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耿倩 1月1日,記者從山西省科技廳獲悉,2017年度山西省科學技術獎經形式審查、形式審查結果公示、學科(專業(yè))組評審、評審委員會評審,共170個項目通過評審委員會評審,其中一等獎8項、二等獎76項、三等獎86項。根據《山西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山西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guī)定,評審結果已向社會公示,征求異議,異議期截至1月26日。
經過嚴格評審,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和天津大學、清華大學聯合完成的“石墨烯的表面化學與宏觀自組裝應用基礎研究”,山西大學完成的“新型功能化石墨烯納米材料在電化學傳感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完成的“喉鱗癌轉錄組差異網絡構建與關鍵生物學功能調控機制研究”3項成果獲自然科學類一等獎;太原理工大學與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共同完成的“新型分布式光纖感測技術及應用”,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礦業(yè)大學共同完成的“千萬噸綜放工作面安全高效開采技術”2項成果獲技術發(fā)明類一等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復雜載荷下重載齒輪傳動裝置關鍵技術與應用”,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和太原理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單位共同完成的“網荷協(xié)調的供電質量精細化評估與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旱地農業(yè)研究中心完成的“長城沿線半干旱區(qū)抗旱播種藝機一體化技術研究與應用”等3項成果獲科技進步類一等獎。太原理工大學完成的“石墨烯類復合材料結構調控及其電化學儲能研究”、中北大學和山西大學共同完成的“煤炭組分結構多尺度X射線定量CT表征方法”、山西潞安集團蒲縣常興煤業(yè)有限公司和中國礦業(yè)大學共同完成的“復合軟巖斷頂卸壓自充填耦合支護無煤柱成巷關鍵技術”等76項成果獲自然科學類、技術發(fā)明類、科技進步類二等獎;山西師范大學完成的“廣譜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的選育、拮抗機制及其應用”,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完成的“一種共混接枝改性制備瀝青混凝土抗轍裂劑的方法”,山西平陽重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完成的“千萬噸級綜采工作面智能耦合型大采高液壓支架及關鍵技術”等86項成果獲自然科學類、技術發(fā)明類、科技進步類三等獎。
據了解,根據2018年6月新修訂的《山西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guī)定,2018年度省科學技術獎提名范圍包括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fā)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獎和科學技術合作獎共6類獎項。從2018年起,山西省科技獎由原來的500萬元增加至6000萬元。其中山西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獎金由原來的80萬元增加到300萬元,新設顛覆性技術創(chuàng)新獎;山西省科技進步獎和科技合作獎一、二、三等獎分別由原來的6萬元、2萬元、1萬元,增加到50萬元、20萬元、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