卦》九五爻辭也。言王者渙然大發(fā)號令,如汗之出也?!毖蕴柫钊绾梗钩龆环凑咭?。今出善令,未能踰時而反,是反汗也;用賢未能三旬而退,是轉(zhuǎn)石也?!墩撜Z》曰:‘見不善如探湯。今二府奏佞諂不當在位,歷年而不去。故出令則如反汗,用賢則如轉(zhuǎn)石,去佞則如拔山,如此望陰陽之調(diào),不亦難乎!”⑦《后漢書》卷四四《胡廣傳》:“政令猶汗,往而不反。”李賢注:“《易》曰:‘渙汗其大號,王居無咎。劉向曰‘汗出而不反者也。”《后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第1505~1506頁。對于《易》經(jīng)“渙汗其大號”或說“言號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或說“散汗大號,以蕩險阨者也”,“人遇險阨,驚怖而勞,則汗從體出”,“以汗喻險阨也”,理解有所不同。然而《易》經(jīng)“渙汗其大號”文字都說“汗出”“汗從體出”,認識是一致的。

      與執(zhí)政者和政論家關(guān)心的政治比喻不同,早期說到“汗”的文獻記錄,還有對于一般社會生活的表述。《戰(zhàn)國策·齊策一》記載“蘇秦為趙合從,說齊宣王”,夸贊齊國富強,涉及臨淄形勢:“齊地方二千里,帶甲數(shù)十萬,粟如丘山。齊車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錐矢,戰(zhàn)如雷電,解如風雨,即有軍役,未嘗倍太山、絕清河、涉渤海也。臨淄之中七萬戶,臣竊度之,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fā)于遠縣,而臨淄之卒,固以二十一萬矣。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蹹踘者;臨淄之途,車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盵西漢]劉向集錄:《戰(zhàn)國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37頁?!妒酚洝肪砹拧短K秦列傳》寫道:“臨菑之涂,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雹邰荨妒酚洝?,中華書局,1959年,第2257、3045、2061頁。

      漢代人筆下說到下層社會生活有關(guān)“汗”文字,有司馬相如說軍士表現(xiàn):“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唯恐居后,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③又有《漢書》卷八七下《揚雄傳下》所見“鞮鍪生蟣虱,介胄被沾汗”。⑥B11《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3560、2049、4071頁。

      由于精神緊張、情緒失常以致出汗的情形,有《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記述周勃故事:“孝文皇帝既益明習國家事,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曰:‘不知。問:‘天下一歲錢谷出入幾何?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雹荽怂^“汗出沾背”,《漢書》卷四〇《王陵傳》寫作“汗出洽背”。顏師古注:“洽,沾也。”⑥另一例“汗出洽背”情形,則是丞相楊敞在霍光、張安世欲廢劉賀時的表現(xiàn):“議既定,使大司農(nóng)田延年報敞。敞驚懼,不知所言,汗出洽背,徒唯唯而已?!薄稘h書》卷66《楊敞傳》,中華書局,1962年,第2889頁?!逗鬂h書》卷一一《劉玄傳》:“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群臣。素懦弱,羞愧流汗,舉手不能言?!薄逗鬂h書》,中華書局,1965年,第469頁。據(jù)《三國志》卷一四《魏書·劉放傳》裴松之注引《世語》,在司馬懿威脅之下,“帝問(劉)放、(孫)資:‘誰可與太尉對者?放曰:‘曹爽。帝曰:‘堪其事不?爽在左右,流汗不能對?!雹狻度龂尽罚?60、1222頁。《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昭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說,孫權(quán)即尊位,“昭舉笏欲褒贊功德,未及言,權(quán)曰:‘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昭大慚,伏地流汗?!雹?/p>

      又如《漢書》卷九九上《王莽傳上》王莽自稱:“臣見諸侯面言事于前者,未嘗不流汗而慚愧也?!盉11這或許可以看作王莽偽裝的恭遜。而《文選》卷四二吳季重《答東阿王書》寫道:“質(zhì)小人也,無以承命,又所荅貺,辭丑義陋,申之再三,赧然汗下?!盵梁]蕭統(tǒng)編,[唐]李善注:《文選》,中華書局據(jù)胡克家刻本,1977年11月縮小影印版,第596頁。此“赧然汗下”,則完全是自謙之辭。

      五、“汗”的生理史病理史知識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卷七《經(jīng)脈別論篇第二十一》對異?!昂钩觥鼻樾芜M行了病理分析:“飲食飽甚,汗出于胃;驚而奪精,汗出于心;持重遠行,汗出于腎;疾走恐懼,汗出于肝;搖體勞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于過用,此為常也?!盉14B16程士德主編,王洪圖、魯兆麟副主編:《素問注釋匯粹》,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2年,第331,337、339,120、122頁。所謂“汗出”,被解釋為“生病起于過用”。前說“繇者”“鹽汗交流”,“農(nóng)夫”“肉袒深耕,汗出種之”,“邊郡之士”“流汗相屬”“介胄被沾汗”情形,或許相當于“搖體勞苦”“持重遠行”“疾走恐懼”等不尋常的“過用”情形,然而在社會生活中都可以說是“此為常也”。周勃、楊敞、曹爽、張昭故事,應即所謂“驚而奪精,汗出于心”。《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卷七《經(jīng)脈別論篇第二十一》又說到“真虛心,厥氣留薄,發(fā)為白汗”使用了與《淮南子》同樣的“白汗”語匯。程士德主編《素問注釋匯粹》:“白汗,即魄汗。魄、白古通用?!庇忠龔埥橘e注:“表為白汗”。張孝聰注:“發(fā)為白汗”。B14而“真虛心”的“”,有乏力的意思?!墩f文·疒部》:“,疲也?!倍斡癫米ⅲ骸啊镀贰俄崱方栽疲海枪?jié)疼也。今俗謂酸?!盵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影印版,第352頁?!饵S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卷二《陰陽別論篇第七》注:“,……酸痛之意。”B16都是說體力“過用”導致的極度疲勞。

      《史記》卷一〇五《扁鵲倉公列傳》記載的病例中,有:“齊中御府長信病,臣意入診其脈”,病狀有“暑汗,脈少衰”等。治療方式也可見有關(guān)“汗”的表現(xiàn):“為之液湯火齊逐熱,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庇帧褒R王太后病”,“病得之流汗出氵循。氵循者,去衣而汗晞也?!庇帧皾蓖醪 ?,“汗出伏地者,切其脈,氣陰?!庇郑骸皾蓖跽俪家庠\脈諸女子侍者,至女子豎,豎無病。臣意告永巷長曰:‘豎傷脾,不可勞,法當春嘔血死?!踉唬骸梦阌胁『酰砍家鈱υ唬骸Q病重,在死法中。王召視之,其顏色不變,以為不然,不賣諸侯所。至春,豎奉劍從王之廁,王去,豎后,王令人召之,即仆于廁,嘔血死。病得之流汗。流汗者,法病內(nèi)重,毛發(fā)而色澤,脈不衰……”又有“齊丞相舍人奴從朝入宮,臣意見之食閨門外,望其有病氣。”“至春果病,至四月,泄血死。”“奴之病得之流汗數(shù)出……”關(guān)于“安陵阪里公乘項處病”,則有“蹴踘,要蹷寒,汗出多,即嘔血”,后來“即死”的記錄?!妒酚洝罚腥A書局,1959年,第2800頁,第2801、2804、2805、2807、2812頁。

      《金匱要略》亦體現(xiàn)漢代醫(yī)學對人體生理現(xiàn)象“汗”的關(guān)注。其中對于人體排出液體的情形如“汗出”“涕出”“津出”以及“遺溺”“便血”“漏下”“痰飲”“小便不利”“經(jīng)水不利”“吐下白沫”等均有涉及,但是有關(guān)“汗”的記述最為頻繁。“汗出”如“風濕脈浮身重汗出”,“痛劇汗出”?!昂沽鳌薄鞍l(fā)汗”“發(fā)汗太多”“汗大出”“盜汗”“浹背”或者“無汗”都是常見病狀。又有所謂“黃汗之病”?!昂钩觥币部赡苁侵虏∫蛴桑纾骸澳巢暮蔚弥??師曰或從汗出……”又如:“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著身,及使扇,即成病?!薄鞍l(fā)汗”“發(fā)其汗”又是醫(yī)家習用治療方式。可見“發(fā)其汗為宜”及“汗自出”“即愈”,“汗出者風濕盡去”“汗出而解”“汗出病差”等文句?!秴矔尚戮帯罚挛呢S出版公司,1985年,第614、616~619、623~624、626~631、633、638頁。

      中國早期醫(yī)家對“汗”的特別關(guān)注,將“汗”看作身體狀況的生理指標和主要癥候,視為“病氣”的表現(xiàn)和“死法”的預兆,是值得注意的醫(yī)學史現(xiàn)象。而對“汗盡”“病已”,“汗自出”“即愈”,“汗出而解”,“汗出病差”等理念,也應當予以重視。

      六、“鹽汗”:“汗”的化學構(gòu)成認識

      “白汗”之說,后世文獻可以看到依然使用的情形?!稌x書》卷九四《夏統(tǒng)傳》:“聞君之談,不覺寒毛盡戴,白汗四匝,顏如渥丹,心熱如炭,舌縮口張,兩耳壁塞也?!薄稌x書》,第2428頁。所謂“白汗四匝”,是論者自述其自身表現(xiàn)。唐岑參《衛(wèi)節(jié)度赤驃馬歌》:“揚鞭驟急白汗流,弄影行驕碧蹄碎?!盵唐]岑參:《岑嘉州詩》卷2,《四部叢刊》景明正德本。注家認定“白汗,指馬汗”,并聯(lián)系《戰(zhàn)國策》“驥”“服鹽車”“白汗交流”以為解說。唐釋齊巳《移居西胡作二首》其一:“火云陽焰欲燒空,小檻幽窗想舊峰。白汗此時流枕簟,清風何處動杉松。”[唐]釋齊巳:《白蓮集》卷9,《四部叢刊》景明鈔本。此“白汗”則說作者自己暑日感受。

      又如宋李流謙《舟中》:“一舸乘涼載夕暉,晚來白汗稍停揮?!盵宋]李流謙:《澹齋集》卷6,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宋廖剛《冒暑借璧間韻》:“白汗交膚不可衫,濯纓空羨水如藍?!盵宋]廖剛:《高峰文集》卷10,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呂祖謙《清曉出郊》:“車塵駕暑氣,白汗如翻瓶。”[宋]呂祖謙:《東萊集》卷1,民國《續(xù)金華叢書》本。陸游《大風》:“今年毒熱不可支,白汗如雨愁纖絺?!盵唐]岑參著,陳鐵民、侯忠義校注:《岑參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49~250頁。

      對于“白汗”的理解,商務印書館《辭源》第三版以為“冷汗”,“因勞頓、怖懼等而流的汗。”書證為前引《戰(zhàn)國策·楚策四》:“夫驥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鹽汗交流。”宋鮑彪注:“白汗,不緣暑而汗也?!庇智耙稌x書·夏統(tǒng)傳》:“聞君之談,不覺寒毛盡戴,白汗四匝,顏如渥丹,心熱如炭,舌縮口張,兩耳壁塞也。”何九盈、王寧、董琨主編,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辭源》(第3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856頁。三民書局《大辭典》也解釋為:“冷汗。因害怕而流出的汗?!睍C同樣采用《戰(zhàn)國策·楚策四》及《晉書·隱逸傳·夏統(tǒng)》文字。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大辭典》,三民書局,1985年,第3188頁。《辭源》比較《大辭典》,以首先強調(diào)“勞頓”見長。

      《淮南子》最先使用“鹽汗”一語,用以表現(xiàn)下層勞動者的艱苦生活。“鹽汗”這一語匯,相當晚近的文獻依然常見。如明文德翼《〈耐軒集〉序》:“韓忠獻官開封時,暑月理事,鹽汗浹背。王文博見之,曰:此人要路在前而治民如此,真仆射才也。”[明]文德翼:《求是堂文集》卷3,明末刻本。袁中道《游居柿錄》:“天溽暑,系舟于賽公橋下,風入石圈內(nèi),陰陰肅肅,水作湛碧色。先時鹽汗交流,頃之想衣裘矣?!盵明]袁中道:《珂雪齋集》外集卷2,明萬歷四十六年刻本。鄭明選《蟁賦》:“爾乃大火昬正,祝融司職,曜靈赩熾以赫曦,驕陽藴隆而郁勃。鹽汗揮以成雨,體解若其無骨。睇余光于虞淵,聊燕居而袒裼?!盵明]鄭明選:《鄭侯升集》卷1,明萬歷三十一年鄭文震刻本。清人揆敘《松棚歌》“鹽汗交流逢盛夏”,[清]揆敘:《益戒堂詩集》卷7,清雍正刻本?!对佇峙橡^松棚》“赤熛鼓烈焰,鹽汗沾衣裳”,[清]揆敘:《益戒堂詩集》卷8,清雍正刻本。也都以“鹽汗”形容“暑月”“盛夏”季節(jié)的人體通常感覺。

      清黃鉞《戊辰夏四月既望自絳至解道經(jīng)運城劉觀察大觀招觀鹽池憩于野狐泉聽許山人彈琴鉞為寫圖并紀以詩》則有特別的意境。其詩曰:“我來絳守居園池,直抵鳳皇城下住。故人邀我觀鹽池,百里皓然如積素。振衣獨上歌熏樓,扁舟忽落江南路。嚴飆一夕凍長河,雪屋濤山不能渡。冷光晃眼眩生花,寒氣侵肌衣欲絮。那知觸熱治畦夫,鹽汗交流濕衣袴。”[清]黃鉞:《壹齋集》卷21,清咸豐九年許文深刻本。在體驗“冷光”“寒氣”時,竟然產(chǎn)生跨階層的心理穿越,想到“那知觸熱治畦夫,鹽汗交流濕衣袴”,將“鹽汗”這一人體生理表現(xiàn)與艱辛勞作者的體驗聯(lián)系在一起,完全繼承了《淮南子》的用語初衷。而詩作環(huán)境背景恰在“鹽池”,于所謂“百里皓然如積素”的場景之中。我們在思考“鹽汗”文意時與鹽史考察相聯(lián)系,讀此詩句,自然感到意味深沉。

      前引高誘注對于《淮南子·精神》“鹽汗交流”是這樣解釋的:“白汗咸如鹽,故曰鹽汗也?!薄掇o源》“鹽汗”條即言“鹽汗,汗水?!睍C舉《淮南子·精神》“鹽汗交流”句及高誘注:“白汗咸如鹽,故曰鹽汗也?!焙尉庞⑼鯇?、董琨主編,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辭源》(第3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4681頁。這樣的解釋與前引“白汗,冷汗”之說并不相合。以“冷汗”定義“白汗”顯然是不妥當?shù)?。《漢語大詞典》釋“白汗”:“因勞累、惶恐、緊張而流的汗;虛汗?!睍C有《戰(zhàn)國策·楚策四》《淮南子·修務》及《晉書·夏統(tǒng)傳》三例。又引《戰(zhàn)國策·楚策四》鮑彪注:“白汗,不緣暑而汗也?!睗h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第8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1年,第174~175頁。指出“白汗”首先是因“勞累”而流的汗,顯然接近古代文獻所見“白汗”原義?!鞍缀瓜倘琨},故曰鹽汗也”的說法,所謂“咸如鹽”,大概記錄了簡單直接的味覺體驗,然而卻保留了較早的關(guān)于“汗”的化學成分的知識,其意義是非常重要的。

      七、“白汗”的鹽史解說

      “白汗”和“鹽汗”的關(guān)系,可以因高誘所謂“白汗咸如鹽,故曰鹽汗也”得到理解?!胞}汗”因“咸如鹽”得名。然而為什么“鹽汗”又稱作“白汗”呢?我們或許可以通過鹽結(jié)晶體的本色為白色得到理解?!独m(xù)漢書·郡國志五》劉昭注補引《華陽國志》:“縣在郡西。度瀘水,賓岡徼白摩沙夷有鹽坑,積薪,以齊水灌而后焚之,成白鹽,漢末夷等皆錮之?!薄逗鬂h書》,中華書局,1965年,第3510頁??芍敃r已經(jīng)有“白鹽”的說法?!稘h語大詞典》:“白鹽,即食鹽。”書證為“《南史·周顒傳》”所謂“赤米白鹽”。作為地名的“白鹽崖”,則書證見“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一》”。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第8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1年,第218頁。惜失之于年代稍晚。其實,早于《周顒傳》“赤米白鹽”的例證還有《宋書》卷四六《張暢傳》:“魏主又遣送氈及九種鹽并胡豉,云:‘此諸鹽,各有宜。白鹽是魏主所食。黑者療腹脹氣滿,刮取六銖,以酒服之。胡鹽療目痛。柔鹽不用食,療馬脊創(chuàng)。赤鹽、駁鹽、臭鹽、馬齒鹽四種,并不中食。胡豉亦中啖?!薄端螘罚?398頁。其中可見“白鹽”。

      思考“鹽汗”所以又稱作“白汗”的因由,還應當注意另一種情形,即流汗之量大且集中,會使得水分揮發(fā)后會保留鹽的白色細微結(jié)晶?,F(xiàn)代漢語仍有稱此為“鹽花”“鹽霜”者?!冬F(xiàn)代漢語詞典》:“【鹽花】……〈方〉鹽霜?!薄啊钧}霜】名含鹽分的東西干燥后表面呈現(xiàn)的白色細鹽粒?!庇钟校骸啊竞箟A】名汗干后留在衣帽等上面的白色痕跡?!敝袊鐣茖W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卷,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507~1508、514頁?!稘h語大詞典》有大略同樣的內(nèi)容:“【鹽花】鹽霜;細鹽粒。唐章孝標《歸海上舊居》詩:‘人衣披蜃氣,馬跡印鹽花?!薄啊钧}霜】含鹽分的東西干燥后表面上呈現(xiàn)的白色細鹽粒?!睗h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第7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1年,第1480、1485頁。所謂“馬蹄印鹽花”詩句,有助于我們理解前引《戰(zhàn)國策·楚策四》所見“驥”“服鹽車”,“白汗交流”的情形。

      有關(guān)“汗”與“白汗”“鹽汗”的討論,史家以往關(guān)注有限,然而主題直接涉及社會勞動生活,或許有積極的學術(shù)意義。相關(guān)考察與人體生理史及鹽史的關(guān)聯(lián),這里進行的探索,尚在初步嘗試的層次,也期望得到大家教正。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責任編輯:黃曉軍

      猜你喜歡
      勞動
      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創(chuàng)意”勞動“妙想”生活
      “手”望夢想 勞動最美
      他們在勞動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勞動創(chuàng)造美
      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
      熱愛勞動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xù))
      補正
      诸城市| 鹤壁市| 威海市| 朝阳县| 乌拉特后旗| 黄龙县| 西平县| 聂荣县| 运城市| 大冶市| 共和县| 富蕴县| 佳木斯市| 寻乌县| 九寨沟县| 东至县| 确山县| 莲花县| 亚东县| 麻城市| 大英县| 儋州市| 桐庐县| 宣威市| 哈巴河县| 耿马| 沾益县| 房产| 高雄市| 霍城县| 南投县| 随州市| 宝应县| 靖州| 枣阳市| 石首市| 康保县| 台中县| 南平市| 泊头市| 曲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