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薇薇
看到喜歡卻超過預(yù)算的東西該怎么跟商家殺價?常見的說法是:“你不賣便宜點,那我就走了,賣不賣隨便你!”或是:“老板,你行行好,便宜點嘛!”更好的說法是:“我確實很喜歡這件衣服,也很想在你家買,不過有一些店賣得更便宜些,這讓我很猶豫,該怎么辦呢?”
為什么要這樣說?即便在談判這種劍拔弩張的場景里,讓對方覺得“受到逼迫”也仍然是不明智的。不過,把選擇權(quán)完全交給對方,也不一定總是合適的。
很多人以為殺價就是靠威脅或撒嬌,其實這些方法不是太硬就是太軟,前者不給選擇權(quán),后者給了太多的選擇權(quán),都沒有戳中老板的痛點?!澳悴毁u便宜點,那我就走了!”這種威脅偶爾會奏效,但多數(shù)時候老板懶得理你。也有人殺價靠撒嬌:“老板,行行好,便宜點吧!”老板心情好時也許會考慮,不過通常無動于衷。
這些說法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說話中的“甜咸比”不對。甜咸比是食品行業(yè)的一個術(shù)語,也就是甜味跟咸味的搭配比例,這個比例要恰到好處,不然食物就不好吃。說話的時候也要講究甜咸比,說話要軟硬適當(dāng)、柔中帶剛。
“你不賣便宜點,那我就走了!”這就攻擊性太強、太咸了,人家吃不下去。反過來說:“老板,求你便宜點賣給我嘛!”這又太軟、太甜了,人家為什么要答應(yīng)你?
關(guān)于殺價中的甜咸比具體應(yīng)該怎樣,戴蒙德在談判的時候有一個秘訣,就是前面提到的這句話:“我確實很喜歡這件衣服,也很想在你家買,不過有一些店賣得更便宜些,這讓我很猶豫,該怎么辦呢?”這句話有三個意思:一、明確表示贊美(我確實很喜歡這件衣服);二、暗示負(fù)面因素(有一些店賣得更便宜些);三、以求助的方式施加壓力(該怎么辦呢)。
所以說,像“我確實很喜歡這件衣服,不過有一些店賣得更便宜些”的說法就是有甜有咸,甜咸比例均衡。特別是最后你客客氣氣地把球踢給對方——“該怎么辦呢?”——看起來像是在求助,其實是在施加壓力。而對方如果讓步,說一句“難得你這么有眼光,那就算你便宜點好咯”,也會顯得像是順?biāo)饲?,而不是受到威迫之后的被逼無奈。
總之,該講的話都講到位,同樣也給了對方臺階下,就是恰如其分的甜咸比的好處。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說話技術(shù)不只適用于砍價。在任何需要“斗而不破”(也就是既需要給對方施加壓力,又不希望徹底談崩)的場合,都可以使用這個原則。
不過,就算你充分運用了甜咸比的原則,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證有效。伴侶可能會覺得:“既然喜歡跟我相處,那有什么看不慣的地方就忍著唄!”但是甜咸比適當(dāng)?shù)脑捳Z有一個額外的好處:溫和地把選擇權(quán)交還給對方。當(dāng)我們用“你覺得呢?”“你說我該怎么辦呢?” 結(jié)尾的時候,極少有人會無禮地直接回絕你。
(摘自《好好說話2》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 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