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拉丹東”,藏語為“高高尖尖的山峰”。鐘情于西藏,被譽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的馬麗華,在極端的情況下,記錄下自己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的所見所感,帶我們領(lǐng)略了壯觀的雪山和奇異的景象?!对陂L江源頭各拉丹冬》的語言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善用修辭,形象生動
各拉丹東作為長江的發(fā)源地,它的雄偉壯觀、神秘高峻引起了讀者的好奇心。作者為了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它的壯觀,特地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向我們展現(xiàn)出各拉丹冬的卓絕風(fēng)姿。
如“陽光使這位身披白色披風(fēng)的巨人變化多端”,將各拉丹東比作“身披白色披風(fēng)的巨人”,賦予雪山以生命,寫出了各拉丹東的雄偉壯麗;“氣勢磅礴的密云來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東主峰難得在云遮霧障中一現(xiàn)尊容”,簡述了隆冬將盡時,各拉丹冬在云遮霧障下難現(xiàn)尊容的特點,增強其神秘性;從礫石堆上走下來時,將冰山比作“屏風(fēng)”,形象地描繪了一壁冰山的狀貌;在描述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垂掛的冰時,將它們比作“長發(fā)披肩”,使得各拉丹冬的景色生動具體,富有畫面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瓊瑤仙境,靜穆的晶瑩和潔白。永恒的陽光和風(fēng)的刻刀,千萬年來漫不經(jīng)心地切割著,雕鑿著,緩慢而從不懈怠”,盡顯陽光和朔風(fēng)的威力之大、動作精巧,讓讀者對這個潔白的仙境更加神往。
2.長句短句,交錯使用
在描寫冰體時,“挺拔的,敦實的,奇形怪狀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掛冰的流蘇,像長發(fā)披肩”,這些短句精簡準確,明快有力,形象鮮明,很好地表現(xiàn)出冰體形狀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再配以前后文的長句,收到了錯落有致、富有變化的表達效果,讀起來朗朗上口。
3.語氣多變,審美聚焦
作者在描繪各拉丹冬的奇景時,不乏一些精練的哲思句、幽默的點染句。如“遠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統(tǒng)領(lǐng)著冰雪勁旅,天地間浩浩蒼蒼。這一派奇美令人眩暈,造物主在這里盡情賣弄著它的無所不能的創(chuàng)造力”,大筆揮灑,如同印象派作畫,同時又蘊含著自然的哲理,讀來有分量,耐咀嚼;“這樣的身體狀況真是大煞風(fēng)景。但愿它不要影響我的心態(tài),各拉丹冬值得你歷盡艱辛去走上一遭”“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師傅做起活兒來也不免氣喘吁吁”,盡管條件艱苦,但是探險者們依舊熱情不減,讀來親切自然;作者描寫自己由于病痛而行動遲緩猶如“霹靂舞的‘太空步”,描寫自己拍攝冰山時“腳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等,語言幽默風(fēng)趣,表現(xiàn)出作者樂觀、堅強的精神。
小練筆
《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中,作者多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雪域高原的美景形象地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請你也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某一景物。(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