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亞瓊
【摘 要】《習大大愛著彭麻麻》是一首曾被譽為“神曲”的流行歌曲,在網絡上一度迅速走紅。它以國家領導人的情感為題材,歌詞通俗曉暢,曲風輕松愉快,感情真實感人,為廣大老百姓所喜愛。因此,筆者主要從消極修辭、積極修辭及其修辭效果三個方面出發(fā),對其歌詞進行修辭學解讀。
【關鍵詞】《習大大愛著彭麻麻》;修辭學
《習大大愛著彭麻麻》這首通俗的流行歌曲之所以能夠走進老百姓的心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歌詞通俗易懂。詞作者致力于修辭手段對日常語詞進行調整,使其能夠更好地與曲調相互配合,從而準確地表達歌曲的主題及其所蘊含的真實情感,這不僅突顯了其歌詞的通俗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修辭參與者之間的人際關系。因此,筆者試圖從消極修辭、積極修辭以及其修辭效果三個方面出發(fā),就其歌詞中的修辭現象及其修辭效果進行深入的探析。
一、《習大大愛著彭麻麻》歌詞中的消極修辭
《習大大愛著彭麻麻》的歌詞通俗曉暢,能夠簡潔明了的表達詞作者所要呈現的感情,以下筆者將從意義明確、倫次通順、詞句平勻、安排穩(wěn)密這四個方面出發(fā),對歌詞中所汲取的消極修辭進行詳細的分析。
1.意義明確
創(chuàng)作者宋志剛坦言,創(chuàng)作這首歌主要是想表達一份對“習大大和彭麻麻”之間那種感人暖心的愛情的贊揚,呼喚一份來自心靈的真摯情感。以夫妻之間的“小愛”倡導一份人間大愛,以“一人之愛”推及“一家之愛”和“一國之愛”。為了明確這一意義,詞作者從兩個方面進行努力:第一,力求內容本身上的明確;第二,力求表達方式上的明確。由于該歌曲涉及到國家領導人,所以,詞作者表示在未曾動筆的時候,先把自己的意思頭緒理的非常清楚,遣詞造句上都很注意。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個方面:
(1)選擇意義分明的詞。歌詞“習大大愛著彭麻麻”中的“麻麻”,與“媽媽”一詞諧音,是詞作者專門運用的同意異詞現象,親切又不失明確的展現了彭麗媛“一國之母”的偉大形象。
(2)詞語之間的關系分明。每一句歌詞中,都有詞與詞之間的關系。例如:“多大的老虎都敢打”、“最美的鮮花送給她”、“有愛的天下最強大”、“溫暖的愛能暖萬家”、“手牽著手她的微笑是最美的花”中都出現了助詞“的”。由此可以看出,助詞“的”前后的詞語都是修飾與被修飾的定中關系,且用詞通俗準確。即便是運用的人稱代詞“她”,也會讓聽眾第一時間想到彭麗媛,不會讓人猜不透代指何人。
2.倫次通順
通順是關于語言倫次上的事。尋常修辭,都不可不依順序,不可不相銜接,并且不可沒有照應,能夠依順序,相銜接,有照應的,就稱為通順。
順序有關于語言習慣的,有關于上下文的情形的。首先,從順序角度去考察,《習大大愛著彭麻麻》中的每一句歌詞都很好理解,尤其是像“中國出了個習大大”、“習大大愛著彭麻麻”等這樣明顯的“主-謂-賓”句式,完全符合漢語的語法規(guī)范;但“天不怕嘿地不怕”這句歌詞中的“天不怕、地不怕”卻有所不同,它是我們?yōu)榱藦娬{賓語,將賓語前置的產物,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實為“不怕天、不怕地”。因此,我們要從語法和語義兩個角度共同對其進行理解。其次,從上下文角度去考察,詞作者首先介紹第一位贊頌對象——習大大(中國出來個習大大),接著介紹第二位贊頌對象——彭麻麻(中國還有個彭麻麻),然后,贊頌他們之間的美好愛情(習大大愛著彭麻麻,這樣的愛情像神話。)。這樣的表達方式,使得歌詞前后銜接自然,又有照應。
3.詞句平勻
詞作者在創(chuàng)作歌曲《習大大愛著彭麻麻》時,選詞造句追求平易而沒有怪詞僻句,勻稱而沒有夾雜或駁雜的弊病。所以,廣大聽眾聽著便不致多分心于形式,可以把整個心意聚注在內容上面。這種消極達意的選造詞句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以地境論,詞句都是本境的。詞作者在創(chuàng)作歌詞時,選取的詞匯材料全部來自于漢民族語言,其中大部分是漢民族共同語,如“中國”、“老虎”、“做夢”、“鮮花”、“愛情”、“幸?!?、“微笑”、“溫暖”等這些詞語都是老百姓生活中常見常用的通俗詞匯,具有大眾化的特點。還有少數來自漢民族方言,如稱謂語“大大”和“麻麻”,分別是陜北方言中對“爸爸(排行老大)”和“媽媽”的稱呼。大眾化的漢民族詞句結合具有濃郁民風的稱謂語,貼切地表達了老百姓對習總書記和彭麗媛父母般的敬愛之情。
(2)以時代論,詞句都是現代的。因為選用詞語要充分考慮到詞語的時代性、語體色彩與篇章語體風格的一致性,所以,歌詞創(chuàng)作者選取了口語化的現代漢語詞匯,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表達風格上的整體和諧,迎合當代老百姓的表達習慣和接受能力。
(3)以性質論,詞句都是普通的。詞作者在創(chuàng)作之時,就設定歌曲的受眾范圍為廣大老百姓。因此,《習大大愛著彭麻麻》的每一句歌詞都是由日常通行的詞語搭配組合而成的,在不配樂歌唱的情況下,平白如話,老百姓可以隨口道出。甚至在配樂的情況下,歌詞的最后一部分“有種愛叫習大大愛著彭麻麻,在一起時他總微笑幸福看著她,有種愛叫彭麻麻愛著習大大,手牽著手她的微笑是最美的花?!币膊⒉皇潜灰鞒鰜淼?,而是由童聲以口語的形式敘述出來的。因為只有普通的、口語化的語言才更顯通俗、更能受到老百姓歡迎和喜愛。
(4)安排穩(wěn)密
從《習大大愛著彭麻麻》的歌詞中,我們可以知道:詞創(chuàng)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贊頌習近平總書記和彭麗媛之間的美好愛情,其內容全部是關于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及其夫人彭麗媛的,因此,作者非常注意遣詞造句的穩(wěn),即詞句的安排要同內容相貼切。歌詞的前兩句就是:“中國出了個習大大,多大的老虎也敢打”,第一句就引出贊頌對象習近平總書記,接著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大政治決策“打老虎”對其進行贊頌,符合實際又非常貼切?!爸袊€有個彭麻麻,最美的鮮花送給她”這兩句則引出贊頌對象彭麗媛,并用“最美的鮮花”對其進行贊頌,不僅彰顯了其在人們心中的美麗容貌,更體現了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在詞作者看來,二者之間的美好愛情眾人皆知,且是廣大老百姓學習的對象,便有了歌詞:“習大大愛著彭麻麻,這樣的愛情像神話,彭麻麻愛著習大大,有愛的天下最強大,男人要學習大大,女人要學彭麻麻,像他們一樣去愛吧,溫暖的愛能暖萬家”。
由此可以明顯看出:詞作者在創(chuàng)作《習大大愛著彭麻麻》時,特別注意詞句的安排是否契合內容的需要。并根據內容的需要,安排切境切機的穩(wěn)和不盈不縮的密。
二、《習大大愛著彭麻麻》歌詞中的積極修辭
1.借代
說話時不直接說出事物的原名稱,而故意借用另外一種跟它有可換關系的事物的名稱來稱呼。這種修辭方式叫“換個名稱”,簡稱“借代”。
吳士文在對借代進行分類時,第一類就是借近音、同音代指“本體”,《習大大愛著彭麻麻》歌詞中的”麻麻“就是這種用法。“麻麻”與“媽媽”音同,所以借用”麻麻“來代指”媽媽“。這里的借代運用的非常貼切且不顯唐突,同時富有幽默性地表達了作者對一國之母的敬愛之情。
“多大的老虎也敢打”中的“老虎”一詞也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借“老虎“兇猛的特征代指中國共產黨員中習性如虎的腐敗分子,其禍國殃民,欺壓百姓,罪惡滔天,罄竹難書,是其他腐敗分子的總保護傘,在反腐中應該首先擇其而打擊之。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借代和比喻在超常搭配中經常套用,往往是先比喻后借代。由此可以看出,《習大大愛著彭麻麻》歌詞運用借代辭格進行表達,要比直接的陳述好的多,更容易引起歌迷們的強烈共鳴。
2.比喻
比喻,就是根據聯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點,用一個事物來描繪所表現的事物??煞譃槊饔鳌涤骱徒栌魅N?!读暣蟠髳壑砺槁椤犯柙~中有兩處運用比喻,一是明喻,一是暗喻,這使得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從而給歌迷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
所謂明喻,就是說清楚這是在打比方,通常用“象”、“好象”、“如”、“如同”、“似的”、“一樣”等來連接本體和喻體。如:
習大大愛著彭麻麻,這樣的愛情像神話……
第二句歌詞就用了比喻,“愛情”是本體,“神話”是喻體,“像”是連接它們的喻詞,這是典型的明喻句式。這種卸去華麗辭藻且簡單樸素的比喻,剛好與整首歌詞通俗的語體風格相協調,給人以新奇感,提高了廣大歌迷的審美感。
暗喻,指字面上不說是打比方,而是當作實有其事來表現,常用“是”、“變成”、“變?yōu)椤币活惐扔髟~來連接本體和喻體。如:
有種愛叫習大大愛著彭麻麻,在一起時他總微笑幸??粗?,有種愛叫彭麻麻愛著習大大,手牽著手她的微笑是最美的花……
最后一句運用了比喻,本體和喻體分別是“她的微笑”和“最美的花”,連接它們的喻詞是“是”。
3.對偶
《習大大愛著彭麻麻》歌詞中還有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義上密切相聯的兩個句子,對稱地排列,從形式上看,音節(jié)整齊勻稱,節(jié)律感強;從內容上看,凝練集中,概括力強。如:
習大大愛著彭麻麻
這樣的愛情像神話
彭麻麻愛著習大大
有愛的天下最強大
男人要學習大大
女人要學彭麻麻
該部分最后兩句歌詞都是七個字,音節(jié)整齊勻稱,且“大”和“麻”押韻,形成對偶,但前四句則沒有最后兩句整齊。由此可以看出,流行歌曲中的對偶,與嚴格意義上的對偶不甚相同,它為了適應內容的需要,沖破了一些限制,只要字數相等,結構大致相同,聲韻基本協調就可以了。
4.反復
反復,就是反復使用同一個詞、句、段,這樣可以強調和突出自己的意思,加強語氣和感情,加深對方的印象,造成一種特別的情調。反復的用法有連接的和隔離的兩種?!读暣蟠髳壑砺槁椤犯柙~主要用到的是隔離的反復,如:“興家興國興天下”中的“興”字,在這一句歌詞中反復出現了三遍,表達了詞作者希望國家繁榮昌盛、興旺發(fā)達的強烈愿望,對廣大聽眾也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三、《習大大愛著彭麻麻》歌詞的修辭效果
1.引發(fā)聽眾對贊頌對象的喜歡
Brockriede認為,在喜歡方面發(fā)生的變化或加強可以作為一個修辭行為的主要目的,但加強、保持或減少人們相互喜歡的程度,也許是一種有其他主要目的的情境所附帶產生的結果。也就是說,雖然在一次修辭行為中喜歡的關系從根本上沒有發(fā)生改變,可是它會對其他方面是否改變、或者如何改變產生巨大的影響?!读暣蟠髳壑砺槁椤分杏袃删涓柙~是關于稱謂語的:“中國出了個習大大”、“中國還有個彭麻麻”,這符合中國人的表達習慣,不直截了當地與年長的人、客人或有地位的人說話,而用“有禮貌的”或“客氣的”詞語,有時用尊稱或敬辭?!按蟠蟆笔顷兾鞣窖灾袑Ω篙叺淖鸱Q,“彭麻麻“中的”麻麻“也是利用諧音借用”麻麻“來代指”媽媽“,自然親切,用詞精當、準確。詞作者用“習大大”和“彭麻麻”來尊稱贊頌對象——習總書記和彭麗媛,這說明詞作者在其創(chuàng)作歌曲這一修辭行為中對贊頌對象是非常喜歡的,也代表了廣大老百姓的共同心聲。因為一般情況下,人們只在稱呼自己非常喜歡和愛戴的長輩時,才會用對父輩的稱謂語來稱呼他們。同時這些稱謂語頗具地方方言特色,聽起來特別親切,不僅反映了老百姓對習總書記和彭麗媛發(fā)自內心的喜歡和敬愛,更說明了習總書記和彭麗媛對老百姓父母般的關愛。詞作者通過這種普通而親切的表達方式,更能引起廣大老百姓對習總書記和彭麗媛夫婦的喜愛之情。
2.拉近聽眾與贊頌對象的距離
在領導人和老百姓之間權力懸殊不變的情況下,詞作者選用普通的詞語和親切的稱謂語創(chuàng)作歌曲,從而使他們之間距離感越來越小,親密度愈來愈高。其主要原因就是其相互喜歡程度的加深,致使二者之間的距離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這里所說的距離有兩個方面的意義共同構成:一種是一個修辭行為中兩個參與者之間的人際距離;另一種是在修辭行為之中或與修辭行為有關的群體結構中存在的社會距離,比如聽眾、委員會、組織、社會和文化等群體。權力懸殊給老百姓與習總書記和彭麗媛之間所造成距離是社會距離,他們之間的權力懸殊之大,致使他們之間的社會距離也非常大,但人際距離并不是這么穩(wěn)定的比例關系,人際關系會受到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如:
《習大大愛著彭麻麻》歌詞“男人要學習大大,女人要學彭麻麻”一句中的“學”字也透露出“習大大和彭麻麻”與老百姓之間的人際距離已經相對更近了一些,一個“學”字始于作者心底,又走進老百姓心里,這也在心理上拉近了“習大大和彭麻麻”與老百姓之間的人際距離。
3.淡化贊頌對象的身份與權力
《習大大愛著彭麻麻》的作者宋志剛說,習總書記上任之后,提出了許多利國利民的舉措,如“打老虎”、“抓蒼蠅”和“中國夢”,都說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習總書記提到的“軟實力”,也在彭麗媛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正是習總書記的諸多利民舉措和彭麗媛的藝術家風彩彰顯了他們自身所獨有的人格魅力?!镑攘Α币辉~在《美國新修辭學研究》中有關“權力“的概念中有所提及,Brockriede認為”權力可被定義為施加人際影響的能力?!碑斶@種權利達到很大程度時,魅力這個詞所表示的正是這種權力。《習大大愛著彭麻麻》歌詞中“中國出了個習大大,多大的老虎也敢打,天不怕嘿地不怕”,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運用他所具有的權力,采取了“打老虎”“抓蒼蠅”等一系列利國利民舉措,不僅是其魅力所在之處,也是對廣大老百姓產生巨大吸引力的地方,吸引著老百姓越來越向他們靠近,又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他與老百姓之間相互喜歡的程度。雖然作者創(chuàng)作《習大大愛著彭麻麻》這首歌的初衷只是為了贊頌“習大大和彭麻麻”的愛情與人格魅力,但他的這一修辭行為,不僅重溫了老百姓對贊頌對象的敬愛之情,而且附帶產生的結果是加強了老百姓對他們的喜愛之情,具有地方方言特色的稱謂語更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贊頌對象的身份與權力。
綜上可知,詞作者在創(chuàng)作《習大大愛著彭麻麻》這首流行歌曲時,運用了一定的消極修辭和積極修辭手段,從而達到了相應的修辭效果。
【參考文獻】
[1]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2]吳士文,修辭講話[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
[3]王希杰.漢語修辭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4]中國修辭會華東分會.修辭學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
[5]亞里士多德著,羅念生譯.修辭學[M].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1991.
[6]宋培杰主編.現代漢語[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
[7]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8]康冉.流行歌曲中的修辭藝術[C].華中師范大學,2008.
[9]李曉慶.淺析流行歌曲歌詞中的修辭運用—以林夕的歌詞為例[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