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樹
柬埔寨,我所了解的不多,只是從以前看過的《波爾布特》里了解過一點紅色高棉,也看過一些旅行書,知道這是個佛教國家,風景優(yōu)美。聽說這次“新詩典”詩會要去柬埔寨,我在柏林就已經(jīng)心動了。
我們一行人,先在廣東虎門匯集,然后再坐飛機去金邊。從冰天雪地的北京來到溫暖的虎門,一下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
第二天,我們在一家飯館的包間召開“虎門·柬埔寨2019新詩典”詩會,同時也頒發(fā)了第三屆“亞洲詩人獎”。獎是民間獎,詩會是民間詩會,沒有獎金,全部自費。招待我們的東道主是來自廣州的詩人湘蓮子,吃的是廣東早茶,對于我一個北方人來說,早茶非常豐盛。我在微博發(fā)了現(xiàn)場照片,有人留言“看你們的打扮和飲食,詩人們都很清貧啊”。我們確實很清貧,也很純粹,只是因為對詩歌有共同的審美和愛好才聚在一起。在詩會上,我意外地得到了冠軍,欣喜不已。
暹粒吳哥寺
只能說,這座古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壯觀得不可思議的古建筑,就是人的貧窮了。這種貧窮里還帶有一些“安天樂命”和“逆天順受”。
參觀小吳哥時,我們一行人伴隨著浩浩蕩蕩的旅行團,跟著導(dǎo)游走。土路上有一條黑狗,不知道死了沒有,它就臥在那里,動彈不得,讓人心里難受。有個黑瘦的媽媽,背著一個同樣黑瘦的孩子,正在翻垃圾箱。萬妮跟我們說過,不要給乞丐錢??墒沁@個人并沒有要錢,她只是想給自己和孩子找些食物。沒有人管她們,也沒有人在意。我從錢包里翻出一美元,走過去遞給她。她一愣,隨后雙手合十,感激地用柬語說了幾句什么。
吳哥寺就像傳說中一樣美,它被聯(lián)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被一條護城河溫柔地包圍著。大家三兩成群已經(jīng)散開,各自和自己喜歡的小團體分頭參觀。
我特別喜歡這里開闊的視野,與古建筑遙遙相望,每個角度都那么美。有個穿紅裙子的少女走過城墻,還有個穿黃色T恤的外國中年男子,拿著三角架,估計是要自拍。明黃色在暗灰褐色的映襯下格外好看。中國游客穿得花花綠綠,既喜慶又鬧騰,可能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審美,不喜歡黑白灰,尤其到了旅游的時候,必須一身花,越惹眼越好。
吳哥寺的浮雕刻著古印度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分地獄、人間和天堂。我們排隊,小心翼翼地扶著扶手,爬到了寺中。大吳哥,又名“吳哥王城”,吳哥王朝于15世紀衰敗后,古跡群也在不知不覺中淹沒于茫茫叢林,直到400多年后的1861年才被法國博物學(xué)家發(fā)現(xiàn),并向歐洲和世界廣為宣傳介紹,才廣為人知。
接著往前走,一陣熟悉的旋律傳了過來,是一首中國流行歌,坐在臺上演出的幾個人看起來有點怪,但旁邊的橫幅解釋了一切——“地雷受害者”。我們放下幾張瑞爾,接著向前走。伊沙寫了《高棉戰(zhàn)士樂隊》:地雷炸飛了他們的腿/樂器成為他們的假肢。
塔普倫寺的樹纏繞在一起,還有一種看起來銀光閃閃的樹,從來沒見過。寺里有很多小洞,據(jù)說是當年德國人參與修復(fù)寺的時候偷走珠寶的痕跡。多年以后柬埔寨人才知道。巴戎寺意為“美麗的塔”,每座塔上都雕刻著阇耶跋摩七世的形象,你可以在任一角度遇到這些佛像,它們的微笑讓人感覺神秘莫測,這里又稱為“吳哥的微笑”。晚上,我們又去巴肯山觀看了日落。觀看日落的過程是無趣的,我都快睡著了。當晚,我們在賓館又進行了一輪詩會。我寫了一首《超度》——
在廟里跪拜
接受當?shù)厣苏b經(jīng)祈福
錯過了參觀
供奉著
紅色高棉時期造成的
累累白骨的
另一座寺廟
“水上人家”
“水上人家”是我們另外花錢購買的行程。沒想到,這次參觀的沖擊力度那么大。
有這么一群終日生活在洞里薩湖的湖面上,無法靠岸,也無法進城生活的難民。從1978年柬越戰(zhàn)爭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41年,人口從10萬到幾十萬,他們依然沒有任何國籍,孩子們只能靠討錢討飯為生,生活教育統(tǒng)統(tǒng)成問題。參觀他們的生活居然成了景點,但正是通過這種參觀,才讓更多人了解有這么一群人的存在,這到底是荒誕還是善事。
洞里薩湖是柬埔寨最大的淡水湖,流經(jīng)越南、暹粒和金邊。船停在一處搭起來的停靠點,有很多小孩子劃著船,甚至就用一個桶當船,靠過來要錢。有些孩子的脖子上還纏著巨大的蛇。蛇就是他們的伙伴,親密無間。人們紛紛給錢,大多數(shù)是女人給的,她們見不得孩子受苦。
落日優(yōu)美,我們一行人各自沉默,思忖萬千。一方面是美麗的大自然景色,另一方面是難民殘酷的生存狀況,讓每個人都深受震撼,這是混合著同情、驚嚇、自省的心靈重擊,拷問著每一位有良知的人。置身事外是容易的,離開以后我們也不會再來這里,這些孩子們的小臉兒我們也不會再看到,完全可以把他們拋到九霄云外??蓮牧硪粋€角度來講,我們都是人,都是地球公民,不分高低貴賤,可從出生開始,我們就不是平等的人。夜幕降臨,夜晚的光色也很迷人,我隱約看到岸上有孩子在奔跑,還有人騎著自行車,看到了手電筒的光亮。我在洞里薩湖邊上站了一會,寂靜而美麗,估計“水上人家”也開始做飯了吧。
晚上,我們終于吃了一頓好的,這次是在市區(qū)內(nèi)的一家餐廳,樓下的水池子里養(yǎng)著巨大的魚,大到嚇人。我沒敢仔細看,這東南亞,處處不同,有太多中國沒有的東西了。
在機場,我們又開了一場詩會,名次我已不在意。這次收獲滿滿,看到新鮮的風景,了解到另一個國家的一小部分,和一群詩人共度一段時光,還寫了詩,已足夠美好。
下次,必須再自由行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