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分享式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

      2019-06-09 10:36利艷芬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19年3期
      關鍵詞: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摘? 要】 分享式課堂針對傳統(tǒng)課堂的弊端,順應社會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分享交流,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在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不少誤區(qū),包括小組合作自由化、問題設計隨意化、小組長操縱化等,通過多種有效策略,能有效提高分享課堂的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 分享式課堂;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一、課題開題

      1. 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

      2016年,陳村鎮(zhèn)吳維泰紀念小學開始了課堂教學改革、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的探索。語文教研組率先邁開了研究課題的步伐,于2016年9月進行了較大范圍的《陳村鎮(zhèn)吳維泰紀念小學語文課堂現(xiàn)狀調查問卷》,發(fā)出問卷420份,回收有效答卷401份。(詳細數(shù)據(jù)參見佐證材料:《吳維泰紀念小學語文課堂現(xiàn)狀調查問卷統(tǒng)計與分析》)

      調查顯示,23.94%的教師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教師為中心,一講到底。只注重教師的教,忽略學生的學,老師講,學生聽;或者老師問,學生答,只重視師生交流,忽略了生生交流;強調學習是孩子個人的事,單打獨干,缺少了合作和分享。數(shù)據(jù)表明,68.58%的學生認為語文課堂采取同學討論、分享交流的方式會讓自己上課更專心,效果更好。沒有掌握課堂知識時,我校學生主動看書查資料、詢問老師或家長的比例高達89.01%,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占71.82%,樂意與他人分享的比例也高達89.03%。學生最喜歡的課型是口語交際綜合實踐課,占42.39%,基礎知識課與閱讀課相同,均占25.19%,作文課最少,占7.73%。

      調查顯示,我校學生好學、好分享、渴望與同伴交流,共享學習的快樂。而教師的教學仍未能跟上時代潮流和教育改革的步伐,未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2. 申報課題,明確方向

      因此,我們提出本課題:《小學語文分享課堂實踐策略的校本行動研究》,課題研究目標是:

      (1)形成分享課堂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實踐策略。

      (2)形成分享課堂的教學特色。課題組邀請江蘇省特級教師尤善培、順德區(qū)教育發(fā)展中心唐信焱老師等專家為學校課堂把脈,指導課題申報。課題組于2016年6月申報順德區(qū)“十三五”規(guī)劃學科課題,獲得了區(qū)發(fā)展中心的肯定,批準為“順德區(qū)十三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立項編號:SDJK_A201609),并獲得伍萬元資金資助,于2016年11月23日順利開題。

      二、研究進展

      1. 請進來

      課題組于2016年邀請華南師范大學趙敏和戴健林兩位教授為課題把脈,指導課題開展研究; 2017年、2018年兩次邀請江蘇省揚州市特級教師尤善培校長深入課堂,研討分享式語文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及解決辦法;2018年6月邀請廣東教育學會王蓓蓓博士梳理課題組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2. 走出去

      學校大力支持課題組的教研,在2016年、2017年兩次分批派出課題組成員到四川省成都市芳草小學、成都科技大學附屬小學等重點名校學習,鐘天校長親自帶隊,身體力行,引領課題組向先進學校取經(jīng),提升教師的科研素質和教學水平。課題組主持人利艷芬老師、程首彥主任、鄒文龍副主任多次到北京、杭州、廣州等地的優(yōu)秀學校進行跟崗學習,何倩文、陳燕冰、吳雪芬等教師也多次參加區(qū)鎮(zhèn)的各項教學培訓。

      鄧小芳老師代表課題組在順德區(qū)教育發(fā)展中心舉辦的“三科”培訓中作了《拼音教學之我見》的專題講座(參見課題成果佐證材料05)。

      3. 內提升

      加大校內科研培訓的力度,組織課題組成員多次進行“小學語文分享課堂實踐策略的校本行動研究”理論學習,定期召開專題講座,提升了課題組全體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

      4. 重實踐

      (1)調查、梳理我校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和問題,分析原因在于:

      ①我校部分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缺少教改意識,未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教學改革力度不足。

      ②部分學生缺少主動參與課堂的意識,學習方式仍是聽老師講,死記硬背。

      (2)對比分析國內外語文分享課堂的理論和研究,理清分享課堂的概念、本課題的研究范疇及內涵:

      分享:指與他人分著享受、使用、行使。同別人述說自己的感受,讓別人感同身受。分享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質上的。分享的前提,就是共有?!肮病倍蟆胺帧保胺帧倍蟆跋怼?。我們的課堂環(huán)境是師生共同合作創(chuàng)造的,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融入其中。分享有小組內分享、班內分享、年級分享、學校分享、家校分享等形式,本課題主要研究語文課堂上小組內分享和班內分享。

      分享課堂:在課堂上,學生在與他人分享智慧、分享學習過程中的思考和經(jīng)驗,實現(xiàn)共同成長、享受認同與尊重的愉悅過程。孩子們經(jīng)過思考,得到新的知識,把成功的經(jīng)歷分享給別人,獲得同伴的認可,品嘗成功的喜悅,或在同伴間的分享中將自己的思考再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和提升,形成“分享——提高——再分享——再提高” 的良性循環(huán)。

      (3)語文分享課堂的基本特征:自主發(fā)現(xiàn)、合作分享、開放評價

      (4)課堂分享的內容:

      一、我的收獲:自學所得知識、觀點;

      二、我的想法:對文本、他人不同的看法;

      三、我的疑問:對事物的疑惑和追問;

      四、我的預測:對事物發(fā)展的猜測和構想;

      五、我的評價:同一件事情不同角度分析;

      六、我的感受:個體獨特的感受。

      ……

      根據(jù)課題實踐研究的經(jīng)驗,利艷芬老師的論文《分享,讓思維在課堂流動》發(fā)表在《廣東教學》報上(參見課題成果佐證材料04),論文《微時事分享會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獲得中國基礎教育學會論文評比一等獎。

      (5)語文分享課堂的常規(guī)流程:課前預學→課堂分享→評價提升

      根據(jù)不同語文課堂類型以及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特點,上課教師對常規(guī)流程進行增、刪、改,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

      ①三年級一節(jié)閱讀教學示范課《牛肚子里的旅行》為例,課堂流程如下: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教師引領方法指導——小組合作探究分享——交流展示互評互助——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②以六年級一節(jié)寫作表達課為例,課堂流程如下:獨立寫作——小組內分享——全班分享——自我修改

      ③其他生活識字課、經(jīng)典誦讀課、口語交際課、閱讀分享課、演講思辨課、微型寫作課、影視賞析課等,在“分享課堂”的理念下,各有特色。部分課型已經(jīng)開展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6)語文分享課堂的機制:以小組合作為基礎,以開放共享為常態(tài)。

      ①語文分享課堂教師“教”的實踐策略包括:構建合作小組、傳授分享技巧、及時點撥指引、多元評價導向等。

      小組的分組策略包括:一、科學分組,合理搭配;二、明確分工,落實職責;三、細致培養(yǎng),形成習慣;四、定期調整,優(yōu)化提升。

      以四年(1)班為例,班級分為12個小組,荷花組、牡丹組、百合組、茉莉組、玫瑰組等。

      ②學生“學”策略包括:獨立思考、自學自悟;交流分享、互學互進;自我反思、內化吸收;拓展遷移、活學活用等。

      根據(jù)課題實踐研究的經(jīng)驗,何倩文老師寫成論文《小學語文中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效度的實踐研究》獲順德區(qū)教育學會一等獎;吳雪芬老師的論文《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原則與評價機制》發(fā)表在《廣東教學》報上;利艷芬論文《合作分享式課堂的有效策略研究》獲得全國一等獎。

      5. 常監(jiān)管

      課題組負責人及領導成員每學期均召開例會,組織檢查和督促課題組成員的工作,經(jīng)常進行交流和分享,群策群力,解決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三、任務完成情況

      目前,課題組已經(jīng)順利完成課題中期業(yè)績目標,成效可喜:

      1. 教研活動落到實處

      舉辦跨省教研活動3次、邀請國家級、省級專家指導4次,承辦區(qū)內跨鎮(zhèn)教研活動2次,舉辦區(qū)級培訓講座1次、鎮(zhèn)內教研交流活動6次、校內教研活動20余次。

      2. 課題成果日漸豐碩

      共發(fā)表論文2篇,14人次的論文、案例等獲得國家級各類獎勵,6人次獲得省級獎勵,5人次獲得佛山市級獎勵,9人次獲得順德區(qū)級獎勵或論文宣讀,14人次獲得鎮(zhèn)獎勵。詳細情況如下:

      (1)發(fā)表論文2篇:

      ①利艷芬《分享,讓思維在課堂流動》發(fā)表在《廣東教學》報。

      ②吳雪芬《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原則與評價機制》發(fā)表在《廣東教學》。

      (2)發(fā)表隨筆文章1篇:

      鄧小芳老師的《讓世界因我而美麗》發(fā)表在《冰心少年文學》雜志。

      (3)論文、案例獲國家級獎例統(tǒng)計(部分):

      ①利艷芬論文《“微時事分享會”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獲中國基礎教育學會全國優(yōu)秀論文評比一等獎。

      ②利艷芬教案《“自主,分享,成長”的寫作表達課》獲中國基礎教育學會全國優(yōu)秀論文評比一等獎。

      ③利艷芬論文《分享式課堂的有效策略研究》獲中國基礎教育學會全國優(yōu)秀論文評比一等獎。

      ④利艷芬論文《移動微學習翻轉小學古詩教學的研究》獲“全國中教杯教師優(yōu)秀教研成果”活動一等獎。

      ⑤鄧小芳老師論文《課前預學案提升語文學習能力》獲第十三屆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教師組一等獎。

      ⑥鄒文龍副主任論文《作文教學中的“放”和“收”》獲獲中國基礎教育學會全國優(yōu)秀論文評比一等獎。

      (4)論文、案例獲廣東省級獎勵統(tǒng)計(部分):

      ①吳雪芬老師論文《移動微學習在小古文教學中的應用》獲廣東省教育學會論文評比一等獎。

      ②甘愛聯(lián)老師教案設計《酸的和甜的》獲廣東省教育學會評比一等獎。

      ③陳燕冰老師論文《別樣識字,快樂常在——提高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的有效方法》獲廣東省教育學會三等獎。

      3. 教師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有明顯改觀

      根據(jù)隨機訪問家長、學生的結果表明,教師運用分享課堂的策略進行教學,師生的課堂滿意度均有所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大為提高。

      四、存在的問題

      1. 外部因素

      部分教師因為二胎休假,課題科研的參與度不夠。

      2. 內部因素

      個別教師科研能力不足。本課題研究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較高,課題組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個別課題組教師科研能力不足,對課題研究的方法和策略的實施仍然存在一定誤區(qū),仍需要時間探索研究。

      五、未來的展望

      課題組在今后的一年里,將會再接再厲,繼續(xù)深入研究,完善分享式課堂的教學策略,探索課堂評價及課題成果的應用推廣,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果。

      【參考文獻】

      [1] 吳亞西. 小學語文教學的問題與對策[M]. 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 王斌.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初探[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36).

      [3] 聶煜.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思考[J]. 語文課內外,2018(13).

      猜你喜歡
      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識字寫字結合教學策略探析
      初中數(shù)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閱讀能力的三項教學策略
      基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作文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yōu)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斗六市| 徐州市| 信宜市| 贵港市| 涟源市| 永嘉县| 澜沧| 神木县| 巴彦淖尔市| 从江县| 冀州市| 胶州市| 女性| 辽阳市| 镇平县| 沧源| 洪湖市| 达日县| 资兴市| 芷江| 南靖县| 大理市| 白银市| 浦城县| 崇州市| 理塘县| 贵阳市| 新丰县| 普兰县| 镇雄县| 墨江| 临邑县| 雷山县| 博爱县| 常德市| 横山县| 上林县| 蓝山县| 沾化县| 汶上县| 将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