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青年作家的仿“普魯斯特問答”

      2019-06-25 02:39李蔚超
      江南 2019年3期
      關鍵詞:才華

      背景

      “普魯斯特問卷”,顧名思義,與著名小說家普魯斯特有關,問卷由一系列問題組成,包括人的生活、價值觀及人生經(jīng)驗等內(nèi)容。普魯斯特并不是這份問卷的發(fā)明者,但這份問卷因為他特別的答案而出名,并在當年時髦的巴黎沙龍中流行。普魯斯特在十三歲和二十歲的時候分別做了一次調查,答案有很大不同,后來研究普魯斯特的人士還以此為依據(jù)來分析一個作家成長的變化。既然是向中國青年作家提問,問卷發(fā)起人李蔚超女士做了更靠文學方向的修改。這些問答可以用來看待中國青年作家們在文學上的“情感結構”,至少,可以作為一個觀察時代“情感結構”的立足點。

      李蔚超:你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弋 舟:能觀天象。

      于曉威:當然還是寫作。

      王小王:如果是現(xiàn)實主義的回答,我希望得到一個超棒的舞蹈技藝,因為愛跳舞,但小時候學舞蹈偷懶,現(xiàn)在看到舞蹈家在臺上自由支配肢體,用身體展現(xiàn)心靈深處的情感,非常羨慕。如果是超現(xiàn)實主義的回答,那我希望能夠讀懂所有人的心。

      王秀云:年輕時,覺得才華是一個帶著光芒的詞。今天,我會覺得所有帶光芒的詞,我們都是要警惕的。作為寫作者,我希望有寫作才華;作為繪畫藝術的眺望者,我希望我有繪畫才華,當然,看見影視明星交稅都可以到八億元,讓我這種每月幾千元的人忍不住想有表演才華??墒?,靜下心來,我此刻最想要的,其實是面對多維多元的人世,我可以沉默的才華。

      王蘇辛:整理房間和做飯。

      東 君:寫出一部獨一無二的小說。

      石一楓:理解他人的才華。

      劉 汀:就現(xiàn)在來看,還是寫出理想作品的敘事才華吧。

      祁 媛:作曲,我一直覺得音樂是最感性又最精致的藝術語言,如果我能精于此道,我想我會此生無憾。

      孫 頻:不會后悔。

      吳 玄:我希望我可以像上帝一樣,整一整宇宙,如果不,整一整地球也可以。

      李 浩:君特·格拉斯或薩爾曼·魯西迪式的才華。他們有那么強大的包容感,又能把一切一切納入到自我的游刃之中。在我看來,他們幾乎是“微上帝”。我特別希望擁有他們那樣的博大和貌似輕易的創(chuàng)世感。

      張 楚:跳高。我初中、高中每次學校運動會都會參加跳高比賽,每次的成績都是150厘米。我特別希望自己能跳到160厘米,不是背越式,而是跨越式。輕輕松松就跳過去那種。

      楊慶祥:通靈。

      陳集益:作為小說家,我個人以為我并不缺虛構和想象的才華,而是缺少某些能力。我最希望擁有的能力是,過目不忘的能力,看穿世事的能力,能言善辯的能力。它們雖說是能力,其實也屬于才華范疇。我缺這些,所以無法記住很多知識,生活、社交能力差。而且在受到壓制的時候,缺乏從人群里站出來的勇氣。

      李德南:能回答如下問題的才華:人是什么,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孟小書:過目不忘。我記性不好,無論是多喜歡的書、電影或發(fā)生過的事,總是過陣子就忘。

      高 巖:將內(nèi)心和思考完全闡述出來的能力!

      哲 貴:我對“才華”持懷疑態(tài)度,只對“獨特”和“沉默”情有獨鐘。

      曉 航:我最希望擁有能透徹理解這個世界和人心的能力,雖然我不斷從各個學科,比如科學、哲學、宗教那里接納各種看法,學習運用各種工具,但是面對世界時還是常常感到力不從心。

      蔡 東:希望擁有“無我”和“內(nèi)心安靜”的才華——我將其定義為才華,并且認為比寫作、繪畫、音樂等具體的才華更重要也更根本。

      魏 微:敘事的才華。

      李蔚超:你最尊敬的作家是誰?

      弋 舟:莊子、司馬遷、托爾斯泰、馬爾克斯,真是不少。

      于曉威:雨果。他奠定了我少年時的價值基礎。

      王小王:從文學成就來考量,那有太多值得尊敬的作家,無分先后。從人生經(jīng)歷來看,第一時間能想到的是博爾赫斯和索爾仁尼琴。人生給了他們超出常人的痛苦,可他們竟能用才華與毅力獲得超出常人的成就。

      王秀云:寫作者,尊敬的作家很多,而且不同的寫作階段會有不同的榜樣和楷模。年輕時,尊敬曹雪芹和君特·格拉斯,后來尊敬托爾斯泰、莫言、赫拉巴爾、福樓拜?,F(xiàn)在更多了,我尊敬寫好小說的所有作家。

      王蘇辛:福樓拜。

      東 君:錢鍾書。初中時期就開始讀他的作品,至今未輟。

      石一楓:魯迅。

      劉 ?。浩鋵嵱泻芏?,難以挑出個最來,如果最終只選一個,現(xiàn)階段我的選擇是托爾斯泰,因為他全部作品中所包含的那顆偉大心靈。

      祁 媛:魯迅吧,他犀利誠懇,我喜歡讀他罵人,那些都是活該被罵的。他小說寫得多好啊,雖然不復雜,數(shù)量也少,但也夠品嘗再三了。魯迅筆力沉郁犀利又富有靈氣,一看就是魯迅的,尤其他語氣的誠懇非常動人,也因此誠懇是我寫作的座右銘。我覺得一個人如果在寫作時也不能誠懇的話,那么他大概是在什么時候都不會誠懇的了。

      孫 頻:陀思妥耶夫斯基。

      吳 玄:加繆。

      李 浩:“倘若讓我列舉讓我敬重的作家們,他們的影子會使得這座金色的、有著輝煌感的大廳也變得暗淡”——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如果一定要說,我想我會暫時列舉對我有著巨大影響的三位作家:卡爾維諾、君特·格拉斯、普拉斯。

      張 楚:威廉·??思{。他在他浩瀚跌宕的文字世界里表達著忠誠、善良、勇敢、擔當這些品質的隱忍與魅力,同時以他在小說結構上的探索、追求和塑形為后來的寫作者立下了標桿,這標桿既是目標又是障礙——后來者始終未能超越,這從另外一面印證了影響的焦慮。

      楊慶祥:莎士比亞和曹雪芹。還可以加上我自己。

      陳集益:已經(jīng)去世的是魯迅、卡夫卡。目前還活著的是拉什迪、楊顯惠、閻連科、余華。

      李德南:史鐵生。他的寫作,很好地思考并呈現(xiàn)了有限的生命如何走向無限,還有如何在困厄中保持希望,如何去愛,如何建立信仰,等等。

      孟小書:阿城,他對筆下的人物都有憐愛和悲憫之情。

      高 巖:曹雪芹,在一本書中,可以刻畫出數(shù)百個人物,數(shù)十種性格,足以贏得應有的尊敬!

      哲 貴:有一堆。中外都有,不勝枚舉。

      曉 航:曹雪芹、金庸、博爾赫斯、馬爾克斯。

      蔡 東:托爾斯泰。真實、滾燙的靈魂,熱愛生命,反思生命,作品如大地本身,遼闊深厚,讓我有被哺育的感覺。

      魏 微:很多啊。曹雪芹、卡夫卡、博爾赫斯等。

      李蔚超:對你影響最深的作品是哪個?

      弋 舟:《史記》《三個火槍手》《活著》《百年孤獨》,也真是不少。

      于曉威:最初接觸的總是影響最深,《悲慘世界》。

      王小王:這無疑應該是那部最初讓我感受到文學力量的作品。初中時讀了《悲慘世界》,我感到它甚至影響了我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

      王秀云:這就說不好了。因為少年時沒書看,談不上影響。年輕時有些不知天高地厚,錯過了跟大師致敬的最佳年齡,沒模仿過任何大師。這是我終生最遺憾的事情之一。如果非要讓我說,那就是生活。生活這部作品對我影響是最深的。

      王蘇辛:《布瓦爾和佩庫歇》。

      東 君:川端康成的《雪國》。

      石一楓:可能還是《紅樓夢》,僅從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言。

      劉 ?。浩駷橹?,是《戰(zhàn)爭與和平》與《變形記》的二者交織。

      祁 媛:說不好,對我影響深刻的作品有很多,此時立刻想起來的是一篇不那么有名的意大利短篇小說《乘客》。這篇小說是我在一本舊書上偶然翻到的,一下子就讀了進去,后來忍不住又讀了幾遍。小說的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個接近于老的中年女人每天上下班都固定地要坐一趟火車,直到有一天她在車上遇見了一位英俊的年輕男人,聰明的讀者看到這肯定會明白這是一個多簡單的故事了,沒錯,就是那種最老套的愛情騙局。不過作者的高明之處就是通過這個女主人公的觀察和敘述,讓讀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個女人一廂情愿的愛情幻覺是真實的,這給當時的我留下了很深的沖擊和印象,就是小說不是描寫“真實”,而是描寫“真實感”的,這個結論引發(fā)了我對寫小說的興趣,盡管我當時還沒有寫過任何東西。有意思的是,這本書我現(xiàn)在怎么找也找不到了,所以我連小說作者的名字都說不出來,這又是一種“真實”。

      孫 頻:不想說。

      吳 玄:《局外人》。

      李 浩:羅素《西方哲學史》,卡爾維諾《我們的祖先》,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藝術》,君特·格拉斯《鐵皮鼓》,薩爾曼·魯西迪《午夜的孩子》,卡達萊《恥辱龕》,普拉斯的詩,里爾克的詩,馬克·斯特蘭德的詩,布羅茨基《小于一》,奧登《染匠之手》,尤迪特·海爾曼《夏屋,以后》,威廉·福克納《喧嘩與騷動》,卡夫卡《城堡》,唐納德·巴塞爾姆《白雪公主》……之所以沒有談“一本”,是因為我難以在它們之間進行唯一選擇。

      張 楚: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一個寫作者受到某部作品的影響,既是散點式的,又是聚焦式的。

      楊慶祥:很多。包括金庸和古龍。

      陳集益: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

      李德南: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最深”。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梁漱溟的《朝話:人生的醒悟》,海德格爾的《林中路》,還有很多……

      孟小書:《動物兇猛》。是這部作品讓我有了寫小說的沖動。

      高 巖:《紅樓夢》。

      哲 貴:沒有“最深”。有影響的有《莊子》《金剛經(jīng)》《史記》《紅樓夢》《包法利夫人》《永別了,武器》《祖先三部曲》等等。

      曉 航:《紅樓夢》。

      蔡 東:這是一個會產(chǎn)生不同答案的問題,或者說,答案不唯一。就目前的心境來說,我更看重《微不足道的生活》這樣的作品。

      魏 微:《紅樓夢》。

      李蔚超:你偏愛哪位中國作家/華人作家的語言風格?

      弋 舟:王小波、余華、李敬澤、格非。

      于曉威:早年的格非。

      王小王:格非,我的創(chuàng)作導師,嘿嘿。

      王秀云:莫言、畢飛宇、格非、劉慈欣、劉震云、李浩、馬伯庸、慕容雪村等。

      王蘇辛:孫文波。

      東 君:魯迅的語言風格(包括那些拗口的“病句”)。

      石一楓:老舍、王朔那一路吧,不過現(xiàn)在也能看到這類語言的缺陷,我覺得自己進步了。

      劉 汀:魯迅,這個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

      祁 媛:我比較偏愛阿城的語言風格,他斯文,骨子里透出來的那種斯文。我注意到他比較喜歡用不長不短的句子,短句子和長句子偶爾出現(xiàn)以做調劑,取得通篇的平衡,這種平衡的美感總是讓我想到素顏的佳人,也不著錦衣華服,對自己的美完全無所謂,這個就牛逼了,不得不服。

      孫 頻:不止一位。

      吳 玄:阿城。

      李 浩:余華、王小波。我覺得有些西方作家其實比我們更會用“漢語”。

      張 楚:魯迅、郁達夫、張愛玲。

      楊慶祥:2018年偏愛黃錦樹。

      陳集益:余華。不是他所有作品的語言都好,但是諸如《在細雨中呼喊》、《活著》、《許三觀賣血記》、部分中短篇小說,以及大量隨筆、前言后記,是講方言的浙江人怎么運用標準普通話寫作的典范。

      李德南:魯迅的。魯迅的語言,很好地融合了詩性和智性,既古雅,又有現(xiàn)代氣息。它可看,可聽,可讀;可反復看,可反復聽,可反復讀。它具有永恒的魅力。

      孟小書:老舍、葉廣芩等京味兒作家。

      高 巖:汪曾祺,其實我沒讀過汪老先生多少東西,只是偶爾看見他的一篇隨筆,驚訝感嘆,文字已經(jīng)與他融為一體!

      哲 貴:汪曾祺和林斤瀾,李敬澤和畢飛宇。其實他們風格迥然不同,可都閃耀著迷人的光芒。我偏愛他們的光芒。

      曉 航:沒注意過,應該是曹雪芹吧。但是不會影響寫作時我自己對于語言的應用。

      蔡 東:語言上有個人風格的都偏愛。魯迅、廢名、豐子愷、錢鍾書、張愛玲、沈從文等等。

      魏 微:語言風格上,以前喜歡張愛玲、蕭紅,現(xiàn)在喜歡魯迅。

      李蔚超:還在世的人中,你最欽佩的是誰?

      弋 舟:沒誰。

      于曉威:我母親。可惜她不在世了。

      王小王:這個榮譽我想留給我的父母,他們倆并列第一。

      王秀云:昆德拉。

      王蘇辛:凱倫·阿姆斯特朗。

      東 君:蓋瑞·施奈德。一個特立獨行的詩人兼修行者。

      石一楓:挺多的,可能我比較猥瑣,看誰都覺得比自己強。

      劉 ?。何遗畠?。因為她在成長過程中向我展示的一切,都無法再從其他任何人那里獲得。

      祁 媛:佩服的人不少,比如前面提到過的幾個人,當然那是間接的,現(xiàn)實里接觸多一點的,大概還是我讀研究生時的導師曹立偉,從幾年的交流中,我覺得他是我所認識的最有才華的人。我也感到對一個人真正的欽佩還是要建立在具體了解上。小的時候,我還欽佩過我的爺爺,不是因為他的“爺爺”尊位我才崇拜,不是小孩崇拜大人的那種,而是我真的感覺到他的才華和能量,這種能量籠罩了我,后來我爺爺進入暮年,那種籠罩我的能量就漸漸消失了,只是在極少的時候仍會偶然閃現(xiàn)一下子,代之的好像是某種傷感,他的時代過去了,他要死了,要徹底消失了,所以我傷感,不過我也明白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宿命和下場,都一個樣。

      孫 頻:好多。

      吳 玄:我自己。

      李 浩:讓我敬佩的人很多。如果只舉一,我會選擇薩爾曼·魯西迪,雖然我們很可能做不成朋友,但我敬重他的巨大才華。如果可以選二,我會加上卡達萊,或者是馬克·斯特蘭德——他應當是健在的吧?哈,我閱讀,很少注意人的生平。

      張 楚:我的母親。她七十五歲了,仍然對這個喧囂復雜的世界保有一種激情與孩童式的熱忱。

      楊慶祥:沒有。

      陳集益:崔健。

      李德南:以技術改變世界和人類的存在方式的人,以及以思索和行動去抵御技術的負面影響的人。

      孟小書:馬克·扎克伯格。雖說他有諸多負面新聞,但不得不承認,他改變了世界的交往方式,讓世界人民建立起了聯(lián)系。重要的是,他與我們是同齡人。

      高 巖:李敬澤,不過只看過一些短篇小文,但李先生的邏輯性與思辨的敏捷讓人嘆為觀止。

      哲 貴:回答這個問題要得罪人的。

      曉 航:應該是我父親,清華畢業(yè)的,八十多歲了,還能算題,還出專業(yè)書,我的叔伯弟弟曾經(jīng)說,就是一條狗走過來,大爺也能寫出它走動的方程式。我們這些二類大學畢業(yè)的,跟清華的完全不是一個檔次,認識世界、解決問題的能力差太多了。

      蔡 東:文斯·吉里根、諾蘭兄弟、歐文·亞隆。他們秉有杰出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索人類和世界的熱情。

      魏 微:年輕時容易欽佩人,現(xiàn)在不大用這個詞。

      李蔚超:生活中,你使用過最多的詞是什么?

      弋 舟:好像是“好像”。

      于曉威:不行。

      王小王:大概是“嗯”吧,我很懶,這詞不用張嘴就能表達很多種意思(這算是詞吧?)

      王秀云:沒什么大不了。

      王蘇辛:“我”。

      東 君:靠造化。這是一個溫州方言詞匯,有碰運氣、隨意行事之意。

      石一楓:沒準兒。

      劉 ?。簺]有統(tǒng)計過,現(xiàn)在來想,可能就是“生活”這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不同的層面上提到它、使用它、闡釋它,當然也就是實踐它。

      祁 媛:很奇怪,從來沒留意過。有的時候我會記住身邊的朋友和家人的習慣用語,可輪到問我自己,大腦一片空白。我想身邊的朋友要比我自己更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吧,可我在生活中是不太愛說話的人,問他們好像也是在為難他們。

      孫 頻:其實吧。

      吳 玄:無聊。

      李 浩:哈哈。我用它太多了。有時不得不……克制一下。

      張 楚:朋友說我的口頭禪是:太奇怪了??晌易约翰]有意識到。也許潛意識里我對這個世界總是感到驚訝。

      楊慶祥:挺好。

      陳集益:最多的是“假如”。它有時是懊悔,有時是憧憬。它既讓我想到生活的種種可能,也讓我承認就我的出身、能力、性格、才華、學養(yǎng),不得不像現(xiàn)在這樣生活。比如,假如那年我好好讀書,假如不是為了錢,假如不是為了文學……我會怎么樣怎么樣。諸如此類,一邊是對過去的回望、嘆息,一邊又對未來進行憧憬、規(guī)劃,比如,假如我辭職的話,假如我改變一下性格,我想我會有新的發(fā)展。

      李德南:沒做過統(tǒng)計。想了想,還是答不出來。

      孟小書:知道啦。

      高 巖:一時竟然答不上來,努力想想,應該是,啊,早上起床,伸個懶腰,然后,啊,一聲,天天都用,然后是妮妮,整天在家呼喚我女兒的名字!

      哲 貴:沒事。

      曉 航:不知道。我很奇怪,為什么會問這樣一個相當無聊的問題,應該是文科生問的吧?誰會關注這么瑣碎的細節(jié)?會做這樣的統(tǒng)計?一個人每天關注的都是生活中最現(xiàn)實的那些事情,因為他要活下去,并且活得好一些,偶爾會有一些高大上的想法,但是再犄角旮旯也很難想到上述問題,反正我是這樣。

      蔡 東:給我媽打電話的時候,說得最多的是“真實”這個詞,提醒她也是告誡自己,我們都要真實地活著。

      魏 微:沒所謂。

      李蔚超:寫作時,你使用過最多的詞是什么?

      弋 舟:“可能”“或許”“仿佛”“宛如”。

      于曉威:笑了一下。

      王小王:這個記不得。不過在同一篇小說里我盡量避免使用重復的詞,感到某個詞用過了,我就會搜索,把重復的詞改掉。

      王秀云:小說。

      王蘇辛:“我”。

      東 君:照例、或許。至于哪個詞用得更多,我沒有統(tǒng)計過。

      石一楓:編輯老師說我愛用“固然”。

      劉 汀:像是在找一個寫作的關鍵詞,如果有,這個詞也是變動不居的,可能一個階段是“奇譚”,一個階段是“吃什么”,另一個階段是“虛構”,下一個階段又變了。

      祁 媛:不知道,你提出這個問題時我還特地去把我那些小說又大概翻了一遍,發(fā)現(xiàn)我的常用詞還是挺多的,幾乎沒有什么“最”,所以搜尋落空,也讓你失望了。不過我發(fā)現(xiàn)我好像用了很多的“甚至”,為什么是“甚至”?我甚至也不知道。

      孫 頻:那一瞬間。

      吳 玄:因為、所以、然后、但是。

      李 浩:沒有認真想過。如果想到了,會克制住,減少它。

      張 楚:就。然后我會盡量把它刪掉。

      楊慶祥:沒有統(tǒng)計過,大概是“愛”吧。

      陳集益:這個不太好答。如果是一種情緒,我想會是“悲愴感”,我的小說幾乎都有這樣一種情緒。具體到詞語,我沒有統(tǒng)計過。假如運用什么軟件搜索,可能會是“我”。我的很多小說,都是用第一人稱敘述,以家庭為背景寫的,而且每篇里面都會有一個父親存在。所以,也可能用得最多的是“父親”這個詞。

      李德南:或許、未必、不過。這是一首歌的名字,也是我經(jīng)常用的詞。使用最多的詞,應是其中的一個。

      孟小書:不太記得了。

      高 巖:所以、于是、甚至……

      哲 貴:我最喜歡用句號。

      曉 航:不知道。我的感受同上。

      蔡 東:不太好統(tǒng)計。

      魏 微:清朗、闊朗。

      李蔚超:你最大的恐懼是什么?

      弋 舟:平衡被打破。

      于曉威:失明。主要是看不到書,看不到女性之美。

      王小王:恐懼死亡本身,恐懼生命的虛無,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知道世界的本質。

      王秀云:蟲子和散養(yǎng)的大狗。

      王蘇辛:身體不好。

      東 君:喪失寫作的能力與愛的能力。

      石一楓:無法負擔應該負擔的責任。

      劉 ?。簯?zhàn)爭。

      祁 媛:當然怕死嘍!不過細分怕的階段,那么是:十歲怕上街走丟,十五歲怕做噩夢醒不來,初中怕過二十歲的生日,覺得那是世界末日,三十歲怕老?,F(xiàn)在好像無所謂了,覺得該怕的都差不多怕過了,死嘛,目前也不那么恐懼了,好像自己已經(jīng)死了一次似的,目前最大的恐懼是害怕虛度光陰,怕變成行尸走肉,說到這就感覺很不舒服,因為我真的太懶,浪費了太多時間。

      孫 頻:失去父母。

      吳 玄:永生,死不了。

      李 浩:在這個非我創(chuàng)造的世界上,總是有太多讓我可怕的事物。我是一個膽小的而且總能感覺著恐懼的人。最大的恐懼,是惡魔和它的肆無忌憚,還沒有克制它的方法。

      張 楚:親人離世。有時候我會覺得恍惚,覺得他們還在享受這人世間的冷暖,只不過住在很遠很遠的親戚家。

      楊慶祥:沒有人愛。

      陳集益:第一是死亡,火葬。很希望老年以后,能回到家鄉(xiāng)的小山村生活,并且按照傳統(tǒng)的土葬方式入土。土葬是一個人在大地上生長、行走很多年,最后回歸土地的最好的方式。我不贊成像我家鄉(xiāng)那樣的山區(qū)實行火葬。想到一個山里人死后,還要按政府的規(guī)定,拉到城市郊區(qū)扔進高科技焚燒爐焚燒,想到這是一種強迫行為,就想:要是真能變成鬼該多好啊,我掐死強迫山區(qū)居民進行火葬的人。第二是被莫名其妙抓走,或者突然一無所有,無法與親人生活在一起。第三是對血腥的戰(zhàn)爭、喪失倫理底線的科技探索、環(huán)境惡化的擔憂,可能還稱不上恐懼。

      李德南:對恐懼的恐懼。

      孟小書:沒有一技之長,或是說沒有任何愛好,乏味地過一生。

      高 巖:對悲觀情緒的恐懼,長久的工作,讓人在思考中總是無可抑制地走向悲觀的終點,于是考慮生病、死亡、未知、無常,因此忽略了生命的寬度和廣闊!

      哲 貴:最大恐懼是恐懼本身。

      曉 航:在生命的終點與所愛的人分離。

      蔡 東:失去健康,失去思考的能力,體會不到讀好書的樂趣,也感受不到世間形形色色的美了。

      魏 微:我不大恐懼的。

      李蔚超:你最喜歡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質?

      弋 舟:不愚蠢的善良。

      于曉威:又善良又聰明。

      王小王:柔韌。在逆境中女性往往更樂觀而堅持。

      王秀云:漂亮。

      王蘇辛:耐心。

      東 君:有個性(甚至可以帶點棱角),但有一顆善解人意的心。

      石一楓:會疼人。

      劉 ?。邯毩ⅲ瑥V義的。

      祁 媛:應該是堅韌。我喜歡那種從容平靜但永遠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事是什么的女人,就我所了解的大部分女人其實都相對比較貪心,什么都想要,不會也沒有勇氣做取舍。

      孫 頻:心里不認為自己是最美麗最優(yōu)雅最有才華的。

      吳 玄:美。

      李 浩:知性。美。有悲憫心。有柔軟。

      張 楚:溫柔、善良。

      楊慶祥:善良。

      陳集益:溫柔、賢惠,善解人意。

      李德南:在我的理解中,似乎并沒有一種品質是獨屬于女性的,也沒有一種品質獨屬于男性。我最喜歡很多女性的知性美。

      孟小書:寬容。寬容會讓女人變得從容且優(yōu)雅,不易衰老。

      高 巖:堅韌、樂觀,即便是身處逆境,依然尋找生活幸福點滴的能力!

      哲 貴:我喜歡咄咄逼人的女性。她們充滿自信。

      曉 航:充滿情感與愛,包容,同情,善良,細膩,溫柔,善解人意,不功利。

      蔡 東:柔韌,獨立,寬厚,有同理心;像欣賞異性一樣欣賞自己的同類。

      魏 微:溫柔。以前喜歡獨立的、有個性的女性,現(xiàn)在還是覺得溫柔好。我們老祖宗的審美沒問題的。

      李蔚超:你最喜歡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質?

      弋 舟:寬容。

      于曉威:勤懇,果斷,責任感。

      王小王:責任感和寬厚。

      王秀云:沒有小文人氣。

      王蘇辛:果毅。

      東 君:挈得起,放得落。這也是方言,翻譯成普通話就是:拿得起,放得下。

      石一楓:能戰(zhàn)斗。

      劉 ?。贺熑胃校彩菑V義的。

      祁 媛:克制。盡管很多男人身上也沒有……

      孫 頻:寬厚,擔當。

      吳 玄:智慧。

      李 浩:智慧。堅毅。真誠。正派。擁有理想主義精神和一定的奉獻精神。

      張 楚:勇敢、擔當。

      楊慶祥:知行合一。

      陳集益:陽剛、真誠、有社會擔當、有奉獻精神。不與權貴同流合污。

      李德南:回答的前提與上一個問題相同。我最喜歡兼?zhèn)湔\與真的男性。

      孟小書:勤奮。

      高 巖:勇敢,一往無前,即便是處于低谷,依然信心十足!

      哲 貴:沉默。淡然??酥啤X撠熑?。

      曉 航: 擁有理想主義精神,博愛,包容,堅定,勇敢,有責任感,平和。

      蔡 東:無忌,無畏;像欣賞異性一樣欣賞自己的同類。

      魏 微:不大好講。果斷?責任心?正派?其實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這些品質一旦脫離具體的人來談,就沒意義。

      十一

      李蔚超:你最痛恨人性中的哪種特質?

      弋 舟:趨炎附勢。

      于曉威:貌似忠厚,四處討好,偽善欺世??鬃铀^的“鄉(xiāng)愿”,德之賊也。

      王小王:人云亦云。

      王秀云:嫉妒,我覺得上帝造人的時候,造出嫉妒這種病,就等于給人類判了無期徒刑。任何環(huán)境,只要有人有了妒忌之心,這個環(huán)境早晚就會爛掉。沒辦法。我覺得嫉妒是人類的癌癥。

      王蘇辛:不節(jié)制。

      東 君:極度自私、麻木。

      石一楓:裝。

      劉 汀:自私。

      祁 媛:虛偽,但每個人身上都多少有點,也許是動物性,也許不是,動物虛偽嗎?好像不吧,人虛偽,當然也有的是為了保護自己,有的不是,僅僅是個虛偽的習慣……

      孫 頻:自私。

      吳 玄:假。

      李 浩:奴性,欺騙,爾虞我詐,陽奉陰違?;蛘咦愿咦源螅吒咴谏?,愚蠢透頂……我步陳集益之后塵。抄錄了他的答案。我覺得他說得對。而這些,往往是緊緊連在一起的。

      張 楚:狡詐、自私與虛偽。

      楊慶祥:反復無常。

      陳集益:奴性,欺騙,爾虞我詐,陽奉陰違。或者自高自大,高高在上,愚蠢透頂。以及虛榮,虛偽,貪婪。

      李德南:會作惡。

      孟小書:自私。

      高 巖:自我,一種借由區(qū)別于群體,卻最終總是被群體同化的所謂的個性!

      哲 貴:沒有“最痛恨”。

      曉 航:爾虞我詐,笑里藏刀,口蜜腹劍。

      蔡 東:虛偽不誠。

      魏 微:偽善。

      十二

      李蔚超:你認為人性中最值得欣慰的特質是什么?

      弋 舟:對愛葆有憧憬。

      于曉威:懷舊。

      王小王:同情心。其實這跟我痛恨的有同樣的根源。人是群居動物,太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響,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其他所有人的存在。這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讓我們更為理解和同情他人,又容易讓我們喪失或主動放棄自我意志。

      王秀云:愛美。愛美麗的人,愛美麗的花,愛美好的食物和環(huán)境。因為還有愛美的天性,人類才不至于成為垃圾場。

      王蘇辛:總會有不得不誠實的那一刻。

      東 君:葆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石一楓:同情心。

      劉 ?。喝棠桶?,生而為人,太需要這個了。

      祁 媛:善良?大概是的,是善良,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人的天性,也許不是,只是人偶然冒出來的東西而已,誰知道!不過我還是愿意相信善良是人的天性,愿意相信無緣無故害人的人少,我覺得這個蠻重要的,它會讓人在很多無情的時光中留有溫柔,不是嗎?

      孫 頻:善良。

      吳 玄:沒發(fā)現(xiàn)人性有什么最值得欣慰的特質。

      李 浩:不隨俗流。堅忍而毅然地選擇良知。

      張 楚:寬容與愛。我時常被一些普通人打動,是因為他們即便身處逆境也擁有熱愛他人的能力,這種能力是漫漫長夜里的光。

      楊慶祥:遺忘。遺忘讓人類延續(xù)。

      陳集益:善良、同情心、樂觀。

      李德南:有的人深知利害,卻還是能選擇去愛,甚至是奮不顧身。

      孟小書:善良。

      高 巖:好奇,對未知的好奇,無論是平庸還是偉大,或者是其他種種都不能掩蓋的對不可知的探索。

      哲 貴:寬恕。

      曉 航:愛,同情,憐憫,包容,寬恕,崇尚自由,追求真理。

      蔡 東:不管環(huán)境多殘酷,境遇多惡劣,總有人能夠懷抱希望,生存,成長,創(chuàng)造。

      魏 微:善良。

      十三

      李蔚超:你認為人生至深的痛苦是什么?

      弋 舟:無法矯正自己的荒謬。

      于曉威:失去至親。至親在,你人生所取得的一切都是收獲。至親不在,這些事物很多只是炫耀。

      王小王:不想分離的分離。

      王秀云:寫不出自己真滿意的好小說。別人叫好不算,得自己心里為自己叫好,不忐忑。

      王蘇辛:永遠得不到最初想要得到的東西。

      東 君:不自由。

      石一楓:發(fā)現(xiàn)自己的劣根性,但這種痛苦是必要的。

      劉 ?。呵蠖坏?。

      祁 媛:最愛的家人離開你。

      孫 頻:無力改變最想改變的。

      吳 玄:嘴被塞了一團屎。

      李 浩:我感受得到,但卻說不出來。一個作家匱乏言說的舌頭。

      張 楚: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被生活折磨成冷漠自私的人。

      楊慶祥:衰老或者長生不老。

      陳集益:看不到希望。我十六歲時,因為中考成績與我們當?shù)刂攸c中學相差7分,被一個“光頭學?!变浫 K^“光頭學?!?,就是從建校幾十年以來,該校還沒有一個學生考上大學,也就是過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的。于是,當我的成績下滑到全校多少名以后,追又追不上去,刻骨銘心的絕望就產(chǎn)生了。那種絕望甚至從精神上摧垮了我,我在高中后面兩年自暴自棄,基本沒有再讀書,與小鎮(zhèn)上的小流氓混到了一起。幸好我真正成年以后,又從那種狀態(tài)里爬了出來。但是,在目前,在我們身處的這個環(huán)境,看不到希望的感覺,那種所有人好像都無能為力的感覺,如影隨形,絕望已成了我最主要的創(chuàng)作母題。

      李德南:知道有美好的去處,也知道通往美好去處的道路是存在的,但無法抵達。

      孟小書:富有充沛的情感。

      高 巖:內(nèi)疚,一種自我背負枷鎖的方式。

      哲 貴:無能為力。

      曉 航:在生命的旅程中,不斷與所愛的人們告別。

      蔡 東:彩云易散,好事多磨,生而執(zhí)著而必須學會面對人生的一切無常。還有一種至深的痛苦,是一個人在已經(jīng)被證明是純粹消耗生命及不斷制造痛苦的思維模式或人生模式里來回往復,從生到死,一直如此。

      魏 微:時間無涯,生命有限。

      十四

      李蔚超:如果可以,你選擇改變?nèi)松哪膫€部分?

      弋 舟:就不改了吧。

      于曉威:到目前為止,我很知足。

      王小王:回到我父親生病前,好好督促他、看顧他,讓他一直健康。

      王秀云:計劃生育那一部分,我希望要三個孩子。最好是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墒牵松鷽]有如果,痛心疾首。

      王蘇辛:性別。

      東 君:高中時期。選擇繪畫專業(yè)。

      石一楓:太多了,不過真能改的話沒準兒真把自己改成一特沒勁的高大全了。

      劉 ?。寒斎皇俏磥戆?。

      祁 媛:可以選擇?嗯,這是個很浪漫的想法,我不想改變我的童年,盡管我的童年是殘缺的,家境也實在普通,但我仍然是在愛和被愛中長大的。在我二十七歲到三十歲的這三年,應該是我失去最多的幾年,我的爺爺離開我了,我所最愛的親人們都幾乎不在了,我感覺自己是一無所有的人,我恐懼過,也想過自暴自棄,如果我能對那時的我提個忠告的話,我會說“堅強一點”。

      孫 頻:根本不可能的事,不如不假設。

      吳 玄:做人。

      李 浩:現(xiàn)在。我覺得自己衰老得過快,而有那么多的事還沒做還沒想明白,那么多的書還沒讀。

      張 楚:不想改變什么,即便改變,還會有別的遺憾。

      楊慶祥:如果可以,就選擇做一棵樹或者一朵流云吧。

      陳集益:我改變自己在年少時不愛讀書,在二十多歲后仍然虛度光陰,大約三十歲以前的光陰。那段時間,我的人生沒有目標、理想,僅僅是活著。

      李德南:我經(jīng)常覺得人生太短,很難有真正意義上的大創(chuàng)造,甚至一生都來不及把人類已創(chuàng)造的文明檢閱一遍。如果可以,我想活兩百年以上,在不斷加速的時代中可以慢下來,慢慢看。但我不想永生,永生是對所有意義的取消。

      孟小書:二十四至二十九歲。那時候的我太幼稚,做了很多沖動、魯莽的事兒。

      高 巖:想象不出來!或者說不知道該改變什么,既然想不出來,就索性不改了吧!

      哲 貴:哪一部分也不想改變。

      曉 航:青少年時代。

      蔡 東:一時想不到如何回答。身邊的朋友說,他最想改變自己的童年。

      魏 微:我都想改變,想重新來過。

      十五

      李蔚超:你認為哪種美德是被過高地評估的?

      弋 舟:安貧樂道。

      于曉威:利他主義。

      王小王:我們往往過高期待人性中的“善”,其實往往善惡之間是可以無縫切換的,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斯坦福監(jiān)獄實驗”早已證明了情境對人性的影響。

      王秀云:勤奮。這是我被經(jīng)常冠以的美德,但我個人非常不愿意擁有了,因為,沒有智慧的勤奮沒有太多意義。生活和寫作都不是僅有勤奮就能心想事成的。

      王蘇辛:誠實。

      東 君:那種說不清的愛國主義。

      石一楓:美德么,怎么高估都不為過,我們只能大力提倡。

      劉 ?。荷屏?,不但被高估了,而且被濫用了,它成了它自己的桎梏。

      祁 媛:我覺得人類所有的美德都有被高估和被低估的時候,這是個人體驗范疇的事,有的人運氣好,老是有各種美德滿滿的人在周圍打轉,有的人則相反。實在要說一個的話,“友愛”吧,因為很多“友愛”不“真實”。

      孫 頻:隱忍。

      吳 玄:不知哪些是美德,不知哪些被高估。

      李 浩:一旦處在被動之中,任何的美德都可能是被高估的。而我,也傾向于美德的存在是人類必須珍惜的光,否則,就是……

      張 楚:過分的隱忍。在這無限的隱忍中,惡與黑暗吞噬著善與光明。

      楊慶祥:清貧且堅持。

      陳集益:道德感。因為道德的標準,是不好把握并且處于變化之中的。今天,當我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摘某些人與事,明天可能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不道德的。當年穿喇叭褲和燙頭發(fā)的年輕人,不就被人認為是流氓裝扮嗎?但是,假如沒有道德感,人的行為方式得不到法律以外的道德約束,社會的秩序將會被破壞,其實也不行的。所以,我們自身要多學習、多思考,多關注社會變遷,體恤人心,由此超越個人認知局限,創(chuàng)作出有藝術生命力的作品。

      李德南:自我的道德感。大多數(shù)人的德性其實并不像人們所想象的那么好,自我高估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現(xiàn)象。我自己亦如是。人類自我認知和自我完善的道路還很漫長。

      孟小書:忠誠。人性之復雜,很難讓一個人完全忠誠于另一個人或是某個組織。

      高 巖:無私,有違人性的一種品德,除非在母性與子女,信仰與信徒之間,否則,所有的無私,都值得考量和商榷。

      哲 貴:無論哪一種美德,都不會被高估。

      曉 航:似乎沒有,我并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所以答案可能是有問題的,我只是覺得,每種美德人類都有特別偉大的而且特別極致的例子,來證明這種美德有多么美好!

      蔡 東:渾渾噩噩的犧牲。

      魏 微:母愛。是挺偉大的,但說到底這是本能。本能是不應當被過高評估的。

      【責任編輯 劉 健】

      猜你喜歡
      才華
      2021年無為市優(yōu)質中秈稻品種比較試驗
      解析21年新高考Ⅰ卷第19題的六個視角
      我攢了一年的才華,都用在了年終總結上
      選擇須有方
      才華之用
      寂寞的寫作
      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
      洛浦县| 洞头县| 桦川县| 阳西县| 通化县| 咸丰县| 康保县| 本溪市| 平阴县| 沧州市| 陆良县| 加查县| 仪征市| 普安县| 客服| 威远县| 景德镇市| 洮南市| 兰州市| 桂平市| 建德市| 弥勒县| 阳曲县| 贺兰县| 克东县| 永平县| 樟树市| 潞城市| 建水县| 胶南市| 大足县| 栾城县| 司法| 漳州市| 盖州市| 开封县| 左贡县| 康马县| 迭部县| 曲松县| 从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