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呂不韋列傳》
[成語釋義]原指改動一個字賞賜千金。形容文字價值極高,文辭精彩奇妙。也指書法作品的珍貴。
[近義成語]字字珠璣
[反義成語]一文不值
一天,呂不韋召集門客進(jìn)行商議,看看如何能提高他的威望。有的門客建議呂不韋統(tǒng)兵出征,滅掉幾個國家,立下赫赫戰(zhàn)功,以此來樹立威信。
有人立即反對說:“這辦法有百害無一利,即使打了勝仗,回來也升不了官,因為沒有比丞相還高的職位了。重要的是戰(zhàn)爭風(fēng)險太大,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萬一戰(zhàn)爭失利,結(jié)果會適得其反?!?/p>
呂不韋接著問其他人:“還有其他好辦法嗎?”過了一會兒,有一位門客說:“我們大家都清楚,孔子是個大學(xué)問家,他著有《春秋》。孫子很會打仗,他寫了《孫子兵法》。我想,如果我們也效仿前人,著一部書,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又可以為后人做些貢獻(xiàn)?!?/p>
呂不韋聽了很高興,立即組織他的門客開始這項工作。他再分門別類,編成“六論”“八覽”“十二紀(jì)”三個部分,共計二十多萬字。
呂不韋自以為這部書包羅天地萬物古今之事,故得意地取名為《呂氏春秋》。后來,呂不韋將《呂氏春秋》公布于咸陽的城門旁,并將干金懸掛在書的上面。
廣邀各諸侯國的游士賓客前來評閱。呂不韋許諾:如果有人能在書中增加一個字或減去一個字,就獎賞給他一千金?!耙蛔指山稹庇纱硕鴣怼?/p>
后來的人,根據(jù)這個故事,引申“一字千金”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一篇文章的價值很高,或者稱贊一篇文章在修辭上特別出色,字字珠磯,不可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