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交通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 朱 帥,燕 寒
課程導(dǎo)入
車身采用鋁合金材料可使整車質(zhì)量降低30%~40%,從而降低油耗。鋁合金車身可以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天然的抗蝕性,但是在售后維修中,同樣因為這層致密氧化膜的存在,使其表面對漆面的附著力較差,漆面容易脫落。本文針對此問題,對鋁合金板件面漆前處理提出了新的處理工藝。
首先對鋁合金車身進行底材處理,穿戴工作服、安全鞋、護目鏡、棉手套等。另外,由于噴涂底漆等工作中會接觸到灰塵和溶劑,又需要防護口罩、供氣式面罩(圖1)、防溶劑手套等。
圖1 SATA供氣式面罩
在底材處理過程中需要用到單作用研磨機、雙作用研磨機、除油布、硅膠去除劑、砂紙、吸塵器、吹塵槍、鋁合金專用填料、鋁合金專用銼刀、手刨等。在侵蝕底漆和中涂底漆的過程中需要用到遮蔽膠帶、遮蔽紙和SATA底漆噴槍(口徑為1.6 mm)。在底材處理過程中需要用到耗材有:鋁合金專用填料和侵蝕底漆。
先用紅色菜瓜布浸潤除油劑,接著清除受損表面油污,目的是提高后續(xù)過程中砂紙的使用壽命。使用單作用研磨機(配合P120、P180砂紙)清除損壞區(qū)域的漆膜,直至裸露鋁合金板材。由于鋁合金板件的材質(zhì)較軟,不可以使用較粗的砂紙,否則易出現(xiàn)砂紙痕。
使用雙作用研磨機(偏心距為6 mm),配合P120、P180和P240砂紙。調(diào)節(jié)雙作用研磨機的角度,使用P120砂紙外側(cè)30 mm進行研磨,沿著裸露鋁合金板件的外圍移動研磨機,調(diào)整研磨機的施力點,使其從舊涂層順時針移向鋁合金板件的裸露區(qū)域,否則會使研磨范圍擴大,羽狀邊也會隨之擴大。移動研磨機時一定要時刻檢查羽狀邊,確保裸露鋁合金板件與舊涂層能夠平滑過渡,否則會形成原專用填料灰印。如果研磨不充分會導(dǎo)致原專用填料灰脫落,使用P180砂紙配合雙作用研磨機研磨掉P120砂紙研磨留下的砂紙痕,最后使用P240砂紙配合雙作用研磨機研磨羽狀邊外圍的舊漆膜約20 mm ,使用P240砂紙時切勿研磨羽狀邊區(qū)域。
先用吸塵器吸凈鋁合金板件上的灰塵,再使用吹塵槍,將壓縮空氣垂直吹向鋁合金板件表面,壓縮空氣的氣壓要大于噴涂時的氣體壓力,以徹底除去鋁合金板件表面的灰塵。
將擦拭布浸潤硅油去除劑,然后擦拭鋁合金板件表面,以潤濕該表面,當殘油浮至表面時,用干布擦干,潤濕和擦干都要盡量完整。
鋁合金專用填料具有良好的附著力、打磨性和延展性。按照推薦的混合比例混合鋁合金專用填料和固化劑后施涂于車身損傷區(qū)域(圖2)。
圖2 施涂鋁合金填料
施涂鋁合金填料后,待其干燥固化冷卻后,使用鈑金銼刀以一定的方向和力度磨削涂抹區(qū)域(圖3)。使其恢復(fù)到原始弧度的80% 。隨后使用手刨配合P80、P120、P180和P240砂紙對涂抹區(qū)域進行打磨并不斷檢視研磨效果,如果不符合要求須重復(fù)施涂研磨步驟,直至合格。隨后進入侵蝕底漆和中涂底漆的施涂工作。
采用需要活化劑的侵蝕底漆,適合大面積的噴涂作業(yè),此類底漆可在裸露鋁合金板件表面形成化學(xué)反應(yīng),增強底材的防腐能力,提高涂層的附著力。一般情況下侵蝕底漆與活化劑的混合比例為1∶1,若需要稀釋只可加入最多10% 的稀釋劑,無需添加更多的活化劑。施涂前需混合活化劑反應(yīng)10 min ,需要注意的是為獲得良好的防腐性,必須在活化后的24 h使用。
在裸露鋁合金板件區(qū)域(可做適當遮蔽)噴涂侵蝕底漆,無需打磨,相隔15 min后施涂中涂底漆,需要注意的是侵蝕底漆上禁止施涂原專用填料灰,否則會形成咬底。
圖3 使用鈑金銼刀修整干燥的鋁合金填料
施涂前要徹底地清潔除油,在噴涂部位的周圍做適當遮蔽。中涂底漆的主要作用是填充淺的凹陷或砂紙痕、防止面漆吸收、增進面漆下涂層與面漆之間的附著力。目前的中涂底漆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可研磨中涂底漆,主要針對于原專用填料灰表面;另一類是免磨中涂底漆,主要用于未損傷的新板件。此處選擇的是可研磨的中涂底漆,對于可研磨的中涂底漆必須根據(jù)面漆的顏色來調(diào)整中涂底漆的灰度,以提高面漆的遮蓋力。中涂底漆結(jié)束后就可以進入正常的面漆作業(yè)了。