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一、利用信息化提供多元閱讀的機會,滿足幼兒閱讀需求
教師要善于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shù),改善幼兒前閱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閱讀環(huán)境,豐富幼兒獲得信息量的方式,不再受限制于詞匯量少或者被動式閱讀。對于提高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有著重大的影響。單一的閱讀方式,不能滿足不同幼兒的閱讀習慣和需求。
片段一:
在開展中班主題《在動物園里》的過程中,自由活動時間,軒軒:“老師,能幫我說說這本書嗎?”我:“可以啊,這里講的是……”。六七位小朋友看到我在和軒軒說書上的故事,都圍了過來。七分鐘后,軒軒的書講完了,他滿意的離開了。晨晨拿著一本喜愛的動物書籍過來了:“老師,幫我也講講吧?!蔽遥骸俺砍?,自由活動要結(jié)束了,我下次講給你聽好嗎?”晨晨有點失望:“好的?!?/p>
分析:
在主題開展之初,我們請幼兒帶來了很多關(guān)于動物的書,孩子們對動物原本就非常感興趣,他們愿意去閱讀和動物有關(guān)的一切書籍。精美的畫面吸引著他們,他們不滿足于閱讀畫面,他們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但是孩子們受識字量少的緣故,對于書上的文字不能自主的理解,軒軒主動找到我,需要我來講給他聽,我欣然答應了。此時有六七位小朋友都圍坐了過來,說明大部分小朋友對于書中的內(nèi)容有著求知欲。當晨晨拿著書也來請我將給她聽的時候,我當然愿意答應,但是下一環(huán)節(jié)活動的準時開展,讓我不得不婉拒她下次再講給她聽。幼兒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原本興奮的心情頓時變的失望。顯然,我們提供的閱讀資料很顯然太單一,無法滿足幼兒的需求,單靠老師來講述,不能照顧到全方面。
措施:
在班級閱讀角,我用“智能點讀筆”來豐富幼兒的閱讀方式,一般的點讀筆只能點讀配套的書籍,但是我們使用的點讀筆能個性化定制,每次主題開展前,先收集相關(guān)的書籍,然后將每本書籍進行錄音,通過貼上智能標簽,幼兒在閱讀時,可以使用點讀筆來獲取書中的信息。
尋找相關(guān)的視頻放在PAD里,并且將文件命名如:大象的生活。并且制作一頁目錄,幼兒可以使用點讀筆來點目錄上的文字,點讀筆會告訴幼兒每個視頻的名稱,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愛去PAD上觀看視頻,了解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PAD上閱讀視頻的優(yōu)勢還在于視頻能及時更新,且資源充沛。
效果:
幼兒不再受限于識字量及老師沒空的情況下而導致閱讀需要而無法達到滿足。他們特別愿意去選擇點讀筆和PAD來了解自己感興趣的書籍等,一段時間后,他們對書上的內(nèi)容了如指掌,也愿意去表達書上的內(nèi)容。有時候,幾個人一起用智能筆點讀,還提高了幼兒合作及溝通的能力。
片段二:
在個別化活動《動物棋》的學習過程中,我將規(guī)則用簡筆畫畫了下來,游戲開始了,可可和星星來到玩動物棋,可可:“我們先看一看怎么玩吧,每個棋子放在不同的地方,為什么呀?”星星:“我也不知道,那這個到底怎么玩呀。”
分析:
在個別化活動中,我們在投放一些新材料的時候,都會制作一些玩法圖,告訴幼兒新材料的玩法。提高幼兒自主閱讀玩法、了解玩法的能力。但是不同差異的幼兒在實踐過程中會遇到困難,或受限于自身閱讀理解能力的差異,或是客觀因素,如:教師的玩法圖不夠清晰明確,導致閱讀失敗。從而促使他們對新材料的興趣頓時消失。
措施:
個別化活動中,我們在投放一些新材料的時候,都會制作一些玩法圖,還利用點讀筆新增了語音播報規(guī)則的功能,告訴幼兒新材料的玩法。提高幼兒自主閱讀玩法、了解玩法的能力。當幼兒操作新材料時,幼兒可以先觀察玩法圖,遇到點讀筆了解規(guī)則,兩者結(jié)合的閱讀方式讓閱讀結(jié)果更準確,也為他們的閱讀能力打好基礎。
效果:
當幼兒操作新材料時,幼兒可以先自己觀察玩法圖,如不能理解可以使用點讀筆了解規(guī)則,兩者結(jié)合的閱讀方式讓閱讀結(jié)果更準確,也為他們的閱讀能力打好基礎。
二、搭建多媒體互動平臺,提高幼兒閱讀積極性
片段一:
在主題《周圍的人》開展過程中,有一個“我身邊的人”板塊,需要幼兒去記錄身邊的人的職業(yè),喜好等內(nèi)容?;顒娱_始了,勇勇興致勃勃的去采訪了,他找到西西:“西西,你住在哪里?你最喜歡什么?你長大要做什么?”西西:“我住在XXX。第二個問題是什么,我喜歡吃冰激凌、蛋糕、牛奶、西瓜還有甜品,還有一個問題是什么?”勇勇:“你長大要做什么?!蔽魑鳎骸芭叮议L大想當老師,哦,不是,我最想當警察,但是我也相當護士......”西西回答完后,勇勇回到自己的座位,記錄了一些信息,但是怎么也整理不了西西最喜歡吃的東西有很多,但到底是哪些呢?
分析:
幼兒的表達能力較強,在活動中,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問題。但是西西說的有點“啰嗦”,憑著自己的感覺說。勇勇單憑自己的腦力無法記住大量的信息,導致聽覺活動閱讀不完整。
措施:
我們鼓勵幼兒使用點讀筆和PAD去采訪同伴和老師,錄下有用的信息,然后將信息通過自己的符號再記錄下來。這樣的做法,信息會變得比較完整。幼兒記錄好之后,再聽一遍錄音,驗證自己的記錄。感興趣的同伴還可以下次進入這個區(qū)域進行個別化活動時,通過錄音來了解記錄紙上的信息。
效果:
借用點讀筆的錄音功能,讓幼兒有了互動的機會,大家在互相傾聽的活動中,產(chǎn)生了更加生活化的閱讀平臺,也讓幼兒之間相互閱讀的興趣更加的強烈。除此之外,我們后來還在建構(gòu)活動中,通過點讀筆或者錄制視頻將自己的搭建想法和內(nèi)容大膽的向同伴介紹,幼兒在聽到自己的聲音時,有一種滿足感。同伴在通過點讀筆和pad了解到他的建構(gòu)想法時,閱讀的欲望更強。在運用信息技術(shù)產(chǎn)生的互動的過程中,幼兒的閱讀的積極性也更高。
實踐證明信息技術(shù)手段,是一種極有效的教育方法,促進了老師在指導幼兒閱讀的過程中:“教”的有效性和趣味性,營造了多元的閱讀平臺和機會。提高幼兒“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幼兒前閱讀能力的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