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若琦
從來不打扮自己,從來不穿暴露的衣服,從來不在意自己的身材……跟這個年齡段其他愛美的姑娘不同,25歲的小洛一點也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她每天灰頭土臉,周圍的人都覺得她是異類。原本美好的東西在小洛眼里都變了味,絲襪、高跟鞋都不是正經人穿的,看見別人的衣服稍微露一點就覺得惡心。
心理點評
小洛的苦惱源于自小形成的理念跟現(xiàn)實發(fā)生沖突。她一直秉承了父母的觀念——“女孩子的隱私部位不能給別人看”,但卻被要求脫衣體檢,也就是被陌生人看到。她的觀念被徹底顛覆了,她變得無所適從,也變得偏激異常。由此,她開始厭惡女性一切美好的東西:漂亮的臉、好身材、好看的衣服、高跟鞋、絲襪等,越美好越意味著引誘侵犯,意味著失節(jié),她厭惡別人,也厭惡自己。
“以人為中心”心理療法認為,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是因為一個人內在的認識和外在環(huán)境之間的沖突導致的。小洛的“問題出現(xiàn)”,是因為她曾經的家庭教育教導她“隱私部位不能給別人看”,但是體檢的過程中卻被別人看了隱私部位。這件事情讓她很難接受,她感覺到了“被冒犯”,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心理創(chuàng)傷”。
一個“心理創(chuàng)傷”如果未得到很好的安撫、解決,就會有“泛化”的風險。小洛從開始對自己遭遇的事情不滿、不舒服,到后來看到空姐制服不舒服,甚至于對所有的“漂亮姑娘”都存在某種偏見……這就是一個從某個點到一個面的“泛化”過程。
小洛覺得檢查身體是一種被冒犯的行為。她在心理上無法完全地“接納”這個行為,以至于出現(xiàn)了很多的情緒。她把自己被“冒犯”的痛苦放在了關注別人身上,因此出現(xiàn)了“一看到漂亮姑娘就往不良少女上面聯(lián)想”。這種想法,一方面是她被“冒犯”之后針對自己的一種情緒,屬于自我攻擊的部分;另一方面,也被她轉嫁到對待別人的態(tài)度上,攻擊對外的部分。建議小洛接受心理咨詢,逐步認識到自己偏激的認知源于父母灌輸的價值觀,而父母的價值觀已經脫離當今社會文化的常態(tài)。女性早已解放,身體不等于節(jié)操。
小洛的自述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父母的思想都比較傳統(tǒng),對我的要求也較嚴格。打小我接受的教育就是女孩子的隱私部位不能給別人看,女孩子要保護好自己。父母的一再叮囑讓我認識到了身體對一個女孩子的重要性。
姑娘嘛,都愛美,我也不例外。我喜歡穿顏色鮮艷的衣服,喜歡穿裙子。上學的時候,校服都是褲子,讓我特別煩,褲子怎么能展現(xiàn)我那又直又長的腿?這么說吧,我很愿意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我還刻意保持身材,就是想讓周圍的人都能看見我的美。
但是這一切都被一次體檢徹底毀了。高中時,有一次體檢竟然要脫掉衣服。我對這項檢查十分抵觸,一直想不通怎么會有這么變態(tài)的檢查,內心一直在掙扎,遲遲不肯脫衣服。好幾個人開導我,說就是個檢查,醫(yī)生也是女的,沒關系。最終我無奈地接受了這項檢查,事實上也如大家所說,就簡單地看下,但我的內心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種變化持續(xù)了好幾年,并且越來越嚴重。最初,我也只是對其他人的一些行為不能接受,比如原來特別喜歡空姐的制服,看見她們穿著漂亮的制服,配上絲襪、高跟鞋,拖著行李箱,走得婀娜多姿,我就會追隨她們的背影,羨慕得不行??墒墙涍^體檢事件后,再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就覺得特別惡心。過去看見打扮得漂亮的女生,都忍不住夸幾句,還會去模仿,可現(xiàn)在一看到漂亮姑娘便會往“不良少女”“不正經”上面聯(lián)想。我原來喜歡的那些漂亮飾品,現(xiàn)在看著都覺得惡心。之前,我一直在保持好身材,但是現(xiàn)在我覺得好身材就是在暗示讓別人來侵犯。所以我不再管自己的身材,把所有裙子以及暴露的衣服該收的收,該扔的扔,顏色也都變成了黑、灰。我覺得這是在做正常的自己,但是別人看我的眼光就像看一個精神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