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莊子·達生》
【成語釋義】呆:發(fā)呆,呆頭呆腦。若:如,像。木雞:木頭刻成的雞。這里指訓練有素,以不變應(yīng)萬變的斗雞。后比喻人因驚懼而發(fā)愣發(fā)呆的樣子。
【近義成語】目瞪口呆張口結(jié)舌
【反義成語】精神抖擻神采奕奕
從前,有一種叫斗雞的游戲,這種游戲在宮廷里十分受歡迎。齊國的國王也是位斗雞游戲的愛好者,他想在斗雞賽中取得勝利,所以就特地去請當時訓練斗雞的專家紀渻子來幫他訓練雞。
齊王求勝心切,總是迫不及待地派人去紀渻子那里打聽斗雞訓練的效果。這不,才過了十天,他就派人來問紀渻子:“斗雞訓練好了嗎?”紀渻子搖搖頭,無奈地回答說:“還沒訓練好,這只雞本事不大,卻傲氣十足的,一見到對手就躍躍欲試,沉不住氣?!?/p>
又過了十天,齊王又按捺不住了,再一次派人來催問,紀渻子仍然搖搖頭,嘆了口氣說:“唉,還是不行啊,這只雞雖然不亂動了,但是它聽到其他雞的叫聲,看到其他雞的身影,還是反應(yīng)得很迅速?!饼R王的使者大為不解,問道:“雞反應(yīng)快,難道不好嗎?”紀渻子說:“只能說明它求勝心切,還不夠沉穩(wěn)?!?/p>
又過了十天,紀淄子對使者說:“現(xiàn)在差不多了。雖然有其他雞向它挑釁,但是它看到這些雞就像沒看到一樣,神態(tài)依舊,沒有什么變化。它看上去像木頭做的雞一樣,呆頭呆腦的,可它一旦上了斗雞場,對手看到它就嚇跑了?!?/p>
齊王將信將疑地把這只呆雞帶上斗雞場,果然每場都贏。
這就是成語“呆若木雞”的本意,不過現(xiàn)在“呆若木雞”的意思有了變化,常用來形容人因為驚嚇而發(fā)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