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溪
年輕時候干勁十足,可是很多人只要一句“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就把你擺平了。那時聽人家尊稱某人為“老某”時很是羨慕,心想什么時候我也能讓人叫一聲“老陳”。一眨眼工夫,現(xiàn)在我就經(jīng)常聽到人家喊我“老陳”了。
正享受著“老陳”的喜悅與甜蜜的時候,又擔心自己真的老了。有一天,我在山上運動,旁邊有一退休的老者,看到我就問了一句:“你退休幾年了?”我一時語塞。我還真想退休,可還得再奮斗十多年才能到站下崗。為什么他會認為我退休了呢?我真的那么老了嗎?我滿口的牙齒,說話也沒有漏風,聲音還算洪亮,中氣也足,走起路來沒有氣喘如牛,更沒有老態(tài)龍鐘的樣子,他怎么判斷我退休了呢?
可是,若不是老了,怎么喜歡人家叫你“老陳”,怎么老是寫一些回憶的文章,怎么老是對過去的事津津樂道,怎么老是倚老賣老教訓人……
老就老了吧,老也沒什么可怕的。余心言說過,年長者應該向年輕人學習。因為現(xiàn)在新事物層出不窮,年輕人敢于試錯,自然容易熟練掌握。年長者向年輕人學習,才能使自己不至于“近黃昏”。
既要倚老賣老,又不要人說你老,世上的事哪能十全十美呢?“月有陰睛圓缺”,凡事不可求全責備,老就老了吧。
(摘自《泉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