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奇志
今天早上,幾輛大掛車不約而同來村里收糧。村民們拉著自家的水稻來到指定地點,上地秤稱重、裝上大掛車,然后喜滋滋地把賣糧款揣進兜兒。
看到村民們臉上綻放的幸福笑容,想著大伙兒都能過上一個開心的春節(jié),駐村隊員們的干勁更加高漲。
貧困戶苗成彬拿著賣糧款笑呵呵地走過來,抓住我的手說:“丁隊長,打心眼里感謝駐村工作隊呀!要不是你們張羅修好了田間路,我們不知道還得花多少冤枉錢?!?/p>
苗成彬的一番話,讓我想起了修筑田間路時的情景。
駐村工作伊始,我和工作隊隊員便達成共識——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要求,不負重托,不辱使命。于是,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村情民意、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村民就成了我們每天的“規(guī)定動作”。
因為新民村的村民以種植水稻為主,了解農(nóng)戶的水稻種植相關(guān)情況便成為工作隊關(guān)注的重點。走訪期間,異常難行的田間路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在與村民的交流中了解到,位于村西南角一條3000余米的田間路,因為翻漿嚴重,路上的土坑最大的幾乎有半米深,小型農(nóng)用車根本進不去,坑洼不平的田間路成了村民們多年來的一個“心病”。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情況倒還可以克服,最令村民鬧心的是春種、秋收期間難以下地,勞動工具需要肩扛人抬,大大增加了種田成本,嚴重制約了農(nóng)業(yè)增產(chǎn)、農(nóng)民增收。
駐村隊員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為了解決村民的鬧心事,我們與村干部一起商量解決田間路的問題。此后,實地調(diào)研、反復測算,打報告、提申請,經(jīng)過多方溝通協(xié)調(diào),最終爭取到30萬元專項資金。修筑田間路,解決了近百戶村民的種地難題,降低了村民的生產(chǎn)成本和風險,使村民真正得到了實惠。
望著修整一新的田間路,一位村民開心地說:“今后種地方便了,節(jié)省了時間、減輕了壓力,能有更多時間去打工、侍弄小菜園了!”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我和隊員們團結(jié)一心、積極行動,上爭政策、下聚民意,兩年間爭取資金70萬元,修好3條4米寬的田間路,共計9000余延長米,而且沒讓村里拿匹配資金,減輕了村里的資金壓力。通過工作隊的努力,村民種田行路難的問題基本解決,不僅獲得了社會效益,也增加了經(jīng)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
腳上沾滿泥土,心中更有力量。我們甘愿以自己的辛勞,將扶貧攻堅的好政策扎根大地,直至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
(作者系哈爾濱市直機關(guān)工委駐木蘭縣新民鎮(zhèn)新民村工作隊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