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羽秀
1929年,冰心和吳文藻結(jié)婚后,租住在燕京大學(xué)附近一座二層小公寓的底樓。
后來,二樓搬來一個四口之家,孩子大的七八歲,小的五六歲,天天吵鬧,有時候半夜里還要翻板凳、跳房子,吵得冰心和吳文藻根本無法投入寫作。吳文藻讓那對夫婦多管管孩子,他們表面答應(yīng)得挺好,可此后一連幾天,吵鬧聲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過之而無不及。那天下午,冰心和吳文藻正在寫作,樓上又追逐跑跳個不停。吳文藻忍無可忍,怒氣沖沖地放下筆想去樓上好好地教訓(xùn)他們一通,冰心攔住他說:“發(fā)脾氣罵人只會引發(fā)口角,還是交給我來處理吧!”
當(dāng)天傍晚,樓上一家四口嘻嘻哈哈地下來要出去散步,冰心連忙走出去搭訕說:“真的特別感激你們小兩口,上次我先生和你們溝通過以后,你們樓上的聲音就輕了很多,我們也能正常寫作了,有你們這樣的鄰居真是我們的榮幸,如果不是遇上你們這么通情達(dá)理的夫妻,我們還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呢!”
那對夫婦尷尬地笑著說:“應(yīng)該的,這是應(yīng)該的,鄰里之間本來就要相互照應(yīng)……”
回到屋里后,吳文藻納悶地問:“他們哪兒有絲毫改變,你怎么贊美起他們來了?”冰心笑笑說:“他們有沒有改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當(dāng)一個人受到別人的贊美時,就往往會順著別人贊美的方向去做得更好?!?/p>
沒想到,從那以后,樓上那個四口之家真的再也沒有大叫大鬧了,雖然偶爾也會有聲響,但一個四口之家又怎么可能沒有一點聲音呢?所以吳文藻和冰心也都沒有再計較過,就這樣,兩家人慢慢成了好鄰居。
(珠珠摘自《生命時報》2019年2月26日 圖/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