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蘇杰,陳紅國
(衡陽師范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2)
地理標志產品是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結合的產物,它的質量、聲譽及其他的本質特性都由產品的產地決定。加強對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能促進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目前,湖南省衡陽市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從法律保護研究方面來看,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其保護制度。
湖南省開展地理標志產品(原產地域產品)保護比較早。截至2018年9月,湖南省已獲得77個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權,種類包括禽肉、水產品、中藥材、茶葉、酒、蔬菜水果等特色產品,涉及加工業(yè)、養(yǎng)殖業(yè)和種植業(yè)等,審核批準使用的專用性標志企業(yè)296家,企業(yè)分布于湖南省14個市、92個縣市區(qū),年產總值超過1200億元。其中,衡陽市獲得11個產品的地理標志保護權,包括煙草、水果、蔬菜、食用油等幾大種類(見表1)。
表1 截至2018年已注冊的湖南省衡陽市地理標志產品情況
在地理標志的注冊體制上,我國有三套注冊制度。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負責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產品;農業(yè)農村部負責農產品地理標志,法律依據(jù)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業(yè)法》《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負責批準實施保護的地理標志產品,法律依據(jù)是《產品質量法》《標準化法》《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guī)定》。通過表1和以上表述可知衡陽市的注冊地理標志產品跨越了三種法律途徑。
1.地理標志產品注冊形勢不容樂觀。湖南省是一個農業(yè)大省,每年農產品產量大種類多,但總體已注冊的地理標志產品在全國占比很小,衡陽市作為湖南省的第二大城市,近年來注冊的地理標志產品不多,這與其實際情況不相符合。
2.地理標志產品管理體制注冊分工不明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注冊和保護工作歸我國工商部門、質檢部門和農業(yè)部門管轄。多個行政部門之間對管理權限的爭執(zhí)和沖突給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許多消極影響,造成企業(yè)和協(xié)會陷入矛盾,符合地理標志要素的產品究竟是到工商部門進行商標注冊,還是到農業(yè)部門申報地理標志保護,不同注冊程序的保護競爭力有什么區(qū)別,諸如此類的很多問題,經(jīng)常給行業(yè)協(xié)會和企業(yè)帶來極大的困惑,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3.保護地理標志產品制度不完善。首先,有些質量不符合標準的保護產品的生產商通過仿冒地理標志去欺詐消費者,從而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比如西渡湖之酒,2014年4月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西渡湖之酒”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按照法律,在市場上銷售的西渡湖之酒都應該擁有證明的商標或地理標志,但實際銷售中,仍有許多商店和超市銷售偽劣的西渡湖之酒。其次,也有一些享有地理標志使用權的所有者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濫竽充數(shù),使得產品的質量被大打折扣,或是以買賣注冊許可證的方式讓原產地以外的廠家使用特定地理標志,導致了不合法不規(guī)范使用地理標志的亂象。
首先,我國目前的地理標志注冊與保護沒有專門的法律或者法規(guī)予以規(guī)范,而是依靠比較分散的法律來規(guī)定,沒有形成一個系統(tǒng)進行科學管理,就可能帶來法律之間的一系列沖突問題。
其次,法律法規(guī)沒有成為一個系統(tǒng),就必然會造成職能部門權限分工不清與沖突問題。國家商標局與農業(yè)部門在沒有系統(tǒng)的法律保障之下,應加強部門間的協(xié)作,從有優(yōu)勢的農產品之中選出符合條件的地理標志產品,集中財力、物力和人力來扶持,擴大生產規(guī)模,實現(xiàn)一定規(guī)模的效益,樹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良好形象。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法律的監(jiān)管與處罰制度還不夠完善。對于現(xiàn)實中的違法主體與行為的判定,法律并沒有做出明確規(guī)定,導致違法成本低效益大的不良后果,對保護正當?shù)乩順酥井a品生產商的合法權益造成了巨大沖擊。
最后,推廣這項制度的法律宣傳沒有實施到位,比如地理標志產品的網(wǎng)上查詢與咨詢服務網(wǎng)站沒有與時俱進,很難查詢到產品的完整信息,甚至只能查到名稱,這對潛在申請注冊的生產商和相關利益人都是不利的。
積極推動衡陽地理標志的保護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衡陽地理標志的法律保護。
我國沒有對地理標志進行保護的法律傳統(tǒng),2001年修改《商標法》第一次出現(xiàn)“地理標志”這個概念,直到2005年7月15日,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guī)定》才把有關產品正式命名為“地理標志”。由于名稱概念確定較晚,造成生產者與管理者對保護農產品的地理標志知之甚少,更不用說基層政府管理部門、農產品經(jīng)營者和普通農民了。最重要的是,他們不知道注冊申報的要求以及地理標志注冊保護的意義。
首先,法律宣傳落實到地方,衡陽市人民政府明確地理標志法律宣傳保護機構;其次,組織好衡陽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管理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農業(yè)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本市內的宣傳工作;最后,利用網(wǎng)絡進行宣傳,比如注冊微博賬號宣傳相關知識以及完善有關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查詢注冊信息。
衡陽市物產豐富,但已經(jīng)注冊的地理標志產品與其相比還僅僅是一小部分,政府機關除加強對地理標志產品的宣傳提高注冊率之外,還應主動與潛在注冊者溝通,這就需要工商、質檢、農業(yè)部門工作人員聯(lián)合成立調查組,在全市范圍內對符合注冊標準的產品進行摸底工作,詳細調查這些產品的質量特征,了解各個產品的特性并做好登記工作。對于符合注冊條件的地理標志產品,要向產品擁有者宣講地理標志產品知識,向其發(fā)放相關注冊建議書并將該產品的注冊工作納入政府的日常工作,以便日后正式注冊地理標志產品。
建立健全制度,前期宣傳、中期注冊和后期保障監(jiān)管都十分重要要,緊密相連形成一體。其中,后期要查清楚每種產品的來源和銷售渠道,在銷售市場中要進一步加大對產品的質量監(jiān)督與檢查力度,對假冒偽劣地理標志產品的行為要從嚴查處,以防止或者減少合法廠家的利益受損,恢復地理標志產品品牌的信譽,保護注冊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