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青
摘 要:體育通識教育強調通識教育課程、體育課程之間的組合,是讓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有利途徑,在當前的高校體育通識教育課程中,存在理念、課程、師資、制度等方面的問題和困境。本文以此為切入點,總結了通識教育的意義,并探討通識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方法。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育;通識教育;改革
在高校體育教育的改革活動中,通識教育是落實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方式,開展通識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養(yǎng)成科學的鍛煉習慣,有助于體育教學回歸本源。
一、通識教育的重要意義
通識教育是提高學生體育健康認同度的一個重要方法,在高校體育教育中,通識教育一直都是重點內容。通識教育不是一個新鮮的詞語,在多年前,就已經(jīng)在歐洲得到了廣泛應用。在中小學階段,學生能接觸的教育為應試化、填鴨式教育,并非專業(yè)教育,在大學教育階段,需要改革這種教學模式,致力為社會培養(yǎng)綜合性的人才,而通識教育也是達到這一教學目的的有效方法,通識教育強調培養(yǎng)學生更多的非專業(yè)技能,以學生作為中心,幫助他們樹立起整體學習的理念,更好的學習、發(fā)展、進步。
二、通識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1.革新教學目標
在進入大學之后,學生脫離了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禁錮,大學教育要充分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活力,要做到這一點,首要步驟便是要改變教育目標,讓教學活動更契合學生的個性化、創(chuàng)新化發(fā)展要求。體育教學要朝著通識教育體系下改革,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來制定教育目標,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關注心理價值教學和學生的情感變化,針對他們的興趣愛好、心理特點來進行體育引導,讓學生可以在體育課堂中收獲更多。例如,以學生興趣愛好來增加體育教育內容,這便是通識教育的具體表現(xiàn)。通識教育下的體育教學已經(jīng)不再僅僅是簡單鍛煉學生體能的途徑,而是要倡導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主動競爭,培養(yǎng)他們開放性的視野,養(yǎng)成關心社會的意識。
2.優(yōu)化課程體系
通識教育下的體育教學,需要根據(jù)學校情況、大學生需求來構建多層次的通識教育體系,在體育與健康類課程上,重點放在保健養(yǎng)生、預防急救、運動健身方面,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體育實踐中,體育通識課程的開展要遵循學以致用的原則,豐富大學生的人生經(jīng)歷;在體育科技類課程上,根據(jù)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方法,提高身體素質;在體育技術類課程上,增加體育休閑運動項目,傳統(tǒng)體育鍛煉項目,在運動環(huán)節(jié)中,培養(yǎng)學生的形態(tài)氣質。
3.改革教育方法
傳統(tǒng)高校體育教學是讓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養(yǎng)成鍛煉習慣、促進身心健康,更強調體育教學的專業(yè)性,通識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上述內容,還要改革狹窄的體育教育內容,突出體育教學的全面性、永恒性與普遍性。通識教育中的“通”并不是強調無所不知、無所不教,而是要倡導各個學科之間的融合,在教學時要做到“通”、“專”之間的統(tǒng)一,既要關注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也要重視他們綜合素質道德品行的培養(yǎng)。在教學方法上,除了以往的體育競技素質教育、運動訓練等內容之外,還要做到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豐富體育內容,堅持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內容,通過誘導式、啟發(fā)式等教學模式方法賦予學生更多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微課、電子白板、翻轉課堂的應用,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感知力。
4.改變教育條件
要確保高校體育通識教育的順利開展,需要改變現(xiàn)有的體育教學條件。一方面,建立高水平的通識教育教師隊伍,通過培養(yǎng)、引進并舉的方式,引入優(yōu)秀的體育教師,加強對現(xiàn)有教師的培訓教育,定期組織業(yè)務培訓學習和業(yè)務培訓,提高教師的通識教育能力。并編制出符合學生需求的通識體育教學課程,定期對課程內容進行編輯、完善,確保體育通識教育的順利開展。除此之外,還要完善與通識教育相關的配套設施,增加資金投入,新增體育設施,加強對體育設施的維護、管理,為通識體育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條件。
5.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
通識教育體系下的體育教學活動,離不開多元靈活的評價方式,傳統(tǒng)的評價是以結果為導向,存在偏差。通識體育教育背景下的教學評價工作,要將體能知識、技能學習態(tài)度、實踐能力、團隊精神納入評價體系中,應用定量定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既要關注結果,也要評價學習過程。在評價主體上,要遵循多元化原則,除了教師之外,引導學生的參與,確保評價工作的客觀性。
三、結語
通識教育是高校體育改革的風向標,也是培養(yǎng)綜合性人才,手段之一。通識教育理念下的體育教學活動,要求我們轉變思想、創(chuàng)新方法、合理評價,將各項改革工作的要求落實至實處,構建通識教育長效機制,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章春風、陳圣江.從通識教育視角探討中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山東社會科學, 2016(S1)
[2]于洪濤.新時期通識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才智,2014(27)
[3]楊枝創(chuàng).通識教育視野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觀察(上旬刊),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