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平
河南省民辦教育協(xié)會副會長
中國民辦教育共同體首席專家
中國民辦學前教育卓越領軍人物
香港國際蒙特梭利教育聯(lián)盟名譽主席
一、兒童的天性不全是美好
我們常說到兒童的好奇、多動、貪玩是天性,其實,兒童還有自由、任性、貪婪、獨享、懶惰等。這些人之初的本性,對天真的兒童來講,都可以叫做天性,和動物沒有多大區(qū)別。
所以,人從自然人到社會人,需要教育,否則,無條件放縱兒童天性是不對的,是反教育的。
二、我不知道該怎樣懲罰孩子
前一陣子“浮夸風”過去后,人們開始小心翼翼地說“可以懲罰”,甚至有人開始懷念“戒尺”了。一位小學孩子的爸爸跟我說:“我不知道該怎樣懲罰孩子,我只知道兒童成長不能讓懲罰缺席。”我回答說:“彼此,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懲罰兒童?!?/p>
不過,我說了,用勞動懲罰兒童會讓兒童厭煩勞動,用學習懲罰兒童也會讓兒童更煩學習。(那些抄寫100遍作業(yè)當數(shù)最惡)至于其它方法嗎,我不說,誰的孩子誰懂。
三、總說“長大成人”,難道兒童就不是人嗎!
“孩子還小,等長大成人就好了”,這是在兒童出問題后有問題的說法,試問:難道兒童就不是人?!
你可能認為我在挑話找事,非也。事實上我國文化一向如此,對兒童是人本尊重不夠,甚至有的家長嬌慣孩子的行為,不啻于把孩子當寵物一般對待,喜歡得不要不要的了,只剩下糊涂的愛,缺少在精神界面下對生命的敬畏。
四、沒有問題的孩子可能就是問題
總是用“聽話、乖”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缺少個性,不善獨立思考,只會在順從的表象下去依賴,在不給父母添亂的情況下一直“優(yōu)秀”下去,最終,長大后,許多能力系統(tǒng)發(fā)展不健全,呈現(xiàn)出低能態(tài)。
五、娛樂兒童的頻道可能重現(xiàn)“傷仲永”
古代一個“仲永”倒下去,當下千萬個“仲永”登上臺。其實,這也就是當下物質(zhì)營養(yǎng)豐富,信息視野廣闊了,然后,涌出了數(shù)不清的“好像神童”。
于是,家長按捺不住虛榮和驕傲,抱起“仲永”走進娛樂頻道展示“神童”。我不知道這屬于兒童在娛樂成人還是成人在娛樂兒童,但我知道最終受益的是娛樂頻道的收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