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亞倩 王美麗
編者按: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甚至還未出生的時候,就已經(jīng)在學習了。然而家長真的了解孩子的學習過程嗎?“學習故事”——一套來自新西蘭的兒童學習評價體系——提倡從相信和接納兒童的視角來觀察、解讀、促進孩子的學習。本刊“學習故事”專欄,致力于用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學習故事,記錄下孩子真實發(fā)生的學習事件以及成人給予的回應(yīng)和支持。期待家長朋友們在閱讀同齡其他孩子的“學習故事”時,能漸漸把握住“觀察”自己孩子的積極視角,學習如何聆聽童聲,解讀童心。因為我們相信:只有懂得,才能更愛!
戶外活動時間,幾個小朋友圍在花池旁玩耍,小馬從花池里撿出一個東西,興奮地對大家說:“快來看呀,我發(fā)現(xiàn)了一只小蝸牛!”大家呼啦一下都圍過來,嘰嘰喳喳地開始討論起來。睿??戳艘粫?,轉(zhuǎn)身面向花池子,好像在認真地找著什么。過了一會兒,睿睿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似的,大聲說:“這個才是小蝸牛,這個才是小蝸牛!”睿睿把自己找到的蝸牛放到小馬的蝸牛旁邊。我也湊上前去,地上果然躺著兩只不一樣的“蝸牛”。
孩子們圍成一圈,仔細地觀察著兩種完全不一樣的“蝸?!?。睿睿指著小馬的“蝸?!闭f:“你看,你找到的這個殼是硬硬的、尖尖的,它不是蝸牛。我找到的這個殼是硬硬的、圓圓的、扁扁的,我的這個才是蝸牛?!毙∨笥褌兟犃祟n5脑?,也紛紛議論道:“我從電視上看到過蝸牛,蝸牛背著房子走?!薄拔伵5臍な菆A圓的、扁扁的,睿睿找到的是蝸牛?!薄澳切●R找到的這個叫什么?”一個小朋友迫不及待地問。睿睿小聲說:“我聽媽媽說過,這個叫釘螺,你們看它有尖尖的殼,像甜筒?!鳖nL痤^看看我。我向他伸出了大拇指,表示肯定。
什么樣的學習在發(fā)生?
戶外活動中,你們先后發(fā)現(xiàn)了兩個“新朋友”,細心的你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兩個“朋友”的不同之處,并提出蝸牛的殼是硬硬的、圓圓的、扁扁的,釘螺的殼是硬硬的、尖尖的、像甜筒。通過比較,你們充分掌握了蝸牛和釘螺的外形特點。可見,你們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也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
下一步學習的機會和可能性
在我們幼兒園的花池里、種植區(qū)里,還有很多相似的昆蟲、相似的花草,比如月季花和玫瑰花、蛐蛐和蟈蟈。老師期待著你們能有更多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期待著你們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