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
中國近代史上,有兩個著名的“瘋子”,其中之一就是黃侃。
黃侃,字季剛,1886年4月3日生于成都,湖北蘄春人。他不光是一位大語言文字學家,還是一位民主革命家。
那為什么說他是個“瘋子”呢?他當然不是真瘋,而是太狂,以至于在待人接物、說話辦事上,每出常理。
他跟近代史上的另一個著名的“瘋子”——章太炎,還是師徒。說起黃的拜師,也很有趣:
黃早年去日本留學,租住的公寓里,住著好幾個中國人。但他向來孤傲,輕易不與人交往,自然也不認識住在他樓下的章太炎。
話說一天夜里,章正坐在窗前讀書,忽見從樓上澆下一泡尿來。原來是住在他樓上的黃懶得下樓去小解,就站在窗臺上解決了。章向來是個火暴脾氣,哪受得了這個,當即破口大罵,將在樓上撒尿的人罵了個狗血噴頭。而黃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雖然理虧,卻也是不甘示弱,當時就回罵了回去。雙方罵了好幾個回合,直到其他住戶出面相勸,方才偃旗息鼓。第二天,有個鄰居告訴黃,昨天夜里與你對罵的乃是國學大師章太炎。黃聽了竟一轉身跑到樓下,見到章,納頭便拜,非要章收下自己這個學生不可。
又,黃對自己的學問向來自負,一次,陳獨秀來拜訪章太炎,兩人聊起各省的學人,陳說:“湖北近來就沒出過什么人才?!辈涣?,此話正落在在里屋的黃的耳朵里,黃當即一掀門簾走出來,對陳說道:“好個湖北近來沒出什么人才!湖北雖無大學者,然而這不就是區(qū)區(qū)?你們安徽倒是出了幾個人才,然而未必就是足下!”
后來,陳到北大任文科學長,上任第一天,校長蔡元培親自陪他來到教授休息室,與各位教授見面,因有校長在,大家對陳都很客氣。正寒暄著,忽見黃戴著一頂瓜皮小帽走了進來,看到大家都在歡迎陳,竟非常不合時宜地來了一句:“好熱鬧啊,區(qū)區(qū)一個桐城秀才,至于如此興師動眾的嗎?”說完一甩袖子走了,留下一屋子人,目瞪口杲。
又,1927年后,黃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學,受聘之時,即與校方約定:“下雨不來,下雪不來,刮風不來”,人謂“三不來教授”。全國大學教授無數,恐怕也只有黃敢和校方提此要求,而校方竟然答應了。
又,黃是個“饞嘴”,他在北大任教時,每講到關鍵之處,就會戛然而止,然后便大言不慚地對學生們說道:“這里有個秘密,但北大給我的這幾百塊大洋薪水,還不值得讓我講出來,你們要聽,得另外請我吃飯?!睂W生們也都摸準了他的脈,當時,他在北大講《說文解字》,晦澀難懂,期末時,一些擔心自己考不過的學生,就會湊錢請黃老師吃上~頓,然后,就全過了。后來,校長蔡元培知道了這個事,就責問黃為何要違反校規(guī),吃學生的請。黃竟理直氣壯地說道:“這幫學生懂得尊師重教,我叉豈能為難他們?!?/p>
又,黃因反對白話文,而總是喜歡跟胡適過不去。一次,他當面調侃胡道:“你口口聲聲要推廣白話文,我看未必出于真心?!焙唤馄湟?。他又說:“如果你身體力行的話,你就不應叫胡適,而應該叫‘往哪里去(古漢語‘胡適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往哪里去的意思)才對?!焙粫r語塞。
還有一次,在一個宴會上,胡談到墨學,正說著,忽聽黃在一旁罵道:“現在講墨學的人,都是些混賬王八!”胡愕然,問:“你罵誰?”不料,黃又說道:“便是尊翁,也是混賬王八蛋!”胡再好脾氣也忍不了了,正欲發(fā)作,黃卻大笑道:“適之息怒,我就是想試試你,墨子兼愛,是無父也。你今有父,何足以談論墨子?我可不是真心想罵你,不過是聊試之耳,聊試之耳?!睔獾煤粫r說不出話來。
又,王闿運是晚清著名經學家,對黃來說,是老前輩。一次,黃去拜訪他,王很喜歡黃的詩,就夸他說:“沒想到你這么年經,就已能寫出這么的好詩來了,我兒子與你歲數差不多大,但還一竅不通呢。”按理說,黃得到老前輩的夸獎應該很激動,可他卻突然丟出了一句:“老子尚且不通,又何況兒子呢!”氣得王可謂七竅生煙。
黃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輩子都在捉弄別人,但最后自己卻也被命運捉弄了。之前,很多人都勸他著書,他卻說:“三十歲前不撰文,五十歲前不著書。”在他五十歲(虛歲)生日時,他的老師章太炎還送給了他一副壽聯:“韋編三絕今知命,黃絹初成好著書?!币馑际牵含F在你終于五十歲了,總該著書了吧。然而,才過了不到半年,黃就因為一次飲酒過量,而一命嗚呼了。死時,竟一部書還沒寫完。后來,還有人說章的壽聯里用“黃”、“絕”、“命”三個字,難不成是章把黃妨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