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文裁縫
板塊郵箱:xawbyl@sina.com
楊家建立的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無奈的王朝之一,那真是得來容易丟失更容易。
公元618年,就在隋朝統(tǒng)一天下的第三十個年頭,十八路反王揭竿而起,天下英雄開始逐鹿中原。一時間,各路豪杰競相上場,他們揮起欲望之劍,討敵之喉,沖突不斷,戰(zhàn)事連連。
在這場大混戰(zhàn)中,最后的贏家是當(dāng)初誰也沒有看好的李淵。
公元618年五月,隋煬帝楊廣的孫子,也就是李淵立的十四歲的隋恭帝楊侑,在長安禪位給李淵。隨后,李淵即皇帝位,國號“唐”,定都長安。
公元624年,李淵平定各方勢力,統(tǒng)一天下,大唐王朝正式開張營業(yè)。
那么,這個起兵最晚卻最終獲得天下的李淵,到底有什么過人之處呢?三點足矣。
第一,李淵出身顯赫,還有一個“好身體”。
從南北朝開始,李家就是西魏、北周、隋朝的世襲軍事貴族,戰(zhàn)功顯赫。而且,李家還是北周、隋朝皇室的親戚,李淵的母親獨孤氏和隋文帝楊堅的獨孤皇后是一對親姐妹。所以,如果從輩分上來定義,李淵和隋煬帝楊廣是一對表兄弟。
憑借這層皇室關(guān)系,李淵七歲就世襲唐國公,不僅入仕很早,而且作為朝廷顯貴,李淵還得到了不少的政治資本。
除了身份顯赫、雄踞一方外,李淵還擁有一個超級好的身體。
根據(jù)《太平預(yù)覽·相》記載,李淵體有三乳,左腋下有一片紫色大痣,像一條龍。
龍的事就不用說了,古人還迷信,認(rèn)為“乳”越多,代表這個人越有本事。傳說西周王朝的奠基者周文王就有四個乳。如今這個李淵,雖然比周文王少一個乳,但是憑借“體有三乳”以及像龍一樣的痣這兩個資本,李淵成功收編了長孫順德、劉弘基、武士等人,還間接降伏了瓦崗寨的人。
第二,李淵有帝王之志。
根據(jù)復(fù)旦大學(xué)韓癉教授的觀點:“在所有開國皇帝中,李淵是最平庸的一個,平庸得讓人難以相信,這等人也能創(chuàng)立江山?”
誠然,在古書記載中,李淵確實平庸。在皇帝楊廣眼中,李淵胖乎乎的,憨厚可下,連戰(zhàn)連捷,最后攻陷隋朝都城長安,并順理成章地建國稱帝。
所以我們可以確認(rèn),在當(dāng)時的那個時代,李淵絕對是一個足智多謀、審時度勢、深藏不露,要么隱忍不發(fā)、要么一擊必中的狠角色。對比在隋末戰(zhàn)爭中風(fēng)生水起、四方征戰(zhàn)的李密、王世充、竇建德等造反者,李淵選擇避其鋒芒、四處稱臣、靜候時機(jī),一戰(zhàn)而奪取了整個天下!
雖然從道德的角度看,李淵不是一個正人君子、英雄豪杰,但是從政治層面看,他絕對是那個時代最杰出的一個人物。
綜觀歷史,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最終奪取天下。那么這里就有一個問題出現(xiàn)了,李淵建立的這個國家,為什么叫唐朝呢?
從歷史的角度講,李淵之所以取國號為“唐”,無非就是“唐國公——唐王——唐帝”這一基本流程,走走過場而已。但是,一旦追溯過去,我們就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李淵建立的這個唐朝的國號,不僅繼承了自己家族的爵位,更是寄托了其建立一個偉大王朝的夢想!
為了說明白這個問題,我們要從李淵的祖父李虎說起。李虎這個人,真是人如其名。此人是武川鎮(zhèn)(今內(nèi)蒙古武川縣西)軍人世家出身。李虎的祖父李熙是北魏的一員戰(zhàn)將。李虎繼承了祖先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是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
李虎年輕的時候,經(jīng)常陪同權(quán)臣宇文泰檢閱士兵。閱兵愛、胸?zé)o大志。
實際上,不論是現(xiàn)在的教授,還是當(dāng)時的帝王,都被這個胖子欺騙了。
《舊唐書》記載:“(高祖)及長,倜儻豁達(dá),任性直率,寬仁容眾,無貴賤咸得其歡心?!币虼烁髀泛澜芏荚敢飧顪Y結(jié)交,并為其肝腦涂地、效犬馬之勞。
李淵擁有開國皇帝的所有特征,既會韜光養(yǎng)晦,又會發(fā)展自己的勢力,他怎么可能是一個平庸的帝王呢?
第三,李淵擁有一塊好地盤。
隋末亂世,硝煙四起,為了鞏固自己的江山,隋煬帝楊廣挑來挑去,最后選中了表兄李淵,命他鎮(zhèn)守太原,坐鎮(zhèn)山西。
“戶籍總?cè)丝诔^兩萬,其中98%以上為水庫移民,可耕地面積只有2.17萬畝。平均每個家庭農(nóng)場只有7畝地,紅湖是典型的人多地少農(nóng)場?!鞭r(nóng)場黨委書記羅培歡介紹。
這個決定,無疑是楊廣一生中最大的失誤。通過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對于隋朝,山西的戰(zhàn)略意義非比尋常。
山西這個地方,攻守兼?zhèn)?。如果選擇這里進(jìn)行割據(jù),東面有巍峨的太行山作為屏障,西面有滔滔不絕的黃河作為依托,是防守的天然要塞。
相反,如果從這里逐鹿中原,往北可進(jìn)入廣袤的蒙古草原,去聯(lián)系少數(shù)民族共謀大事;往南則可直接入主中原,攻城略地,一點都不費事!
除此之外,山西首府太原不僅是防御北面少數(shù)民族的軍事重鎮(zhèn),更是都城洛陽、長安的重要屏障。如果太原丟失,大隋王朝則危矣。李淵從太原起兵后,正是借助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以及少數(shù)民族彪悍騎兵的攻擊力,一路南地點地廣人稀,經(jīng)常有豹子出沒,沒事的時候,這些豹子就出來傷人,打牙祭。
有一天,一只豹子想把李虎當(dāng)晚餐,結(jié)果李虎二話不說,就把豹子打死了,還用豹子皮做了一件衣服。得知這件事情,宇文泰發(fā)自內(nèi)心地說道:“公之名虎,信不虛也!”從此之后,宇文泰更加對李虎委以重任了。
有了宇文泰這個大靠山,李虎的事業(yè)風(fēng)生水起,他做到了西魏的軍事總司令(太尉),而且還在八位柱國大將軍中,僅僅排在宇文泰、元欣之后,成為擁有實權(quán)的狠角色,最后被封為隴西公。
宇文泰的兒子謀朝篡位,取代西魏,建立北周王朝時,李虎雖然病逝,仍被視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為“唐國公”。這也是李家王朝“唐”字的由來。
這個問題,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總之一句話,就是趕巧了,李虎根本沒有第二個選擇。
原來,根據(jù)李虎家譜顯示,他的祖先應(yīng)該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趙國人,其祖先可能是“戰(zhàn)國四將”之一的李牧。但是,經(jīng)時光流逝、顛沛流離后,李虎一族來到了甘肅隴西,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他就謊稱自己為“隴西李氏一族”的后裔。
“隴西李氏一族”的名號,也非常了不起!其祖先就是老子李耳,后代有秦朝時期的李信(伐楚失敗的那個,也是李牧的死敵),漢朝時期的“飛將軍”李廣(李信的曾孫子),十六國西涼的開國之君李詗等人,這些人都是隴西李氏一族的杰出代表。
在南北朝時期,隴西李氏為天下一等的名門望族,是所有人趨之若鶩的聯(lián)姻對象。因此,李虎篡改家族簡歷,稱自己為這一族的優(yōu)秀后代,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但是,“隴西李氏一族”又跟“唐”這個字有什么關(guān)系呢?
既然李虎是“隴西李氏一族”的后代,又是西魏的隴西公,那么在追賜他的封號時,就需從當(dāng)?shù)卦瓉淼姆馓柸胧?。如果?dāng)?shù)貨]有封號,或者是都被人占用了,這才能夠取一個新的封號。
在先秦時期,隴西這片土地曾經(jīng)是魏國、趙國、秦國、晉國、中山國、唐國的土地,所以要冊封的名稱有魏、趙、秦、晉、中山、唐這六個稱號可以選擇。這六個字中,“魏”這個稱呼已經(jīng)變成了北魏、西魏、東魏的國號,趙、秦、晉分別冊封給了李弼、宇文直、宇文護(hù),中山是復(fù)姓,不可晉封為國之公號。在這種排除法下,李虎能夠選擇的唯一封號,只有這個“唐”字了,他被追封為“唐國公”,是唯一的選擇。
那么這個唐國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先秦歷史中,唐國就是三皇五帝中“帝堯”建立的國家。而這個帝堯的姓氏,就叫做“唐”,因此他也被稱為“唐堯”。
雖然中國的三皇五帝有好幾種說法,但是不管哪個版本,都有唐堯的身影。在中國歷史上,唐堯還是第一位仁義之君。
在中國古代文獻(xiàn)中,唐堯所謂的“仁”,絕對實至名歸。他不僅勤勞簡樸、處事公正、政績顯赫,而且不奢靡享樂,不鋪張浪費。
在生活上,唐堯住茅草屋,穿粗布衣服,吃窩頭咸菜;在為君上,唐堯任勞任怨,抗洪搶險,東奔西跑,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wù),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國泰民安。
除此之外,在選擇接班人的問題上,唐堯唯才是舉,按照“天下為公”的原則,任用德才兼?zhèn)涞挠菟?,為國家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接班人。
據(jù)說唐堯死了以后,天下百姓就像死了親生父母一樣難過,三年之內(nèi),四海絕音,五湖盡哭,天下無人奏樂,百姓再無笑臉??鬃訉μ茍蚋潜憩F(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愛戴之情,我們不妨看一段《論語·泰伯》的內(nèi)容,來了解一下孔子對唐堯的贊美之情:
“大哉!堯之為君也。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乎!民無能名焉。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偉大的君主唐堯呀!你像山峰一樣聳立著!天下只有天最大,但只有唐堯能夠效法天!在你的領(lǐng)導(dǎo)下,百姓不知道如何贊美你呀!你的那些偉大的功績,是如此偉大,你所制定的禮儀制度,是如此輝煌!”
由此可見,李淵以這個唐堯皇帝為榜樣,以“唐”為國號,就是希望自己成為唐堯一樣的仁義君主,更希望自己的這個唐朝,能夠成為唐堯時代的太平盛世,并永載史冊!
雖然在取國號這個問題上李淵用盡了腦力,但他確實可以欣慰了。
因為他的后世子孫,確實沒有讓這位開國之君失望,唐朝成為一個強(qiáng)盛的王朝,四方朝拜、五湖稱臣,還成為中國“黃金時代”的別稱。
然而,九泉之下的李淵還是會有一些遺憾的,畢竟在他辭世多年后,為他編寫史書的人,居然是一個女流之輩,還是自己的兒媳婦兼孫媳婦!
更神奇的是,這個原本沒有名字的女人,居然從孔子贊美唐堯的文章里,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唯天為大,唯堯則之。你知道這個女人從這句話中,找到了一個什么名字嗎?
對,這個名字就是“則天”。而這個女人,她姓武。在這個女人橫空出世、君臨天下之前,李淵還經(jīng)歷了一件事情,一件讓他痛不欲生、家破人亡的事情。李淵看著自己的兩個愛子命喪黃泉、人頭落地;看著自己的孩子上演兄弟相殘、弒君奪位的大戲,并且自己從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成為孤苦伶仃的所謂太上皇,最后被深埋后宮,凄涼慘死。
這個讓李淵既愛又恨、徹底改變歷史軌跡甚至改變整個唐朝歷史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