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云
經(jīng)篩選后的殘次碎大米,往往因為蒸煮的米飯不如精大米好吃,因而被人們輕視,甚至當作飼料。如果利用碎大米為原料,將其加工成豆腐,其質(zhì)量、口感能與黃豆豆腐相媲美,深為消費者所喜愛。其加工技術(shù)如下:
一、制作工藝
浸泡→磨漿→煮漿→定型→成品。
二、操作方法
1.浸泡。先用清水將碎大米淘洗 2~3 次,除去雜質(zhì),再加入適量清水浸泡,同時按1公斤碎大米加新石灰粉50克的比例制成石灰乳,加入碎大米浸泡水中。石灰乳的制法:取石灰粉用清水調(diào)成石灰漿,并過濾,濾液即為石灰乳液。在將碎大米加入到浸泡缸時,應(yīng)隨加隨攪拌,以達均勻混合的目的,靜置4~5小時。
2.磨漿。待大米浸泡成黃色時,過濾出大米,用清水洗凈,再加入其2倍量的清水,用石磨磨成米漿。
3.煮漿。向干凈無油污的鐵鍋中,按每公斤碎大米加2公斤清水的比例,加入定量的清水,攪拌后用大火燒煮,至半熟時改用小火燒煮,直到煮熟為止。
4.定型。漿煮熟后,趁熱倒入已墊一層白布的模具中,控制料漿厚度為3.3厘米左右,自然冷卻至凝固定型,大米豆腐即成。此法1公斤大米可制取7公斤左右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