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誠
提到賞花,你最先想到的是哪里?是武漢的櫻花,還是婺源的油菜花,亦或是林芝的桃花?其實,新疆的杏花也是春天不能錯過的一道風景。都說“最美人間四月天”,只有真正走進新疆,親眼看到這沾衣欲濕的杏花雨,感受到花瓣飄落于肩膀和臉頰的輕盈,才知道什么是極致的浪漫。
杏花,薔薇科植物,單瓣花,一圈只有一層葉子,先開花后長葉,花瓣白色或稍帶紅暈,半開的時候是粉紅色,全開的時候是白色。杏樹對土壤、地勢的適應能力強,多種植在山坡梯田和丘陵地上。
不少人認為杏花是江南的象征,杏花微雨、小橋流水、青磚黛瓦的江南是文人墨客永恒的夢。很多時候,杏花被認為是嬌弱的女子形象,在一代代文人墨客的想象和創(chuàng)作里,它仿佛只應生長在溫暖濕潤的南方,被三月的春風精心呵護著。事實上,杏樹是能夠經受嚴寒和干旱的樹木,它們更適合長在北方。
在新疆,杏花是所有花木中最早綻放的,因而也被稱為新疆的報春花。在杏花雨下凹造型,可以說是春天最浪漫的一件事,所以這個時候來新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新疆也是我國杏樹栽培面積最大的省區(qū)。陽春四月的草原上,春草初長,漫山遍野青翠欲滴;遠遠望去,碧草如茵,牛、羊和馬悠閑地吃著草,大片粉白色的杏花錯落有致地散布在起伏的山坡上,枝根相接,粉紅綴枝,香風漫漫,燦若云霞;置身其中,如蹈花山花海,恍入仙境。爬上一個小山坡眺望,遠處是連綿不絕的天山雪峰,河谷腹地是整齊如一的農田,世外桃源不外如此。
新疆杏花的觀賞地主要有四個地方:帕米爾高原大同鄉(xiāng)沿線、伊犁地區(qū)吐爾根鄉(xiāng)、吐魯番的托克遜縣以及霍城大西溝。
這幾個地方景色不同,花期也不一樣,吐魯番托克遜縣是新疆杏花開放最早的地方、也是離烏魯木齊最近的杏花觀賞地,大概在3月中下旬,杏花就開了,有新疆“第一春”之稱,堪稱新疆春天的“第一站”;接下來是帕米爾杏花,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綻放;伊犁杏花的花期一般是4月初到中旬;最晚的是大西溝的杏花,要到4月中下旬才慢慢綻放。不過,因為每年氣候不同,所以各地花期也有所變化,其中最美的要數(shù)帕米爾的杏花和吐爾根的杏花。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p>
詩人寥寥數(shù)字竟引起今日多地的“杏花村”歸屬之爭。但最實至名歸的,當屬帕米爾高原的杏花。帕米爾高原素以冷峻、蕭索、蒼涼的景色著稱于世。然而,新疆的春天在這里發(fā)出了強烈的信號。每年3月底,那些沉寂已久的百年杏樹,開滿了粉紅的杏花,近300千米長的塔什庫爾干河谷,變成了一條壯觀的杏花長廊。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簡稱為塔縣,位于帕米爾高原西部,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境內的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也是世界上最難攀登的雪山之一。
前往具有“帕米爾果鄉(xiāng)”和“杏花村”美譽的庫克西魯克鄉(xiāng)看杏花,必須坐越野車,因為這里的路況不好,都是碎石子路,異常顛簸。從喀什一路南下,進入高原的第一站是布倫口白沙湖,在這里,你能見證沙漠與藍湖并存。繼續(xù)前行,到達高原圣湖—喀拉庫里湖,湖岸邊的冰碴兒在陽光下晶瑩剔透,湖面倒映著遠處久負盛名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傍晚,在塔合曼濕地觀景臺上,欣賞慕士塔格峰的夕陽。前往杏花村,必須在塔縣住一晚,順便再吃個牦牛火鍋,進了杏花村,就再也吃不上大魚大肉了。
次日,深入昆侖山腹地,塔什庫爾干河與葉爾羌河兩岸的杏花以盛放的姿態(tài)歡迎著遠方的來客,一曲《陽光照耀在塔什庫爾干》不免讓人回想起匆匆而過的往昔。早起的塔吉克婦女在河邊挑水;院落里戴著傳統(tǒng)的塔吉克帽子的白胡子老人,正曬著太陽,身前的孩童蹣跚學步;杏花枝頭伸出了院落,純樸的塔吉克族農婦路過時,小心翼翼地低下頭,生怕碰落嬌嫩的花瓣。
在這溝壑縱橫貧瘠的土地上,幾近寸草不生,卻綻放著最美麗的杏花。它們與勤懇、友善的塔吉克族人民一起,在高原上生生不息。
大西溝海拔較高,生長著亞洲獨有的、唯一的罕見物種野酸梅李(學名櫻桃李),這里也是霍城野果林分布最集中的地區(qū)之一。碧野先生在著名的《天山景物記》中記敘了這樣的場景:“春天繁花開遍峽谷,秋天果實壓滿山腰,每當花紅果熟,正是鳥雀百獸的樂園?!蔽恼轮兴枥L的正是大西溝。
大西溝的杏花并不比吐爾根差,而且山坡線條優(yōu)美,緩坡陡崖搭配恰當,河流蜿蜒曲折,遠處還有雪山蓋頂,隨手拍拍都是大片既視感。每年4月,這里就變身為杏花的海洋,每個山巒都點綴著開滿了花朵的野樹林。
杏花并不是開足了最好看。只有當杏花一部分開了,一部分未開時,紅白映襯,色彩相間才更漂亮?!暗腊追钦姘?,言紅不若紅,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這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詠杏五絕》,一語道出了杏花的妙處。
更令人驚喜的是,大西溝不僅有杏花。自每年4月上旬開始,野杏花、野櫻桃花、野李樹花、野酸梅花、野山楂花、野蘋果花依次開放,花期長達一個多月。大西溝鄉(xiāng)野杏林與吐爾根鄉(xiāng)野杏花溝可謂是姊妹溝,大西溝鄉(xiāng)野杏林的花期比吐爾根鄉(xiāng)野杏花溝的杏花晚一周左右,拍完吐爾根鄉(xiāng)野杏花,緊接著就可去拍攝大西溝鄉(xiāng)野杏花。
在伊犁河谷兩側的天山山脈上,分布著多種起源古老的野生果樹樹種。進入4月,天氣轉暖,野杏花最先感知到溫度的變化,迫不及待地綻放于枝頭,拉開了當?shù)赜^賞杏花的大幕。
其中,最具震撼力的是新源縣吐爾根鄉(xiāng)的杏花溝。杏花溝在伊犁河谷阿吾拉勒山南麓,分別距伊寧市205千米,新源縣32千米,吐爾根鄉(xiāng)2千米,離218國道不遠。這里的杏花開時如洶涌的潮水,爬上山坡,漫入溝谷。草原的新綠搭配杏花的粉嫩,再點綴以牧民的氈房和悠閑的牛羊,完美地呈現(xiàn)了春天的魅力。在2017年播出的《航拍中國》第一季里,吐爾根杏花溝就曾在第一集中出境,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吐爾根的杏花是中世紀便遺留下來的原始野生杏樹林,占地3萬多畝,主要分布于海拔950~1400米的低山帶,是新疆最大、最集中的野杏林分布區(qū),可謂是中世紀遺留下來的一個隱藏在伊犁河谷深處的世外桃源。
由于受到伊犁盆地整體氣候環(huán)境的影響,杏花溝氣候濕潤,水汽充沛。加之南向敞開的馬蹄形谷地,既屏蔽了西北向的山風,又攬抱著來自東南方向的充裕的陽光,形成一個半封閉的小環(huán)境。得益于此,3萬多畝原始野生杏樹林繁衍至今。
每年4月,在和煦的春風中,綠草如茵的山坡上千萬株野杏花競相怒放,花開絕美,漫山遍野,芬芳撲鼻,杏花溝整個半山腰被白的、粉紅的、深紅的野杏花覆蓋,宛如一場花的視覺盛宴。沒有任何詩句和畫面能完全描述映入人們眼中的杏花,這也是新源杏花溝最讓人迷戀之處。因此,當春季杏花開放時節(jié),杏花溝成為游客的圣地和攝影師的競技場,引來大批人。
由于杏花的花期非常短,從開放到花謝只有7天左右,所以需要有一定的運氣才能欣賞到最美的花期,于是,心急的攝影愛好者們?yōu)椴诲e過花期,會早早趕往新疆蹲守?!逗脚闹袊匪尸F(xiàn)出的片段,也是整個團隊在當?shù)伛v扎了大半個月才拍到的。
對于大部分人而言,伊犁的杏花溝就是吐爾根。其實,入春的伊犁河谷就是一條斷續(xù)分布的長長的杏花景觀長廊。因為海拔差異,伊犁河谷的杏花開放時間并不一致,所以游客基本不用擔心錯過吐爾根杏花的盛花期。
杏花溝的景觀特色在于其明顯的垂直分布特征。帶狀分布的野生杏林,錯落有致地散落在多個不同高程、不同走向的山坡上,不但與間隔其中的野生混交林形成色彩對比,而且從任何一個角度看上去,幾乎都可獲得色彩斑駁、一覽無余的視覺效果。在杏花溝,除頂部的杏林生長在巖坡地帶外,絕大部分杏林都生長在沃土層,地面上覆蓋有蔥綠的草皮。在馬蹄形谷底,分布著數(shù)十條長短不一、走向不同的綠瑩瑩的山脊。每當夕陽西下,在這些不同走向的山脊上,其不同的受光面就形成極為豐富的光線層次,構成了一幅多彩的圖畫,令眾多到此的游人流連忘返,也令眾多光影大師愛戀不已。
這里的杏花之所以美麗,在于它們的錯落有致,沒有經過人為修剪的杏樹,自由生長。杏花溝的美麗,還在于它的壯觀,不管是梁脊還是溝底,杏樹或孤然傲立,或抱團簇擁,一幅幅畫卷隨著光影的流轉而變化萬千,即便是站在同一個地方,日出前、日出中、日落前、日落中都是一番不同的景象。
吐爾根寧靜祥和的景象儼然陶淵明膾炙人口的《桃花源記》里所描述的世界:“上坡百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贝猴L徐來,空氣中彌漫著青草的香甜味,深深呼吸,感覺五臟六腑都被這香甜味填滿了,凈化了。
除了美景,美女自是不可或缺的,身著各式艷麗裙裝的姑娘們,在杏林中盡情擺出各種姿勢,笑著、跳著、奔跑著、靜坐著,這一刻,每個人都是相機中的一景。不知何時,不遠處傳來一陣陣悠揚的哈薩克音樂聲,循聲而去,身著民族服飾的哈薩克族青年正在彈奏阿肯,他的身邊圍坐著幾個美麗的哈薩克姑娘,一起唱合。還有一對在這里居住了近70年的老夫婦,坐在氈房前煮肉,臉上帶著慈祥而又幸福的笑容。
與中東部地區(qū)相比,雖然已過立春,但伊犁的春色才剛剛萌發(fā),荒野樹林和農田間閃現(xiàn)著零星綠意。遠處的群山被白云和地表蒸發(fā)的霧氣裝飾出了仙氣兒的背景,大片土黃的近景上,綠意顯得格外可愛。很快,綠色就將占據(jù)所有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