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廷貴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機為陰津虧損,傷津耗液,導致煉液成痰,阻塞脈道,使得血運不暢而瘀,動脈粥樣硬化與痰瘀的病理產(chǎn)物有關,痰瘀為標,動脈粥樣硬化為果,本虛標實[1,2]。中醫(yī)認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病機是“瘀血”[3,4],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動脈粥樣硬化,往往病程遷延不愈,久則易耗傷腎精,加之瘀血等產(chǎn)物長期滯留體內,患者往往會出現(xiàn)口干、喜飲、多尿、胸悶、頭痛等癥狀[5]。本文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2型糖尿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179例,探討益腎活血化痰方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的療效,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2型糖尿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179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87例;年齡(59.23±5.27)歲。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颊呔橥獠⒑炇鹬橥鈺?,研究經(jīng)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診斷標準2型糖尿病采用《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相關診斷標準[6],動脈粥樣硬化診斷標準[7]:頸動脈或下肢動脈任意部位出現(xiàn)粥樣硬化斑塊。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醫(yī)證候辨證標準[8]中腎虛血瘀痰阻證,具備有2項主癥和1項次癥即可確診。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符合中西醫(yī)關于2型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標準;2)空腹血糖在7~18 mmol/L。排除標準:1)頸動脈狹窄>70%者;2)行外周動脈介入治療或手術治療者;3)哺乳期女性;4)繼發(fā)性糖尿病者。
1.4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降糖、調脂、抗血小板。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益腎活血化痰方:熟地黃20 g,枸杞子15 g,赤芍15 g,牛膝15 g,山萸肉12 g,菟絲子12 g,山藥12 g,牡丹皮9 g,法半夏9 g,陳皮6 g,丹參15 g,三七6 g,郁金10 g。以水煎至400 ml,每天2次服用。
1.5 觀察指標1)對比2組中醫(yī)證候療效,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主癥中腰膝酸軟記為2分,健忘4分,乏力6分;次癥中胸悶記為1分,眩暈2分,唇暗3分,若無癥狀則不記分。2)以研究組治療前后積分均值之比作為療效判斷標準,其中顯效≥2/3,有效1/3~2/3,無效≤1/3,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3)使用我院彩超儀(CE E9)測量頸總動脈舒張期最小血流速度、收縮期最大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數(shù)。4)所有患者入院后第2日抽取空腹肘靜脈血,并送至我院檢驗科,測量FBG、HbA1c、TC、LDL-C、TG等指標。
2.1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研究組(97例)顯效22例、有效44例、無效31例,總有效率68.04%(66/97);對照組(82例)顯效16例、有效24例、無效42例,總有效率48.78%(40/82)。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6.826,P=0.00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 (例,
2.2 2組患者Vmin、Vmax、RD等指標對比治療后,研究組Vmax、頸動脈IMT、斑塊數(shù)目、RD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患者Vmin、Vmax、RD等指標對比 (例,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1)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2)P<0.05
2.3 2組患者FBG、HbA1c、TC、LDL-C、TG等指標對比治療后,2組患者FBG、HbA1c、TC、LDL-C、TG等指標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2組間對比,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2組患者FBG、HbA1c、TC、LDL-C、TG等指標對比 (例,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1)P<0.05
2型糖尿病屬中醫(yī)學“消渴癥”范疇,主要病機是陰津虧損、陰虛燥熱、傷津耗液,痰阻脈道,造成血行不暢而成瘀[9]。動脈粥樣硬化屬中醫(yī)學“眩暈”“不寐”等范疇,患者陰虛、精血虧少、血脈不利,痰瘀為標,動脈硬化為本,瘀阻氣滯,水津失布,痰阻血凝,痰瘀互結,最終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10]?;颊咭坏┩瑫r患有這2種病癥,往往病程漫長,易耗損腎精,表現(xiàn)為口干、多飲、多尿,即西醫(yī)對糖尿病患者的“三高”描述,另外痰濁、血瘀等原因會阻滯脈道,患者表現(xiàn)為胸悶、胸痛、頭暈等[11~13]。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治療效果、生化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原因在于益腎活血化瘀方是左歸丸+活血化痰之藥,方中包含熟地黃、枸杞子、赤芍、牛膝、山萸肉、菟絲子、山藥、牡丹皮、法半夏、陳皮、丹參、三七、郁金,方中的熟地黃、枸杞子等能夠滋補腎陰,赤芍、牡丹皮等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加之陳皮、法半夏燥濕化痰,共同起到益腎活血化痰的功效。同時,研究組的頸動脈IMT、斑塊數(shù)目等也均優(yōu)于對照組,證實了補腎活血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情況,這可能與方中中藥具有的抗氧化功能有關,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也證實[14],枸杞子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作用,而熟地黃能夠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抑制動脈硬化,降低血脂。
綜上所述,益腎活血化瘀方對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的中醫(yī)證候、生化指標等有明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