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當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正式入駐798藝術區(qū)時,這個由老工業(yè)廠房轉型而來的藝術區(qū)也正在歷經第二次蛻變。而作為世界最知名的,也是最大的藝術品收藏與展覽機構之一,UCCA的入駐亦是798藝術區(qū)彼時蛻變最令人矚目的事件之一。12年過去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迅速推進,798藝術區(qū)早已變?yōu)楸本┒际形幕豢苫蛉钡囊徊糠帧>挥行虻膮^(qū)域規(guī)劃和典型的現代主義包豪斯建筑風格,為駐扎其間的藝術機構賦予特殊氣質。誠然,當代的北京,早就在以OMA(大都會建筑事務所)設計的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為代表的眾多城市新地標中邁向了全新時代,而此時的UCCA也早已成為先鋒意識的代表。所以OMA與UCCA的相遇和攜手,可以解讀為一次中國藝術與時代的對話。
UCCA之于798藝術區(qū)的街區(qū)環(huán)境,并不算那么“顯眼”的存在。開設在龐大工業(yè)建筑立面上的出入口,混雜在熙攘街道里讓人無從尋覓?!斑@并非是一次基于原有空間尺度上的擴建工程,此次設計的核心內容是為這個偉大的機構賦予一個更具時代感的立面,讓它更具當代性和社會性,”O(jiān)MA合伙人及該項目負責人Chris van Duijn說道,“798藝術區(qū)體量巨大,且每年迎接游客眾多。我們希望這座曾經被‘隱藏著的UCCA可以與藝術區(qū)建立更好的連接和互動?!?/p>
如今,當你再次漫步在氛圍濃厚的藝術街區(qū)內,你很難不被UCCA的全新立面所吸引。沿墻鋪開的玻璃立面如同幕簾一般,不均勻褶皺則好似幕簾的隨風波動。只一眼,你就可以辨別出這面玻璃幕墻與我們印象中玻璃幕墻的區(qū)別與獨特之處。它介于透與不透之間,透明的視覺效果被不均勻褶皺弱化,似是想讓你看,卻又故弄玄虛地不讓你看個明白,饒有興味?!熬秃孟袷菍γ骊柵_上晾衣服的女人,她隱約露出的性感豐腴讓人目光停留并好奇地想要看到更多,”Duijn開玩笑道,“這種玻璃材質讓UCCA與整座藝術區(qū)的連貫視覺形成強烈對比,在‘嚴謹的建筑環(huán)境里凸顯出那么一點兒‘不完美?!?/p>
隨著底層空間被“打開”,更多的建筑內部活動也將被“揭露”。嵌入玻璃立面上的室外臺階連同室內的臺階部分形成一個開放的講演匯報廳。室內室外在曲面玻璃墻的作用下形成平行空間,而透明的玻璃墻又削弱了內部活動對于街道景觀的疏離感,增加了互動性。而作為進入主展區(qū)的過渡空間,這個巨型的階梯也無疑增加了展覽與觀眾之間的互動性。原有的空間環(huán)境較為混亂,只能逐一拆除。但在拆除過程中,一些被鋼筋加固過的混凝土柱子迅速吸引了設計師的注意。這種與建筑周身方格窗所類似的形態(tài)已經形成了一種固有的建筑語言,且是該區(qū)域建筑所獨有的一種符號。所以設計師將這種符號演變并運用到建筑內外,比如入口天花板上的矩形燈飾、戶外的方形地磚等等……設計師將這些復雜的建筑語言糅雜在一起再進行拆分,讓它們變得更加清晰和有邏輯,也更具美感和觀賞性?!斑@就是老建筑改造的最大樂趣,你永遠都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什么驚喜!”Duijn補充道,“重新整修后的入口空間收獲了充足的自然光照,這一點與其他的展覽空間也是不同的,這也是一種顛覆!”
此次重修工程并未對原有的主展區(qū)做過多干預,那些是UCCA的過去,是人們對于這個藝術機構記憶中的一部分。所以在這里,你會看到新與舊的銜接和對比,如同緩慢攤開一部中國當代藝術進化史。事實上,直到開幕當天,關于這次重修工程也并未完全落幕。隨后不論是UCCA商店、咖啡廳、橫跨三層的辦公空間,還是戶外景觀,都將繼續(xù)豐富UCCA與藝術、生活有關的各種體驗?!斑@個項目從方案設計到今日揭幕僅用了大概半年的時間,這在其他國家?guī)缀跏遣豢赡艿?!”Duijn感嘆道?!拔覀兌挤浅>磁鍏⑴c和支持這個項目的所有人員,尤其是UCCA,他們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和信心,讓我們可以將項目高效推進,”項目負責人之一Inge Goudsmit補充道,“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中國的美術館和藝術機構數量在迅速增長。但大多數的藝術機構都沒有比較全面和完整的規(guī)劃,也沒有非常確切的未來愿景。但UCCA不同,他們?yōu)樽约阂?guī)劃了很好的未來,并且一直努力向著這樣的未來發(fā)展,這也是為什么UCCA可以一直發(fā)展得很好?!?/p>
關于UCCA的歷史還在記錄和書寫,關于它的未來也將會發(fā)生更多可能性,而關于此次重修也不該用“重生”來形容,因為事實上它從未退出過舞臺,只是留下了一個扭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