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清蓉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內(nèi)心寫作,只有內(nèi)心才會真實地告訴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內(nèi)心讓他真實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作者余華在開篇自序中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初讀《活著》,翻開便被吸引,不禁問自己,這位作家的“內(nèi)心”究竟是什么?謎底漸漸揭開,在序的最后,作者寫道:“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情所活著。我感到自己寫下了高尚的作品?!弊x到這里,心中剛解開一點點的謎團,又被蒙上了一層薄霧。一個個問題猶如雨后春筍般的冒出心底。人究竟為什么而活?為什么是為活著本身而活?活著意義又是什么?帶著心中的疑惑,我翻開了這一部“高尚的作品”,走進了書中的世界。
主人公福貴是個“富二代”,小地主,整天過著無所事事、吃喝嫖賭、紙醉金迷的生活。那時的他是個不折不扣的紈绔子弟,根本就不明白責任是什么。原本平直流暢的生命線,從他敗光了所有的家產(chǎn)開始變得曲折。家里一百多畝地,就像割豆腐一樣轉(zhuǎn)到了別人的手里,他成了名副其實的敗家子,父親被他氣得摔死?;诤薏灰训母YF不得不干粗活來養(yǎng)活這個家,與母親、妻子、女兒一起過著農(nóng)民的生活,雖然貧苦,倒也是段安寧的時光,母親常安慰她:“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可是這段日子并沒有持續(xù)太久,一次幫母親上街抓藥,意外地被國民黨抓去做壯丁。富貴就這樣,沒來得及與家里人告別,第一次嘗到了離家的苦味。
在那段整天想著槍炮聲的日子里,福貴意識到了親情的重要性。兩年后,當他輾轉(zhuǎn)回到家鄉(xiāng)時,卻發(fā)現(xiàn)母親已經(jīng)去世了,但好在他的妻兒都平安地活著??墒敲\有時候就是這么不公,好景不長,兒子為救縣長老婆獻血失血過多而亡,女兒因難產(chǎn)而死,妻子因病離世,剩下唯一的小孫子,因吃多豆子噎死……
福貴眼睜睜看著他的親人們一個個離他而去,一次次親手將它們埋下,好似在他的心上挖了一個又一個無法填滿的坑。在富貴的晚年,陪伴他的只有幾頭老牛。夕陽下,福貴唱著歌,伴著老牛,消失在遠方。
我不禁感慨,到底內(nèi)心多強大的人,在歷經(jīng)一次次的打擊后,仍然能淡然地活在這個世界上?
看完這本書,那些謎團一一解開。其中答案就在書上。富貴把命運當作自己的朋友,相互仇恨,又相互感激,所以他是為了活著本身活著,而不被那些身外之物所牽掛。福貴年輕時曾好吃懶做,甚至沾染賭博,然而在其后的人生中,福貴展現(xiàn)出了生命的韌性,他默默承受著命運拋給他的一次次不幸,用堅忍將苦難升華為平靜與坦然。這就是意味著有了活著的力量。書中說,這種力量不是來自于吼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來自于忍受,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與平庸。
所以,哪怕前方有再大的困難,再大的坎都不要否定自己,因為最終你會發(fā)現(xiàn),當它真正來臨的時候,自己依然在自己的人生軌道上運轉(zhuǎn),太陽也依舊東升西落,一切都如往常一般,看似沒有任何改變,實際上當某天再回首時,你會明白,自己因此變得更強大。
在苦難來臨之前,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強大;在苦難來臨之后,再回首時,卻多了一份處之泰然的平和。我們不要對生命有太多的奢望和追尋,不要沉浸于那些相比整個生命旅程而不值一提的痛苦。為活著本身而活著,便是活出了純粹,活出了價值,在平凡的世界中閃耀著不平凡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