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5日,“‘行為世范陳振濂專業(yè)教學團隊書法作品展暨2018‘蒲公英計劃教師作品展”在杭州恒廬美術(shù)館開幕。
六年前,陳振濂攜手浙江日報,推出了全國書法教師“蒲公英計劃”公益培訓,實施了一場關(guān)于書法的薪火傳承實驗。六年里,直接受益老師達上千人。
此次展覽展出陳振濂及其“蒲公英計劃”教學團隊書法作品共計60余件。展覽以“行為世范”為主題,回顧六年(2012-2018)“蒲公英計劃”成果,集結(jié)歷年“蒲公英計劃”書法教師來共同做一個集中展示。這37位書法教師的精品力作,代表著“蒲公英計劃”的專業(yè)性,是“蒲公英計劃”公益培訓項目面向社會、面向書法界教育界的一份答卷,也是一次百花齊放的藝術(shù)盛事。
陳振濂說,所謂“行為世范”,其一,此處的“行”,是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實際行動之“行”,又是具體的作品展示行為之“行”,還是蒲公英培訓項目的持久行動之“行”。其二的“世”,乃為面向社會,面向書法界教育界。第三是成為“范”即楷模。這次選上的展品,是優(yōu)秀的“范”,我們的公益立場也是一種對道義的“范”,六年的歷程和上千人的投入和努力,尤其是蒲公英教師們,頂著酷暑認真學習的蒲公英學員們,更足以為“范”。
今年是“蒲公英計劃”的第七個年頭。在策劃之初,便確立了“互聯(lián)網(wǎng)+書法教學”的培訓方向。因此,“陳振濂講習所”應(yīng)運而生,講習所由陳振濂先生擔任總策劃,由蒲公英教師團隊擔任講師,通過浙江美術(shù)傳媒拍賣專門打造的視頻教學平臺“美術(shù)名家課堂”,以免費公益課的形式,向社會各界開放普及書法入門教學。讓更多渴望學習書法的師生,得以進入正統(tǒng)書法入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