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峰 常麗君
摘要:
香菇作為一種具有較高營養(yǎng)價值的農產品已經受到人們的青睞,全國各地香菇種植產業(yè)已經得到較快發(fā)展。日光溫室香菇種植方法已經成為現階段香菇種植的主要方法,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本文將就隴西縣日光溫室香菇標準化培養(yǎng)技術進行研究。
關鍵詞:
隴西縣;香菇種植;日光溫室技術
中圖分類號:S646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0330057
1香菇菌種選擇要求
必須具有較強的抗逆性,隴西地區(qū)的溫度特點使得菌種在培育過程中容易受到溫度的影響。因此只有具有較好的抗逆性才能保證菌種的正常萌發(fā)。同時萌發(fā)出的菌絲應長勢良好,長出的香菇高度和長勢應較為一致,便于進行采摘;在進行菌種選擇過程中必須依據當地的氣候特征、銷售渠道、種植面積進行綜合考慮,然后依據不同菌種的特點進行搭配種植?,F階段已有的菌種一般以分化時所需溫度的高低進行區(qū)分,可分為高溫類型、中溫類型和高溫類型。在進行日光溫室栽培的香菇由于在秋季進行接種因此必須選擇成熟時間較早的品種。
2栽培時間和培育周期要求
日光溫室栽培香菇技術是在秋季進行種植,然后在冬季和春季進行收獲。一般情況下,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需要進行大約10個月左右的培育即可。對于隴西縣而言,適宜的種植時間是在每年的8、9月份,這個時候的溫度和濕度都有利于菌種的萌發(fā)。同時,在種植菌種之后,9、10月的溫度則適合剛剛萌發(fā)出來的菌種進行后續(xù)生長,在11月份時即可出菇,同時香菇出現轉色。從開始種植以后到第2年的5月份一般可以收獲5次,實現經濟收入的最大化。
3原料選擇要求
要實現香菇種植高產的目的,對栽培基質進行選擇極為重要?,F階段在進行基質選擇時主要選擇碳水化合物較多的營養(yǎng)物質,各地區(qū)依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一般以闊葉木的鋸末、玉米脫粒以后留下的玉米芯等為宜。如果選擇木屑作為基質,最好是選擇用闊葉喬木的木屑,如果其中摻雜有針葉木的木屑其含量也應小于15%,同時在選擇過程中要注意農藥殘留問題,對于農藥殘留量較高的木屑或經過甲醛浸泡以后的木屑應該禁止使用,以防止一些有毒物質在香菇生長過程中被吸收,出現食品健康問題。如果選擇使用玉米芯作為基質材料則要注意需將玉米芯打碎,打碎以后的顆粒大小與豆粒相當。
在完成機制材料選擇以后就該選擇合適的輔助原料,輔助原料的加入目的主要有2種,可以有效的提高基質中的營養(yǎng)成分含量,可以調節(jié)碳氮比值,以實現營養(yǎng)物質的合理配比。一般輔助原料為麥麩或玉米粉等碳水化合物。在進行輔助原料選擇時要注意選擇的原料需要新鮮,不應用出現腐敗變質的玉米粉或麥麩作為輔助原料。同時已經摻雜好的基質應在陰涼干燥的區(qū)域進行貯藏,以備使用。
4發(fā)菌操作
要實現菌種的良好萌發(fā)就必須采用一定的技術進行發(fā)菌操作。對于現階段采用較多的袋裝香菇,進行接種和菌絲培養(yǎng)時是在同一個地方進行。對于接種以后的菌袋在培養(yǎng)室中應采取井字形排放形式,擺放時應注意將接種點向下,然后從上向下排列8~10層,此時應將培育溫度控制在15~25℃之間,在接種以后一段時間內不宜輕易挪動,以免其他細菌對基質造成污染影響菌種的萌發(fā)。
在菌絲萌發(fā)以后必須進行翻動以免由于溫度過高造成菌絲死亡,進行翻動的時候可以將原來的井字形排列變?yōu)槿切闻帕?,此時菌絲需要朝上。溫度必須控制在22°之內,同時對于已經出現污染的菌種要及時清除,以免造成污染擴散。已經萌發(fā)的菌種要每隔1周進行1次翻動。
一般而言在20d天以后菌絲就會在接種口向四周進行擴散,在菌絲擴散的直徑達到8~10cm左右時就可以將菌袋外邊的塑料袋剝離或直接解開封閉用的膠布,使氧氣進入菌袋,促進菌落盡快生長。此時培養(yǎng)溫度應控制在22℃以上,較高的溫度有助于香菇菌落的盡快轉化,同時加大空氣中的濕度,加強通風,加強菌落管理,以實現菌落快速擴大并盡快轉化為香菇的目的。
5總結
通過本文介紹可發(fā)現,在進行香菇培育過程中,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嚴格按照技術標準進行操作,通過對溫度濕度等條件的控制,為香菇生長創(chuàng)造出適宜的環(huán)境,以實現香菇產量的生長。我們相信,隨著技術的提高,香菇種植必將實現產量的提高,為農民帶來更多的收益。
參考文獻
[1]
馮景剛.香菇栽培技術講座(二)香菇段木栽培[J].新農業(yè),2014(2):42-43 .
作者簡介:
丁峰(1980- ),男,大學本科,副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中藥材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