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河 李磊 趙江宏
【摘要】目的 探討“五行針法”,對諸痛如腰椎間盤突出,頭痛等癥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317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59例采用五行針法,對照組158例采用普通針法。結果 治療組有效率達94.97%,對照組有效率73.42%。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結論 五行針法和普通針法比較,具有獨創(chuàng)性,治療效果顯著,療程短見效快,費用低,無不良反應,具有應用推廣價值。
【關鍵詞】五行針法;陰陽五行;腰椎間盤突出癥;五腧穴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3..02
腰椎間盤突出癥在人群中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占腰痛疾病之首,腰痛的病人大多在30~50歲之間,平均年齡40歲,男性多于女性,患腰椎間盤突出癥約占40%,值得注意的是大約5%左右的腰椎間盤突出疾病會導致下肢萎縮,甚至癱瘓,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目前對于此病的治療方法只有中藥治療,針灸理療。西醫(yī)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嚴重者手術治療,手術費用昂貴且易復發(fā)。長期服用止痛藥或者激素類藥,有損傷肝腎功能使病情加重,嚴重者可引起骨質疏松或股骨頭壞死。鑒于此,本人獨創(chuàng)采用“五行針法”[1]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好,操作簡便,治愈率高不易復發(fā),無任何副作用,值得推廣
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317例作為研究對象,排除不適合五行針法的和有嚴重并發(fā)癥的。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59例采用五行針法,對照組158例采用普通針法。其中,治療組男98例,女61例,年齡30~55歲,平均年齡(42±2.5);對照組男96例,女62例,年齡29~56歲,平均年齡(43±2.8)。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年齡,男女比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治療組采用五行針法[2]
處方:太淵,太溪,大陵,神門,太白,太沖,尺澤,曲澤,少海,陰陵泉,曲泉,陰谷。治則:補益腎氣,通經活絡,安神定痛。操作:針刺得氣后,手法要求快速捻轉稍加提插,囑患者做拮抗運動,持續(xù)3~5分鐘,捻轉速度在200次/min,針感傳至肢體末端為佳,留針
30 min。方義:太溪,陰陵泉,陰谷補益腎氣,散寒除濕。大陵,太白,太沖,太淵,舒經活絡,通絡止痛。神門,尺澤,少海,安神定痛,曲泉,曲澤,疏通氣血。
1.2.2 觀察組采用普通針法
主穴:華佗夾脊穴。配穴:環(huán)跳,陽陵泉,委中,懸鐘。操作:針刺得氣后施以平補平瀉手法,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
以上兩組治療時間均為30天。
1.3 觀察指標
(1)腿痛,腰痛。(2)皮區(qū)感覺。(3)直腿抬高試驗。(4)肌肉萎縮、無力、感覺減退以及腱反射減弱。(5)治療后3個月無復發(fā)。
治愈:無上述癥狀和體征,治療后三個月無復發(fā)。有效:勞累后有腰痛,其他無異常。好轉:時常腰腿痛,發(fā)作時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皮區(qū)感覺異常。無效:入院時的癥狀體征出院時無變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后按1.3觀察指標及標準做如下分類,治療組159例,基本治愈51例,有效91例,好轉9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151(94.97%)。對照組158例,基本治愈28例,有效57例,好轉31例,無效42例,總有效率為116(73.42%)。治療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總值與對照組相比,數值明顯要大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傳統(tǒng)的針灸治療采用經絡學說循經選穴法,治療腰間盤突出癥大多以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陽膽經為主。五行針法是將五腧穴[3]配屬五行按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理論選穴,配穴進行治療,按“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的原則,虛證用母穴,實證用子穴。通過五腧穴之井(木)穴開竅醒神,滎穴(火)清熱瀉火,輸(土)穴通絡止痛,經(金)穴開溫經散寒,合(水)穴開郁降氣從而使臟腑之間氣血調和,氣機通暢達到防病治病之功。金(肺)生水(腎)選擇手太陰肺經五輸穴經渠穴,手陽明大腸經商陽穴,滋補腎經。根據本經相生理論選取復溜,至陰疏通腎經,調暢太陽經氣血。又根據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輸主體重節(jié)痛選取太淵,太白,太溪,太沖活血化淤,通絡止痛,配伍神門,大陵調神益智,安神止痛。
綜上所述“五行針法”治療腰間盤突出癥,具有獨創(chuàng)性,治療效果顯著,療程短見效快,費用低,無任何副作用,具有應用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學麗,劉 穎,陳 冬.陰陽五行與針灸——淺談《內經》陰陽五行學說在針灸學中的運用[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4,12(15):7-9.
[2] 肖建墻.腰間盤突出癥患者應用針灸理療治療的康復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32:160-160.
[3] 張明建.淺談五腧穴與五行配合[J].中醫(yī)藥通報,2012,11(1):
29-30.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