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rèn)為,要做到限鹽,只要不吃太咸就可以了吧。其實并不是只有咸的食物中才含鹽,冰淇淋、蛋糕、面包、話梅等甜食也是含鹽大戶。
甜點中加鹽更美味
專家表示,單憑味覺根本察覺不出鹽分的高低,當(dāng)鹽減少20%~30%,人的味覺是感受不到的。食物光有甜味根本“吸引”不了味覺,食物美味可口主要是鹽在起作用。因此,為了提升口感,給甜品里加鹽是必不可少的。奶酪、糕點成坯后在儲存發(fā)酵前,表面要抹上一層鹽先來“腌制”,這是發(fā)酵和儲存的必備工序。吃的時候,鹽味已經(jīng)被那股濃郁的甜味掩蓋住了,“欺騙”了味覺。每100克的話梅中,含有近8克鹽,已經(jīng)超過了我們一天的攝鹽量。
而且,甜味常常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攝入更多的鹽分。有實驗證明,在1%~2%的食鹽溶液中添加10%的糖,幾乎可以完全抵消咸味。在很多咸甜口味的菜里,如糖醋排骨、魚香肉絲等菜,食鹽的濃度要比味蕾嘗到的含量更高。
含“鈉”的都含鹽
多種調(diào)料如醬油、醋、味精中都含鹽,味精更是含鹽“大戶”。每100克味精中含鹽量為20.7克,遠高于看起來很咸的豆瓣醬、辣醬、豆豉等其他調(diào)味品。
氯化鈉就是食鹽,大部分食物的配料表中,不會直接標(biāo)注食鹽含量,都是用“鈉”含量來反映。很多食品的生產(chǎn)必須加入含鈉的輔料及添加劑用作防腐劑,可以讓食品外觀和口感更佳。比如餅干里的膨松劑和泡打粉中的碳酸氫鈉、味精中的谷氨酸鈉、飲料中的三聚磷酸鈉、食品添加劑中的亞硝酸鈉以及各類防腐劑中的苯甲酸鈉等。所以,購買食物時只需要看營養(yǎng)標(biāo)簽,找到鈉含量,就可以知道里面含多少鹽。
(摘自《蘭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