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紅 陳曉明
摘 要:傳統(tǒng)手動板牙套絲速度慢,不易操作,螺紋精度差,本文介紹了一種經(jīng)濟實用的普通車床專用套絲工具,解決了螺紋加工易出現(xiàn)的變形、爛牙、牙型傾斜等質量問題,有效提高螺紋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
關鍵詞:車床;套絲;研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9.031
0 加工現(xiàn)狀
用板牙在圓桿上切出外螺紋的加工方法稱之為套絲,套絲多采用手工操作板牙螺紋切削成型,將圓板牙放入板牙架中,用頂絲緊固,圓桿在虎鉗上夾緊,開始套絲時要使板牙的端面和圓桿中心線保持垂直,要用手掌按住板牙中心,適當施加壓力并轉動板牙架,切人1-2圈后,目測檢查、校正板牙位置,切人3-4圈時,板牙每正轉1/2-1圈時,要倒轉1/4圈以折斷切削,如果操作不當和用力不均勻,螺紋和板牙很容易損壞,況且手動套絲費時費力。在成批量加工小直徑螺紋時,工人們常常為了節(jié)省體力,提高生產(chǎn)效率,則在普通機床上對M16以下的螺紋進行套絲,加工方法是將圓桿在車床卡盤上夾緊,利用機床主軸低速旋轉圓桿,一手控制機床主軸正反轉,另一只手按住板牙架施加壓力完成圓桿套絲工作,作業(yè)方法不合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也給礦井安全生產(chǎn)帶來影響。
1 手動套絲出現(xiàn)的缺陷
采用手動板牙套絲時,由于板牙切削部分的錐角較大,起套時的導向性較差,容易產(chǎn)生板牙端面與圓桿軸心線的不垂直,造成切出的螺紋牙形一面深一面淺,彎曲不直,并隨著螺紋長度的增加,歪斜現(xiàn)象也按比例明顯增加,甚至不能繼續(xù)切削,在起套和套絲過程中還要嚴格控制兩手用力均勻,否則,將影響螺紋加工精度和加工件的正常使用,從而造成廢品。
結合以上問題,我們依據(jù)普通車床工作特點,設計了一種車床專用套絲工具,將原來的手動操作板牙架位置,在機床尾座上精確固定活動,使手遠離旋轉工件,加工形式安全高效。
2 車床專用套絲工具的結構設計
該專用套絲工具可選用45號碳素鋼(如圖1所示),其本體的尾部為莫氏5號錐柄套筒,加工好后,經(jīng)調質處理,安裝在普通車床的尾座上,可實現(xiàn)自鎖聯(lián)結和自動定心,工具頂端為板牙夾頭座,板牙和裝在板牙套2的孔中,板牙套2裝在工具夾頭座上,根據(jù)各類不同型號的圓板牙加工出不同規(guī)格的板牙套2若干,其外徑不變,內(nèi)徑以變換車削各類規(guī)格的螺紋,板牙3、板牙套2、夾頭座放入均為間隙配合。為防止在切削過程中板牙與板牙套相互轉動,設計采用頂絲1固定,頂絲1前端最好帶有一小段圓錐,用于夾緊板牙,預防在加工螺紋時,板牙與工件一起轉動。在4處加工排屑槽孔,以方便排屑;鉆中間孔,可以減輕工具質量,孔深盡量鉆長些,好方便加工較長絲桿。
該專用套絲工具,可以提高車床加工小直徑外螺紋加工精度,通過低速啟動車床,推移尾座,使板牙切入工件,切出一至二個螺紋后,就可以放手,板牙帶動尾座自動套出螺紋。當加工到所需要的長度后,只要將主軸反轉,板牙推動尾座向后自動退出,即完成加工。經(jīng)過實際使用,效果很好,其特點結構簡單,安裝極為方便,操作靈活可靠,通過將此專用套絲工具安裝在機床尾座的錐孔內(nèi),板牙與工件中心首尾同軸,夾頭的圓板牙與工件的垂直度好,避免了螺桿的中心發(fā)生位移,造成的螺紋的歪斜,套絲工作從始至終都極為省力和精確,可以獲得精度較高的螺紋,螺紋一次成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 工藝特點
(1)使用過程中,板牙和工件得到充分冷卻潤滑,消除了工件的熱變形,板牙刃口鋒利,減少套絲過程中因刃口不鋒利,強行擠壓工件而損壞螺紋面。
(2)設計有排屑孔,排屑及時,避免了以前那種因鐵屑卡在板牙縫中損壞板牙和鐵屑堵塞內(nèi)筒損壞絲扣的狀況。
(3)在加工不同尺寸的螺紋時,只需更換相應的板牙套,減少了加工時的輔助安裝時間。
4 結束語
通過設計這種簡易的車床套絲工具,從工藝上根本解決了螺紋加工出現(xiàn)的變形、爛牙、牙型傾斜等質量缺陷,有效提高螺紋精度和刀具的使用壽命,特別針對細長螺紋的加工,保證了牙型的完好,并實現(xiàn)了車床的自動套絲功能, 有效提高加工效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
參考文獻:
[1]王文斌.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08).
作者簡介:王光紅(1975-),女,山東兗州人,大專,助理工程師,從事煤礦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y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