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玉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皮質性白內障患者中采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在筆者所在醫(yī)院眼科治療的皮質性白內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選取時間段為2016年7月-2018年3月,病例數(shù)為140例。按照患者的皮質性白內障分型差異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70例。對照組均為未成熟型皮質性白內障患者,觀察組均為成熟型皮質性白內障患者。兩組患者均接受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進行治療,對比患者治療的手術時間及術后視力恢復情況差異,分析兩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P<0.05),而術后視力兩組患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上針對皮質性白內障患者利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治療對于改善視力有著確切的效果,但是實際運用過程中需要重視對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和干預,進而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 皮質性白內障; 未成熟型; 成熟型; 視力; 并發(fā)癥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2.0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12-0-02
所有晶體狀的混濁都可以叫作白內障,導致白內障發(fā)病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遺傳因素、眼外損傷、組織老化、局部營養(yǎng)障礙和代謝異常等,患病后患者的視力會明顯下降,還會呈現(xiàn)出進行性[1]。眼部晶狀體出現(xiàn)混濁會讓不同位置的晶狀體產(chǎn)生屈光力,引起單眼復視或者眩光感,進一步增加近視程度。晶狀體的結構包括晶狀體核、晶狀體囊膜和晶狀體皮質,根據(jù)發(fā)生混濁部位的不同臨床上將白內障分為囊膜下白內障、核性白內障和皮質性白內障,其中皮質性白內障的病理比較特殊,它能夠使囊膜彈性變差,懸韌帶強度降低,容易出現(xiàn)退行性改變,患者眼部瞳孔區(qū)紅光反射能力完全消失[2]。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是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該方法時間短,傷口小,患者恢復速度快,不僅能治療白內障,還能在術后一定程度恢復視力,由于療效顯著受到了廣大醫(yī)療工作者和患者的認可。但是上述皮質性白內障由于特殊的病理性,在治療時難度有所增加,處理起來比較棘手[3]。為了探究分析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對皮質性白內障的實際效果和應用價值,筆者所在醫(yī)院選取了部分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進行對照研究,現(xiàn)將報道整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筆者所在醫(yī)院眼科治療的皮質性白內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選取時間段為2016年7月-2018年3月,病例數(shù)為140例。納入標準:(1)符合白內障的診斷標準;(2)患者年齡均在60歲以上;(3)均為單眼病變。排除標準:(1)青光眼患者;(2)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3)感染性、先天性眼部疾病患者;(4)肝腎功能不全。按照患者的皮質性白內障分型差異分組觀察組及對照組,對照組均為未成熟型皮質性白內障患者,觀察組均為成熟型皮質性白內障患者,各7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7例,女33例,年齡40~73歲,平均(56.98±4.76)歲,其中48例為繼發(fā)性白內障,22例為外傷性白內障;觀察組患者中男39例,女31例,年齡41~74歲,平均(57.76±5.37)歲,其中50例為繼發(fā)性白內障,20例為外傷性白內障。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將選取的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都接受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治療,具體的內容和操作如下。
1.2.1 術前準備 手術開始前1 h,對患處局部使用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讓眼部的瞳孔得到擴張,每間隔5 min滴眼
1次,每次2滴,一共滴3次即可。手術開始前15 min,使用濃度為0.5%的鹽酸丙美卡因進行眼部的表面麻醉,同樣每間隔
5 min滴眼1次,每次2滴,一共滴3次即可[4]。
1.2.2 手術方法 首先要對眼部進行常規(guī)消毒和鋪巾,使用開瞼器擴張眼瞼,在眼角膜正上方處以穹窿部位為中心在其周圍做結膜瓣,適當灼燒鞏膜面,如果出現(xiàn)了出血癥狀,則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對癥處理,隨后使用鉆石刀做一個長度約為3 mm的鞏膜隧道切口,注入0.2 ml染色劑,充分染色晶狀體前囊膜,保證撕囊的質量和效果[5]。最后用平衡鹽注射液沖洗掉殘留的染色劑。若部分患者出現(xiàn)了嚴重膨脹,或者皮質出現(xiàn)液化,可以用注射器把液化的皮質吸出,但是吸取量不能過多,同時為了保證效果還應注入少量透明質酸,開展直徑為6 mm左右的環(huán)形撕囊。
1.2.3 超聲乳化 將超聲乳化的能量設置為40%~60%,流量為28 ml/min,負壓為400 mm Hg,乳化開始前要吸除晶狀體淺表部位的軟性皮質,之后在高負壓條件下超聲乳化。在乳化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吸取皮質和其他多余液體,比如劈裂晶狀體核后使用吸注器吸注殘余皮質,植入人工晶狀體后吸注多余透明質酸[6],這樣才能保證切口的正常愈合。如果患者的切口過大或者因為其他因素變得十分松弛,也可以人工縫合。手術結束后的1~3 d,使用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每次1滴,還要同時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無菌紗布包扎患處,手術結束后的第4天,可以依據(jù)實際恢復情況嘗試打開包眼,每隔2 h滴眼1次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每次2滴;在每晚休息之前還要滴1滴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7]。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視力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術后視力采用國際標準視力表進行測定[8]。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及術后視力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P<0.05),而術后視力兩組患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白內障是一種能夠致盲的眼科疾病,臨床發(fā)病率較高,患病后患者通常表現(xiàn)出視力下降,單眼復視和眩光感等癥狀,如果不能及時給予有效治療,會大大增加失明的風險,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9]。
目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主要通過機械振動將晶狀體核粉碎,切口小,手術時間短,療效比較顯著,能夠有效緩解癥狀,減少以往手術對眼部的損傷[10]。這種技術采取的是鞏膜隧道切口,手術結束后一般不需要人工縫合,傷口能夠自主愈合,查閱相關資料和長期的觀察得知,接受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的患者術后角膜散光度明顯降低,表現(xiàn)出趨于正常的穩(wěn)定屈光狀態(tài),大大提高視功能。但是幾類比較常見的白內障類型當中,皮質性白內障患者不僅存在晶狀體脫位的情況,還同時伴有晶狀體皮質的液化和分解,相較于其他幾種處理起來比較棘手,實施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難度較大,有學者專家指出,由于該類患者的囊膜彈性下降,晶狀體核硬度增加,懸韌帶強度變弱,可以進行連續(xù)環(huán)形撕囊來提高手術成功率,手術過程中劈裂晶狀體核時,力度不宜過大,否則容易對懸韌帶造成劇烈撕扯,引起更加嚴重的損傷,超聲乳化的能量也要有所降低避免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11]。
接受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的患者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角膜水腫,引起病癥的原因包括術中頻繁操作和手術時間過長等等,而且皮質性白內障患者的晶狀體顏色呈現(xiàn)出白色或者乳白色,當皮質膨脹時,醫(yī)生無法通過紅光反射進行觀察,此時進行環(huán)形撕囊很大程度上會增加撕裂風險,對患者的眼部產(chǎn)生嚴重損傷,因此尤其是皮質性白內障患者接受手術后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概率更大,術后應該積極防治[12]。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對照組手術時間要明顯短于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術后的視力恢復情況,觀察組與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基本一致,說明在對皮質性白內障患者使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進行治療時,患者的病情越嚴重,治療難度越大,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會隨之上升,可是取得的效果依舊比較理想,這和相關的研究結果類似。證實了對于皮質性白內障患者來說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具有很好的實際效果和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對于晶狀體核性白內障,囊膜下白內障和皮質性白內障患者采取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進行治療都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其中病理比較特殊的皮質性白內障患者術后視力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但是并發(fā)癥較多,實際應用時要注重對并發(fā)癥的預防,保證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艷紅,曾果,劉暉.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聯(lián)合人工晶狀體植入對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臨床療效[J].醫(yī)學綜述,2016,22(16):3299-3301.
[2]鄭明微,肖斯賢,鄭小薇,等.小梁切除聯(lián)合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J].國際眼科雜志,2017,17(3):541-543.
[3]張思毅,高煒,陳蓮,等.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與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聯(lián)合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醫(yī)刊,2016,51(11):69-72.
[4]成磊,劉杏,鐘毅敏,等.顯微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聯(lián)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晶狀體懸韌帶異常繼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療效分析[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6,39(4):404-407.
[5]姜波,吳章友,朱子誠.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超聲乳化術后角膜情況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6,20(5):911-913.
[6]稅民鴻,趙輝,魏敏,等.微小撕囊在膨脹性白色白內障術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6,13(3):21-24.
[7] Cetinkaya S,Cetinkaya Y F,Dadaci Z,等.超聲乳化術治療假性剝脫綜合征白內障患者的療效分析(英文)[J].國際眼科雜志,2016,16(6):1009-1013.
[8]陳佳惠,景清荷,繆愛珠,等.飛秒激光聯(lián)合Cionni張力環(huán)植入治療外傷性晶狀體不全脫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國際眼科雜志,2017,17(7):1323-1326.
[9]劉銀萍,劉銀萍,蘇丹丹,等.前囊膜T形切開撕囊法在白色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中的應用[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16,35(2):143-145.
[10]單保生.無灌注前段玻璃體切除術在后囊破裂中的應用[J].臨床眼科雜志,2017,25(4):328-329.
[11]尹明.曲安奈德前房內注射在外傷性白內障術中的應用[J].國際眼科雜志,2017,17(4):752-754.
[12]包菁,呂志剛,黃文麗.青光眼濾過術后白內障超聲乳化術中突發(fā)高眼壓的臨床觀察[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8,18(3):211-213.
(收稿日期: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