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是幼兒各種習慣培養(yǎng)和智力開發(fā)的第一站。幼兒教育為幼兒人生的發(fā)展提供了各種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孩子們在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中,通過各種生活化以及情景化的游戲,在快樂的游戲中感知生活,愉悅心情,培養(yǎng)他們動手動腦的能力,進而開發(fā)他們的智力。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有益于他們身心全面發(fā)展的經驗。通過游戲對幼兒進行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他們以后的工作、生活以及學習開創(chuàng)良好的開端。
關鍵詞:幼兒;游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16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160
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中心,是我們每一個幼兒教育者采取的主要教學活動形式之一,是培養(yǎng)幼兒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幼兒通過各種游戲感知生活,感知社會,感知科學,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從小培養(yǎng)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的興趣。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們要生活游戲化,游戲生活化,把幼兒教育教學游戲化和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幼兒在游戲中愉快學習,快樂成長。通過各種有趣的游戲化教學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對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充滿好奇心,但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因此,通過游戲讓他們感知一切更加符合幼兒的認知能力。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的思維為主,因此通過生動形象的游戲化課程資源整合教育內容便是不錯的選擇。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是培養(yǎng)幼兒綜合素養(yǎng)的最佳教育教學方法。隨著教育的發(fā)展,我們對幼兒的教育方式也在逐步發(fā)生改變,把游戲貫穿到幼兒教學的全過程,已經成為當下幼兒教育的主流。在平時的幼兒游戲化教育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在生活中開發(fā)游戲,在游戲中感知生活
作為幼教人應該整合生活中的幼兒課程資源,充分實現幼兒園課程資源的游戲化。幼兒的生活有幼兒園的、家庭的、社區(qū)的生活等,我們可以發(fā)現幼兒生活中有價值的主題,將其開發(fā)成游戲化的教學資源,并在平時的幼兒園課程中應用。通過充分利用生活資源游戲化和通過游戲感知生活經驗能體現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特點。
二、把游戲作為幼兒教學主線
游戲是幼兒教學的主線,我們要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各種幼兒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融于各種游戲之中,讓幼兒成為整個游戲活動的參與和發(fā)展的主體。幼兒教學游戲化,游戲不只是一種教學的手段,更重要的還是幼兒課程資源開發(fā)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讓游戲為教學服務,同時教學也應為游戲服務。通過游戲教學,讓幼兒通過“融合式”的認知方式來感知世界、認識世界。這種游戲化的認知方式讓幼兒通過游戲活動和自己身邊的人、事、物等互相交往和接觸,從而感知、學習和積累相關的經驗。我們要充分利用幼兒通過游戲認識世界的這種獨特的認知方式,科學地調整和實踐我們的幼兒課程資源,鼓勵幼兒通過參加各種游戲活動,獲得多方面的經驗和常識。我們要將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讓幼兒游戲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并實現幼兒游戲和教學一體化,積累經驗。只要我們把心中的教育目標有意地滲透到幼兒游戲之中,孩子們就能在游戲中通過愉悅的游戲自主地學習。幼兒生活、游戲和教學本來就是渾然一體的。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我們重新認識了幼兒生活、游戲和幼兒園課程資源的關系,更好地體現了把游戲作為幼兒教學主線的思想,推進了幼兒園課程教學游戲化的進程。游戲是快樂學習的主要方式,我們要讓幼兒教育回歸生活,把游戲還給幼兒,真正意義上實現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游戲化。
三、幼兒教育游戲化有益于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
幼兒教學游戲化能夠充分開發(fā)孩子的智力。游戲活動總是與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融為一體的。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難免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整個游戲活動中,他們自我探索,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判斷能力想出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他們也會嘗試和別的幼兒一起合作解決問題,并通過這樣的行動來進行游戲,體會游戲所帶來的樂趣。游戲既培養(yǎng)了孩子們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了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在游戲中孩子們不僅儲備了一些生活經驗,學會處理各種社會關系,并在和其他幼兒的合作游戲中學會了換位思考,促進自身社會性的發(fā)展。孩子們在整個游戲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遇到困難時,他們首先便會嘗試自己解決困難,在嘗試克服重重困難的過程時便無形之中培養(yǎng)了他們良好的素養(yǎng)。
四、嘗試探索、開發(fā)適合幼兒發(fā)展的校本游戲資源
幼兒教育者應該結合自己家鄉(xiāng)的本土文化和自己幼兒園的辦園特色,結合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幼兒教育特點,開發(fā)各種不同類型的校本游戲。教師是幼兒游戲活動的主要設計者,在活動中我們要主動融入幼兒游戲中,與孩子們一起玩耍,不要置身事外。在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多方面地鼓勵孩子們,肯定他們的表現。教師也要指導幼兒游戲,并與孩子們合作游戲。在游戲課堂結束時,教師一定要重視對活動的評價總結,重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所反映出的良好個性品德,然后將自己開發(fā)出的游戲整合成校本資源。
參考文獻:
[1]胡晨雪.為小班幼兒創(chuàng)設有價值游戲化的教學情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7).
[2]江景雅.淺談激發(fā)小班幼兒科學探究性游戲興趣的幾點嘗試[J].電子制作,2013(20).
[3]李素梅.基于蒙古族兒童民間游戲的幼兒園游戲課程開發(fā)[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5.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孫瑞霞(1978.9— ),女,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