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幼兒園 王 晶
設(shè)計意圖:空氣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guān),世間萬物都離不開空氣。對大班幼兒來說,他們對空氣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核心價值就是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探究能力,使幼兒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充分發(fā)展形象思維,而且逐步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我設(shè)計了大班科學活動“上上下下的潛水員”,以潛水員為活動的主要線索進行探索,感受空氣占據(jù)空間這個科學現(xiàn)象,從而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增強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1.裝有水的水盆若干。2.自制潛水員,透明杯每人一份。3.紙、筆。4.抹布。教學詳案教案備注[課時建議]1課時[活動目標]1.通過實驗初步了解空氣占有空間的性質(zhì)。2.運用所獲得的體驗及時調(diào)整操作方法,并能大膽表述自己探究的過程和結(jié)果。3.體驗探索活動給幼兒帶來的成功和喜悅。[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出示潛水員,提出問題師:你們看,知道他是誰嗎?出示潛水員。師:潛水員會干什么?把潛水員放在水上。師:咦!潛水員為什么沒有潛入水底呢?二、基本部分1.出示透明杯,進行猜測,并分組試驗,相互交流自己的實驗結(jié)果。師:這是什么?師:我要用這個杯子幫助潛水員潛入水中,猜一猜潛水員的衣服會不會濕呢?幼兒操作,并交流結(jié)果。師:你們的潛水員進入水中了嗎?師:潛水員的衣服濕了嗎?2.教師操作,幼兒觀察。師:王老師今天也要來試一試,注意看哦。幼兒討論:潛水員現(xiàn)在在哪里?他的衣服會濕嗎?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我的潛水員衣服濕了嗎?師:我是怎么做到的?幼兒討論:為什么潛水員潛入水底而衣服沒有濕?如何讓潛水員潛入水底而衣服不濕?出示“潛水員”,運用直接導(dǎo)入的形式,引出主題并拋出問題,引發(fā)幼兒進行思考以及探究的興趣。重點:初步了解空氣占有空間的性質(zhì)。難點: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操作,并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發(fā)現(xiàn)。在硬卡紙上畫出潛水員,然后剪下粘在泡沫板上,使其能浮在水面。提出問題,請幼兒進行思考,并交流討論。進行第一次嘗試操作,自主探索讓“潛水員衣服不濕”的方法,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教師可以用布遮住,不讓幼兒看到杯子放入水中的方法,杯子到水底后,請幼兒觀察。再用布遮住,取出水杯。幼兒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
幼兒記錄杯子放入水中的方法。3.幼兒再次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注意調(diào)整方法,再次操作。師:你們可以再試一試,怎么樣可以讓自己的潛水員衣服不濕。引導(dǎo)幼兒及時觀察自己的實驗結(jié)果。師:你的潛水員在運動的過程中濕了嗎?師:你是怎么做的?你認為潛水員為什么會濕?師:水是怎么進去的?4.交流操作的過程及結(jié)果。幼兒交流討論。師:剛才你們是怎么做的?結(jié)果怎么樣?師:誰的潛水員沒濕,是如何做到的呢?幼兒討論潛水員不濕的方法。師:為什么同樣是把杯子放入水中,潛水員有的會濕,有的不會濕?放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樣?幼兒交流。教師操作兩種方法(直放、斜放),幼兒觀察。師:水只要有一點縫隙就能跑進杯子里去,為什么杯子豎直放進水里,水就沒法進入到杯子里呢?小結(jié):當杯子豎直倒扣放入水中,杯子里充滿了空氣,擋住了水,水進不來,潛水員就不會濕;如果傾斜杯子,空氣就會從杯子里跑出來,水也會流進杯子里,潛水員就會濕了。三、結(jié)束部分1.請幼兒可以再嘗試。2.整理材料。教師可根據(jù)時間情況,請幼兒再次進行操作,體驗成功的喜悅。[活動延伸]1.出示紙巾,將紙巾放在杯底,問:“將杯子放進水中,紙巾會濕嗎?”2.請幼兒回家后進行試驗,并將結(jié)果記錄下來。幼兒第二次操作中,教師可以提出新的要求“讓潛水員可以在水中上上下下,而且衣服不濕”。教師注意進行指導(dǎo),觀察成功與失敗的幼兒的是如何操作的。請幼兒先介紹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失敗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發(fā)揮同伴間的相互學習,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示范兩種不同放杯子的方法,并進行小結(jié)。
反思:
本次活動是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接受能力來設(shè)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緊湊。從執(zhí)教后的效果上來看,孩子們在活動中都能積極地參與,活動自始至終都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的。通過一次次問題的拋出,請幼兒思考,培養(yǎng)幼兒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每一次操作都給幼兒新的挑戰(zhàn),讓幼兒自己在操作探索中發(fā)現(xiàn),原來空氣無處不在——由于杯子里充滿了空氣,當我們將杯子豎直壓入水中時,杯子里的空氣就會把水阻隔在杯子外面,不會進入杯子里。
活動中教師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材料、自由探索空間,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xiàn)了同伴間相互的學習,滿足了幼兒的探究欲望,使幼兒萌發(fā)對科學探索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