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閑人
王陽明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其教育的偉大目標(biāo)是讓人人都達(dá)到“致良知”的境界。
致良知,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呢?
很簡單——一言一行都符合良知的準(zhǔn)則,一舉一動都符合中庸的規(guī)范。
要達(dá)到這種境界,難度大嗎?
我們只要聽聽孔子的形容就明白了??鬃诱f:“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庇纱丝梢?,要達(dá)到“致良知”的境界,幾乎是“難于上青天”。這也就是幾千年來圣賢屈指可數(shù)的原因。
那么,達(dá)到了“致良知”的境界,又會怎么樣呢?
1519年的夏天,陽明先生在前往福建的途中,突然得到寧王叛亂的消息。其時,江西巡撫孫燧和按察副使許逵被寧王殺害,江西全省官員被寧王控制,各地府庫的錢糧物資被寧王沒收。寧王的十萬叛軍就像被喂飽了的鷹犬,露出了鋒利的牙齒……在一無兵馬、二無將官、三無糧草、四無器械的情況下,陽明先生臨危不亂,很快在吉安府樹起了平叛的大旗,并針對寧王可能采取的上、中、下三策,迅速使出了“無中生有”的疑兵之計(jì),僅用了幾百份偽造的朝廷公文,硬是擾亂了寧王的心神,打亂了寧王的戰(zhàn)略部署,使其不知不覺地落入了陽明先生為其設(shè)計(jì)的“下策”(據(jù)守南昌,被朝廷大軍圍困而死)之中。
1507年夏天的一個黃昏,陽明先生在被貶走龍場之前,寄住在杭州圣果寺養(yǎng)病,被劉瑾派來的兩個刺客挾持。面對逃不了又打不過的危局,陽明先生沒有絕望,而是眉頭一皺,計(jì)上心來。
他將家里給自己準(zhǔn)備的一筆數(shù)目不小的路費(fèi)全部送給兩個刺客,非常誠懇地說:“二位兄弟與我無冤無仇,這次辦差一定是奉命行事,我一點(diǎn)也不怪你們。我是一個必死之人,這錢拿著也沒有什么用處了,就送給二位吧!”兩個刺客一生殺人無數(shù),倒從來沒有見過在死亡面前如此通達(dá)之人,頓時心生好感,便和氣地對陽明先生說:“我們是有命在身,不得已而為之。今日你不死,我們就得死!不過看在你如此配合的份上,你可以選擇一個死法?!标柮飨壬宦?,非常感激,作了一個揖,說道:“臨死之前,能遇到二位兄弟,也是一種緣分。我一生瀟灑自在,今日也想求一個自在死法。這樣,我先拿錢置辦一桌酒席,懇請二位與我豪飲一頓,然后,我就投江自盡,以完成二位的任務(wù),如何?”兩個刺客一聽,覺得沒什么風(fēng)險,而且可以賺一頓美酒美食,便爽快地答應(yīng)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眼看著兩個刺客漸入蒙眬之境,陽明先生心知計(jì)已生效。但為了把戲做足,徹底讓兩個刺客放松警惕,陽明先生又請人拿來筆墨紙硯,當(dāng)場寫了兩首絕命詩,并一再囑咐刺客想辦法交給自己的家人。其中一首詩是:“學(xué)道無成歲月虛,天乎至此欲何如。生曾許國慚無補(bǔ),死不忘親恨有余。自信孤忠懸日月,豈論遺骨葬江魚。百年臣子悲何極,日夜潮聲泣子胥?!眱蓚€刺客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看著陽明先生那行云流水般秀麗勁挺的字跡,也“相顧驚嘆為天才”!善于察言觀色的陽明先生便趁熱打鐵,又灌了二人不少美酒,直至他們徹底進(jìn)入醉鄉(xiāng)。
這時,陽明先生果決地起身,大步向江邊走去。兩個刺客搖搖晃晃地跟在后面,距離拉得越來越遠(yuǎn)。陽明先生到達(dá)江邊后,見兩個刺客尚未跟上來,便趕緊脫掉鞋子,將之放在江邊的沙灘上,摘下頭巾?xiàng)売谒?,然后抱起一塊大石頭“撲通”一聲投入江中,制造了一個投江自盡的假象,自己則迅捷地躲進(jìn)了江邊的蘆葦叢中,悄然遠(yuǎn)遁了。
等兩個刺客醉步走到江邊,看到遺落在沙灘上的鞋子和水中的頭巾,認(rèn)為任務(wù)已經(jīng)完成,便放心地回去復(fù)命了。
陽明先生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所以能為中華民族種上“良知”之樹,與其父親王華的言傳身教密不可分。如果說,陽明先生無愧為一個“良知”圣人,王華則無愧為“良知”之父。這一點(diǎn),從兩個小故事可以看出來。
王華六歲時,與村里的一群小伙伴在河邊玩耍。這時,一個醉漢來到河邊洗腳,洗完后便搖搖晃晃地走了。等他走后,王華發(fā)現(xiàn)河邊有一個錢袋子。王華想,這一定是醉漢丟下的。眼看著太陽落山了,王華隨意找了個借口,沒有同小伙伴一起回去,而是靜坐在河邊等待醉漢歸來。果不其然,那醉漢一邊號哭,一邊向河邊趕來了。王華迎上去,舉著錢袋說:“大叔,你看看,這是你丟的錢袋嗎?”那醉漢欣喜若狂地接過袋子,打開一看,里面分文未少。醉漢隨即取出一小錠金子說:“小朋友,非常感謝你,這點(diǎn)錢你拿去買糖果吃吧?!蓖跞A笑著拒絕:“大叔,你數(shù)十錠金子我都不要,還會要你一錠金子嗎?”那醉漢聽了非常慚愧,對著王華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約是1465年,二十歲的王華受浙江布政使寧良的邀請,到湖南省祁陽縣給寧良的兒子當(dāng)老師,住在一個叫梅莊的地方。當(dāng)?shù)匾粋€大富豪非常仰慕王華的品貌和才學(xué),就把他請到自己的家里做客。一天晚上,已經(jīng)喝得半醉的王華正準(zhǔn)備上床歇息,一個容顏秀麗的女子突然出現(xiàn)在房間里。王華猛然一驚,酒醒了一半。只聽那女子說道:“先生別慌,我是主人的小妾。因我家主人身體有疾,一直生不出孩子,他見先生品貌才華均佳,所以想向先生借種續(xù)后。先生如不信,可看這扇面上的字?!蓖跞A半信半疑地拿著扇子一看,果見上面是主人親筆寫的一行字:“欲借人間種。”王華看罷,略一沉思,便在扇面上加了一行字:“恐驚天上神?!比缓?,他將扇子退給了那位美妾,并毅然將其請出了房間。
(晚 雨摘自團(tuán)結(jié)出版社《鏗然舍瑟春風(fēng)里》一書,何保全、于泉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