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摘? 要:需求激增要求生產者實現高效增長和最佳的動物健康,全世界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求在提高生產性能的同時能夠戰(zhàn)勝疾病的非抗生素解決方案。
關鍵詞:無抗生素飼養(yǎng);腸道健康;梭菌
中圖分類號:S815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9)01-0035-03
全球人口增長、收入增加和城市化正引發(fā)對高品質動物蛋白需求的激增。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WHO)預計,到2030年,全球肉類產量將達到3.76億t/年,高于1997年-1999年的2.18億t/年。
這一趨勢對畜牧業(yè)來說是個好消息,但它也帶來了挑戰(zhàn)。需求激增要求生產者實現高效增長和最佳的動物健康。在其他管理挑戰(zhàn)中,他們還必須控制大量疾病,包括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一項評估指出,有80余種細菌會對家禽業(yè)構成嚴重威脅。大腸埃希氏菌、沙門氏菌和梭菌是引起家禽以及豬、牛疾病的主要病原體。
同時,消費者偏好的改變和新的政府法規(guī)通常需要調整抗生素方案來控制這些病原體。
全世界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求在提高生產性能的同時能夠戰(zhàn)勝疾病的非抗生素解決方案。
1? 梭菌
為動物健康威脅尋找非抗生素解決方案的第一步是了解常見的致病病原體。
例如,梭菌可在世界各地的土壤和家禽養(yǎng)殖場中存活,并且是包括家禽在內的動物正常消化道細菌群落的一部分。因此,梭菌會不斷進入養(yǎng)殖場、飼料和家禽群,在條件失衡時會對家禽健康(包括嚴重死亡)和效率造成各種挑戰(zhàn)。
壞死性腸炎是由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該病通常發(fā)生在肉雞中,但也可在各種禽類中被診斷出。人們已經確定了其他幾種誘發(fā)壞死性腸炎的因素,包括日糧因素、免疫狀態(tài)、應激、腸道生理病理學和球蟲病。在腸道完整性受損時,例如球蟲病,它們可以增殖引起壞死性腸炎。
美國家禽養(yǎng)殖場的綜合抽樣計劃可以深入了解特定環(huán)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包括梭菌和其他細菌的存在和流行情況。該信息還有助于提供經過測試的養(yǎng)殖場的家禽健康狀況。例如,除了來自個體家禽樣本的壞死性腸炎的臨床癥狀之外,該信息還可以顯示亞臨床疾病的水平,盡管您可能看不到臨床疾病癥狀導致的利潤減少,但是體重增加緩慢和生產性能發(fā)生較大變化會帶來一定的損失。
發(fā)生亞臨床腸炎時,慢性腸黏膜損傷由于會引起消化和吸收差、體重增加減少和飼料轉化率增加而導致生產損失。通常,不存在明顯的臨床癥狀,并且死亡率通常不會升高。
ARM&HAMMER實驗室結果顯示,看似健康家禽的大部分樣本顯示了可能導致亞臨床疾病的病原體水平。
通過收集美國各地的樣本,并按照地理位置和現行的農場管理模式將其劃分區(qū)域,研究人員建立了特定地區(qū)梭菌種群的清晰狀況。
2? 微生物差異
測試結果表明,梭菌的種類和多樣性水平在不同地區(qū)有所不同。區(qū)域差異可能由于不同類型的墊料、環(huán)境、飼料、動物和管理方式造成??傊?,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一個地區(qū)或單個農場的微生物風土(microbial terroir)或微生物組成。微生物風土的差異有助于解釋為什么有些挑戰(zhàn)對某些地區(qū)的影響比其他地區(qū)更大。
同樣的原則也適用于所有環(huán)境和其他動物。對于豬和牛來說,收集和測試計劃在農場和地區(qū)的細菌多樣性方面表現出類似的結果。
3? 微生物解決方案
強大的采樣和分析程序已經形成了一種可以在區(qū)域和個體基礎上對抗梭菌和大腸桿菌等病原體的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利用了在土壤中與梭菌共存的芽孢桿菌,這兩者都是細菌的天敵。
利用特定的細菌菌株譜,研究人員確定了幾種芽孢桿菌專有的特定菌株組合,這些菌株可抑制產毒和非產毒的梭菌和禽致病性大腸桿菌,被稱為靶向微生物溶液。
飼喂這些專有芽孢桿菌菌株有助于降低胃腸道中的有害細菌負荷,并提高動物的整體健康、生產和效率。如若長期使用會改變農場的病原體組成。數據顯示靶向微生物溶液對產氣莢膜梭菌有積極影響,可以減少胃腸道中該菌的總數并向較低水平轉移。
重要的經驗是:
●世界各地的細菌種群和多樣性各不相同。不同組合的芽孢桿菌對于解決每個區(qū)域特有的挑戰(zhàn)是必要的。
●長期飼喂桿菌可以改變農場的微生物風土,包括梭菌種群和菌群多樣性的變化。
4? 積極影響腸道健康
腸道健康是尋找非抗生素生產解決方案的另一條途徑。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指出:“家禽的營養(yǎng)和健康狀況與腸道健康相關,包括免疫系統(tǒng)、腸道微生物平衡以及腸道宏觀和微觀結構的完整性。胃腸道的健康會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以及抗病能力和免疫反應。”豬、奶牛和肉牛方面的研究人員也有相似的觀點。
在尋求非抗生素解決方案以幫助提高動物健康和生產力的過程中,生產者越來越多地轉向精制功能性碳水化合物(Refined Functional Carbohydrates,RFCs)。已有研究證明RFCs可以提供許多可能與腸道健康和免疫反應相關的益處。
RFCs是在專有生產過程中使用特定酶從酵母細胞壁(釀酒酵母)收獲的組分。這種酶促水解可以產生甘露聚糖寡糖、β-葡聚糖和D-甘露糖——由于這種專有方法,益寧易(Celmanax)中所有組分都是易于生物可利用的。
研究表明,每種RFC在飼喂牲畜時都有特定的作用方式和結果。在眾多研究中,RFCs將肉雞的飼料轉化率改善了5個百分點。
5? 戰(zhàn)勝挑戰(zhàn)
其他試驗探討了RFCs如何幫助肉雞在面對健康和環(huán)境挑戰(zhàn)時提高生產性能。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檢查了清潔飲水、霉菌毒素和球蟲以及RFCs(50 g/t)對肉雞的影響。基礎日糧平均含有50 μg/kg的黃曲霉毒素、0.4 mg/kg的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2.7 mg/kg的伏馬菌素。處理組包括新的或使用過的墊料、清潔或未改變的飲水和日糧(包括或不包括抗球蟲藥)。
研究人員發(fā)現:
● 該研究證明,在沒有抗球蟲藥的情況下,RFCs能夠保持生長和育肥階段的飼料效率。
● 在飲水、墊料、霉菌毒素和球蟲的挑戰(zhàn)下,RFCs改善了35日齡和49日齡的飼料轉化率。
● 在這些挑戰(zhàn)條件下,研究發(fā)現,在所有3個肉雞生長階段向日糧中添加RFCs均可以獲得最佳的生產性能。
因此,在動物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向日糧中添加RFCs可以通過提供針對致病菌的防御機制來幫助改善免疫功能。因此,RFCs有助于維持腸道健康和動物的整體健康,增強免疫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