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衛(wèi)琴
《一只窩囊的大老虎》是葉至善回憶他童年時候,在一次班級演出時上臺扮演老虎的故事,內(nèi)容淺顯,但耐人尋味。在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好好解讀。
精彩語段
①老師真是個通情達理的好老師。她說:“不要緊,扮老虎不一定要豁虎跳。你先四腳著地爬上臺,見了他們兄妹倆就站起來,啊嗚啊嗚叫著,向他們撲過去,他們逃你就追。等到獵人上場,對你連開兩槍,你就躺下來——死掉。記住了嗎?”
②我就彎下身子向前爬,老師在一旁不斷地提示:“向前爬,再向前爬,快站起來,你沒看見他們嗎?向他們撲過去!唉,你怎么不叫哇?嗓門要大。別忘了你不是貓,你是一只老虎?!?/p>
我還以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過的了,不用說話,不用露臉,沒想到也這么難。
老師賞讀
這部分內(nèi)容,重點寫了排練前,老師告訴“我”怎樣表演,用了 “爬”“站”“叫”“撲”“追”“躺”六個動詞,把老虎應(yīng)該怎么演的步驟寫得具體明確。我們在學(xué)習(xí)這一段時,就可以牢牢抓住這六個動作,先用筆把這六個動詞圈出來,好好讀一讀,再想一想,這些動詞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再來演一演,請老師扮演故事中的老師,自己扮演文中的“我”,還可以進行分角色朗讀。
當我們把六個動作記住以后,我們來看作者寫排練的這部分,你會發(fā)現(xiàn)作者并沒有寫出上面的六個動作,只是寫了老師現(xiàn)場指導(dǎo),卻把“我”的表演直接省略了,但恰恰就是這沒有寫出來的內(nèi)容,給了我們大膽想象的空間。我們一邊讀著老師的指導(dǎo),一邊就可以想象出當時的“我”表演時的笨拙。想象一下,當時“我”是怎么表演的?為什么作者最后說“我還以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過的了,不用說話,不用露臉,沒想到也這么難”?是因為“我”表演時的步驟打亂了嗎?或是因為“我”緊張而缺失了什么細節(jié)?你看,我們抓住這六個動詞,就可以想象出這么多有趣的畫面。這樣來分析文章,既培養(yǎng)了我們的想象力,又進行了語言訓(xùn)練,一舉兩得。
小練習(xí)
想象,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幫助我們把想象的畫面變成文字,記錄下來。請你把“我”扮老虎表演的過程寫下來,如果再加上心理活動的描寫,那就更棒了。
我就彎下身子向前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